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为谋主 » 第四十六章 大丈夫生于乱世,本就英雄时势也! 上

第四十六章 大丈夫生于乱世,本就英雄时势也! 上

    曹操张绣曾见过,也知晓曹操的本领,但是刘备,他知晓在初平元年的时候,刘备还不过是一个无名小卒,而如今的刘备作为徐州牧名传九州,着实让张绣有些难以抉择。

    “宣威候,今天下中,能平乱世者,非曹、刘二人,尤其是刘玄德,虽为中山靖王之后,但此人筚路蓝缕十载,寄人篱下十载时间,方有如今的成就,若是换做是宣威候,能做到如同刘玄德乎?”

    贾诩看出张绣心头的困惑,当即开口,对于刘备,贾诩毫不吝啬的夸赞,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十载的颠沛流离,刘备的心志坚定远超常人,在贾诩看来,光看这一点,曹操不如刘备,但在他看来,刘备同样也有一点大的弱点。

    仁厚!

    比之曹操,在考虑一些事情时候,刘备多了几分的感性少了几分的理性,而曹操恰恰相反。

    闻言,张绣摇摇头若是换做是他,他能否做得到?

    扪心自问,大概率是做不到,十载的时间,恐怕他早就泯然。

    “刘玄德仁厚,曹孟德狡诈,如何选择你自己看着办,诩言尽于此。”

    该如何选择,贾诩把选择权交到了张绣的手上,他相信张绣是一个聪明人,应该知道自己当下需要什么。

    “多谢文和!”

    良久后,张绣抬头看向贾诩,朝着贾诩拱手道谢。

    ............

    长安城内,陈煜在杨彪的书房中,今日见到天子刘协得到了他想要的结果,陈煜此行的目的已然达到,不过,他也深知需要把天子安然无恙的从长安中接到徐州,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而对于陈煜而言,杨彪已经展现出了自己的诚意,而他陈煜也该展示一下自己的诚意。

    “吾有有一计,可除郭、李二人。”

    良久后,书房中,陈煜的声音在书房中回荡着,杨彪的嘴角扬起一丝笑意,等待许久,终于等到这厮开口。

    “伯瑜计将安出?”

    随之,陈煜便把自己的计策娓娓道来,起初杨彪、杨修父子二人还面不改色,然随着陈煜逐渐由浅入深,杨彪、杨修二人额头上冷汗直流,他们二人都是聪明人,自然知晓陈煜此计策的胆大和诡谲。

    “此乃阳谋乎,计成,李傕、郭汜二人必死一人!”

    “善!”

    ..............

    在阳瞿的时候,郭嘉入了曹操的麾下,在郭嘉提出前往长安的时候,曹操便让夏侯渊随着郭嘉一同前往长安。

    “伯瑜应该如今应该说服了当今天子。”

    在路途上,郭嘉掐算着时间,喃喃自语道。

    而跟随在郭嘉身边的夏侯渊一听眉头一挑,眼眸中带着一些许的不悦,天下人都知道陈煜归了刘备的帐下,若是被陈煜得手,他们此番前来长安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妙才应当在疑惑,为何伯瑜成了,我们还要前往长安。”

    夏侯渊也是一个实诚人,他知道和这种谋士玩心机一点作用都没有,还不如坦诚相对,直接实话实说来的好。

    “正是!”

    闻言,郭嘉也不气恼,面容上带着笑容道;“幼帝如今在谁的手上?”

    “李傕、郭汜二人手中,剩余段煨、张济之流无实际影响。”

    “正是!”

    郭嘉连连颔首,紧接着说道:“伯瑜纵然说服了幼帝又如何?获得朝中诸公的支持又如何?他当下需要解决的乃是如何解决掉郭汜、李傕二人。”

    夏侯渊一听道理的确是这个道理,但是这个和他们如今前往长安的目的有什么关系。

    “郭、李二人不死,如何能够安然迎接幼帝出长安入徐州,要是我是伯瑜,我当用离间计,借助朝中诸公之手离间郭、李二人,让其自相残杀,后再说服段煨入长安迎接幼帝,届时他陈伯瑜不仅给刘玄德带回天子,又获得一支强劲的兵马,毕竟段煨实力不弱。”

    段煨实力弱吗?

    不弱!

    要是他实力弱,恐怕早就死在了郭汜、李傕二人的手中。

    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天子以及一名将,这笔买卖,陈煜打的算盘,身在路途上的郭嘉都听得一清二楚。

    “如此,妙才可知关键在谁乎?”

    倏然,郭嘉开口夏侯渊发问,夏侯渊闻言稍一愣,遂犹豫的回应道:“是段煨?”

    “正是他!”

    “如今关键并非是在长安城内,而是在段煨手中,谁能说服段煨,谁便掌握主动权,而主公占据兖州,张对于段煨而言,主公给他带来的压力可是不小,同时主公也是最能兑现他所求的人!”

    “但伯瑜乃负讥之士,能言善辩,与人言事,两三句间都离不开利益二字,让人无法拒绝他,故而,我们要赶在伯瑜之前,说服段煨!”

    这一刻,夏侯渊恍然大悟,看向郭嘉的眼神瞬间变得不同,同时也觉得,曹操亲自前往阳瞿见郭嘉,乃是常理中。

    运筹帷幄之中!

    说的便是这种人,而且郭嘉言语时,话音中带着的自信,夏侯渊自然而然是听得出来。

    有本事且自信的人,如何不让人喜欢!

    ...........

    而身处在历城的周瑜,目光看向长安的方向,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他知晓如今的长安成为各方势力的追逐地,但是并没有他们江东。

    而且,纵然他们插手进去,对于他们而言也完全无用,隔着一个袁术,就足已经说明问题,况且袁术势大,单单靠着江东一方,并不足以和袁术抗衡。

    “伯瑜啊,伯瑜,要是你不走,该有多好。”

    当日陈煜离去时,周瑜便知道陈煜志不在此,但是陈煜投入刘玄德麾下时,周瑜先是感到一阵讶异,同时也有一阵释然。

    “禀君上,门外有人求见!”

    正当周瑜在缅怀时,管家出现在亭廊中,朝着周瑜躬身作揖开口。

    “是何人?”

    这个时候,有人要见自己,周瑜顿时觉得纳闷了,管事跟随他多年,从管事诧异的面容上,周瑜便知道这位是一位不速之客。

    当管事把名刺递给周瑜后,见到名刺滚烫的鎏金落款后,周瑜讶异的面色中,又藏着一丝的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