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 » 第一卷 018 不要烂枪,要好枪

第一卷 018 不要烂枪,要好枪

    在皇村修建园林这种差事,对于很多老爷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毕竟进出项目油水很多,而且干的好了,皇上的赏赐肯定也是少不了的。

    但对于索洛维约夫来说,这个工作,哪怕是监修也是个消耗时间的工作,在此前他想过搞钱的事情,但是到了皇村以后,却从米哈伊尔·多尔戈鲁科夫那里知道了另外一件事情。

    他们两个偏偏都是“米沙”,再次见面以后,互相之间都给对方取了一个代号,最后也就是各自所在的兵种比较方便区别,而且在战场上,骠骑兵和掷弹兵么,互相之间应该不会太友好。

    “掷弹兵,皇上在加特契纳,突然下达了一项诏书,如果有人能够呈上新式武器,并且得到采用,将会获得一笔奖金。”

    “这个跟我有什么关系,骠骑兵,你知道的,我现在手头有很多工作,要给博布林斯基伯爵办事,要是做好了,在皇上那里也能露脸。”

    “可是你上月来信说,现在的火枪,总是打不响,而且毛病也很多,应该采用新的设计。”

    这是俄国特色了,他们本身生产的武器,不少都来自图拉兵工厂,米哈伊尔·多尔戈鲁科夫的父亲彼得·彼得洛维奇,被保罗沙皇任命为图拉兵工厂的负责人,这个工作倒也对他本人非常方便,这一家多尔戈鲁科夫在图拉本来就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庄园,也可以就近“指导”工作。

    不过,以俄国军事工业的能力,索洛维约夫还是比较担心的,就在二十多年前的普加乔夫起义,对俄国南方和乌拉尔地区的工业破坏极为严重,其中比较惨的就是伊热夫斯克,在1763年国有化的大型兵工厂,被普加乔夫攻破以后,他随后就处决了兵工厂负责人和42名技术工人,释放了工厂的农奴工人,然后这个工厂到现在为止,都元气大伤,只有个名头在那里,整个俄国的军工生产,只能够依靠少数几个国营兵工厂,而且这个生产品质,已经有人告到保罗这里来了。

    在叶卡捷琳娜二世那个时代建立的兵工厂,生产效率上也不是很高,聘请的工匠很多都来自外国,本国的工厂长期都使用农奴工人,而兵工厂当中的技术人员,本身跟“一般工人”还是有些区别的,在有技术的情况下,甚至还有点“小资产阶级”的倾向,甚至能有自己的财产,而不是完全依附于工厂。

    这有些抽象,在俄罗斯发生的事情,很多也都是抽象的,比如俄军当中无论是燧发枪也好,线膛枪也好,这个“万国牌”的倾向是十分明显的,索洛维约夫之前在苏兹达尔团也好,莫斯科掷弹兵团也好,他见过的本国造步枪,还有外国步枪的数量也十分惊人。

    保罗沙皇为什么会突然下这么一个诏书,想想他发出诏书的地方是加特契纳,那就有些说法了。

    “骠骑兵,我想过一个好办法,呈上去以后,皇上看了肯定会说好。只是要造出来,怕是还有些困难。”

    索洛维约夫想过米涅弹,也想过线膛枪,甚至后装枪他也考虑过,不过以俄国这个加工能力,怕是一个也搞不出来,现抓也比较危险,就算是他有这么个朋友,父亲就是负责图拉兵工厂的将军,也确实有些困难。

    但是这枪,设计稿还是很快就能拿出来的,而且索洛维约夫这么说了,米哈伊尔·多尔戈鲁科夫自然也不会放过他。

    “掷弹兵,你不要跟乡下的老太婆一样婆婆妈妈,如果有些好办法,就直接给拿出来。”

    “那我到时候可要直接呈给皇上,如果皇上真的采用了我的设计,估计这个诏书,回头还要下到图拉兵工厂去。”

    总归,是怎么也躲不过多尔戈鲁科夫家族的,也包括今天来林子里打猎的这位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他正带着一家人到皇村附近的林子里来打猎,这位老爷是陆军中将,一位活跃的枢密院议员,只是他的信仰是天主教,这并不受保罗沙皇的喜欢,前段时间虽然他得意了一阵,保罗沙皇授予了他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然而被流放到了莫斯科去住了几个月,这才全家回到了彼得堡。

    “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很高兴能够在这里见到您,只是您这副装扮,是要去打猎么?”

    “是的,亲爱的米申卡,过去几个月里,在莫斯科的乡间日子,打猎就很让人快活。”

    “那么您回来以后,也愿意带着全家来打猎。”

    “是啊,也让我的妻子放松一下心情,在森林里总要比在宫廷里好的多。”

    说起来,多尔戈鲁科夫家族,准确的讲是多尔戈鲁基家是一个枝繁叶茂的大贵族家庭,在俄国本身有好几个支系,米哈伊尔要是按照年龄和辈分,还要管这位中将叫叔叔。

    他们这一家从莫斯科回来,排场上也确实不小,有跟在后面的扈从,有给老爷扛着猎枪的,也有牵着马的,打着伞的,驾着马车的......

    毕竟也是亲王老爷,而且继承的庄园规模又不小,这种排场总是能够用的起,而索洛维约夫他们家,一个男爵的认证在宫廷里都有点困难的家庭,排场上就很有限,而且也是个乡下贵族——只是有些钱财,但是跟这样的老爷比,也差的很远。

    而亲王老爷很和善,他跟小侄子仍然在继续聊天。

    “米申卡,你的长相越发的英俊了,也不知道将来能够娶到一个怎样的媳妇,你是喜欢家世好的?门第高的?还是专门想找个美人?”

    “尊敬的叔叔,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那还要很久,我正和友人在这里讲些事情,跟皇上最近下诏征集新的步兵武器有关的事情。”

    “嗯,那可是要紧事,我们这位皇上,虽然严肃了一些,可是他也是真心的为了俄国强大起来。”

    这话里七分是赞赏,三分是嘲讽,瓦西里·多尔戈鲁科夫在被贬谪以后,又迅速的回到了彼得堡,他赞同保罗沙皇的一些改革,但是有些事情又做的太过火,尤其是他这样当过将军的,不免赞同“疯疯癫癫的”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苏沃洛夫元帅的一些说法。

    然后,就是这样一种复杂的情绪,俄罗斯人总是这样......

    “米申卡,你就和这样一位小朋友来讨论这个问题么?我看你有些眼熟,孩子。”

    “殿下,我是米哈伊尔·索洛维约夫中尉,德米特里·沃尔康斯基亲王殿下的副官。”

    “是有点印象,在莫斯科的时候,你的手脚倒是很麻利,你父亲娶了个法国姑娘续弦,这事儿倒是比对你的印象深刻一些。孩子,你也要好好干。”

    “是的,要好好干,我们正是讲到皇上诏书里的那些事情,或许猎兵就需要一支新枪,就像是您今天出来打猎一样。”

    要这么讲的话,猎兵的法语拼写是Chasseur,就是猎人,要换成德语里面的Jager也没错,都是猎兵的正式称呼,本身也是从守林人和猎人当中精选的一批枪法较好的射手。

    索洛维约夫考虑到的,就是这个兵种,在俄土战争当中,散兵战的战斗,俄军起初总是吃亏,散兵本身也更讲究打的准,而不是排成线列打的块,直到跟土耳其人多打了几次,攒足了经验以后,又恢复了老样子,俄军在战斗当中占据了上风。

    如今是1797年的盛夏,几年不和土耳其人交手,就是兵役一直都是25年服满了才光荣退役,可以回到家想,也有不少人武艺开始稀松,过几年就得打那么一仗。

    “那么,你要做的是怎样的步枪呢?”

    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在问这个问题,索洛维约夫倒也很痛快,他就是讲出来了自己的想法,而且也并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地方。

    “就像是过去那种西班牙猎枪,从后面填装火药和子弹,然后发射。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这很简单,很多人都能想到,只是里面有些问题,还需要去克服。”

    而这位多尔戈鲁科夫将军,虽然听明白了意思,但是也不愿意去深究,而是纵马离开,后面是载着他家家眷的马车。

    “我想这个问题,这位枢密院议员应该并不关注。”

    “我这位叔叔,就是个好面子的人,他从来都这样,如果你到他家造访,他倒是会很热情。”

    “他人倒是不错,我回去想办法搞出来这枪,或许还要跟博布林斯基伯爵说好了。”

    “而且这里营造庄园,应该也用不上你。这几天你都在这里,皇上下了诏书的,军官每年的休假时间有定期的,你这种当副官的,可能不在此列。”

    米哈伊尔·多尔戈鲁科夫这么说,索洛维约夫也很无奈,毕竟年轻的副官要么是关系户塞来镀金的,要么就是他这样勤跑腿的,但这总比来服兵役的农民强,他们有时候还得给老爷们继续干活,并没有什么自由。

    他这种,自由时间也更多一些,不过回到德米特里·沃尔康斯基亲王那里去,实际上也没什么事情可做,但是呈上新枪的话,还是少不了长官的推荐。

    回到洗衣巷的家里,索洛维约夫现在也知道,家里人都回到梁赞乡下去了,他家这一间相比于附近这些宅邸来说,明显就局促狭小了很多,好在他家里人口也并不多,总是有很充分的空间。

    现在他有了点自由的时间,便在保罗沙皇整顿军纪的诏书生效之前,在博布林斯基伯爵这边也好,在自己的长官沃尔康斯基亲王那边也好,都请了假,而理由也很充分,是要去研究搞新枪。

    至于这个结构,其实他也不是没有概念,要真的搞后膛装填,在18世纪比较成熟的弗格森步枪,本身的可靠性也差的比较远,而现在解决的办法,在手枪方面,是后方预装填黑火药的转轮手枪,以当前的技术做出来没什么问题,不过装填速度上是史诗级的慢,他自己试着搞了一个三眼的装填教具,想要加快速度都已经手忙脚乱,更何况要搞一支六响的转轮手枪。

    不过这个结构,他也问过骠骑兵的那位多尔戈鲁科夫,对方在皇村的那次见面以后,回信表示,他们这些骠骑兵,用现在那些手枪都不挑食,你搞一个五发或者六发的转轮手枪的话,大不了每个骑兵多带几把枪好了,这样还能保持火力。

    想到这里,索洛维约夫也比较坚定了给军官和骑兵上这种转轮手枪的设想,并且先严格的按照图纸来进行绘制。

    至于步枪这里,如果只是现在的这种前装燧发枪,用步枪通条撸管的时间,就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射击准备过程,后装枪的话,还是很适合散兵战使用的,但线列步兵,以目前的这个战术方向,显然会遭到反对,他一个掷弹兵中尉也不好说什么。

    所以,他在后装枪的设计上,也只是在现有的一些线膛枪的基础上,改造出来一种理念上比较超前的东西,后装步枪和大炮虽然在18世纪末气密性不佳,可是显而易见的战术上的好处在那里摆着。

    虽然搞不定大炮,但是后装枪很早就出现了,在理念上要给保罗沙皇很亮眼的感觉,其实也是在俄国一种出人头地的办法。

    在这种设计思路下,他考虑到的是春田步枪的一种南北战争之后大规模改造的型号,可以后膛装填,而且还使用铜制弹壳装填黑火药,虽然概念上领先了70年,但是也不是完全搓不出来。

    如果你要问:子弹复装哪家强,华北平原上老八路的根据地,白沙瓦的神奇手工作坊,这类地方的技术条件实际上都要比同时代的正规军事工业要差,但是搓出来的东西还真的能用。

    索洛维约夫就是考虑到了这点,铜被甲弹头和铜制弹壳,手艺好的工匠,也许能够做到偏差较小,这样装在线膛枪里,打几枪给皇上开开眼,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但是量产有困难,毕竟用铜的大户是炮兵,所以索洛维约夫就想过把这个设计,最后回到纸壳后装弹,放在拿破仑战争这个时代,也足够了。

    相关的几项技术,除了铜弹壳比较困难一点以外,后装枪是很早就有的,纸壳弹的专利在1808年最早由法国人申请,再加上弹丸要做成普通铅弹丸或者米涅弹,其技术要求都不高,其实还是有发挥空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