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为谋主 » 第四十四章 北上 下

第四十四章 北上 下

    身份二字重要吗?

    重要!

    故而,在郭嘉点明这个情况后,曹操便立即重视了起来,他可以不用得到天子刘协,但是天子刘协绝对不能落在刘备手上。

    他不能造就一个在今后兴复汉室的道路上徒增一个敌人!

    “主公,此事就交于我来做。”

    “善!”

    当郭嘉话音落下的时候,曹操眼前一亮,他方才还在犹豫中,但是郭嘉直接开口让曹操瞬间松了一口气。

    “想来伯瑜应该在路上了。”

    郭嘉视线落在长安城的方向喃喃自语着,他不相信,陈煜能放着这个绝佳的机会,无论是他还是陈煜都明白天子刘协到底意味着什么。

    而恰如郭嘉所猜测那般,陈煜此刻已经在前往西京长安的路途上,在彭城时,他已和刘备说了个清楚,刘备麾下的谋士中,除却他之外,似乎别无其他的人选,西京长安中的诸公不待见陈宫,至于陈登虽然是一个极佳的人选,但是眼下的徐州离不开陈登。

    至于简雍.......

    说不得就连杨彪等人的面见都见不上,归咎其原因,则是在一个出身上。

    数来数去,他陈煜则是成了一个极佳的人选。

    .............

    “贼子!”

    本欲要回到东都雒阳的杨彪此时此刻面色阴沉,郭汜、李傕二人短暂性的联手,把他们的努力付之东流,杨彪自然是愤愤不平。

    “君上,门外有人求见。”

    闻言,杨彪收敛心神,则是眉头一皱,他想不到这个时候还有谁会来找他,朝堂中诸公皆臣服在郭汜、李傕二人的威势中,根本不会来找他。

    待他看到名刺上的名字时,杨彪眉头微挑,出现的人倒是让他颇感意外。

    “父亲。”

    就在杨彪疑惑不解时,门外出现一少年,年龄大约在二十左右,眉宇间有着难以掩藏着的傲气,挺拔的身影伫立在书房门外。

    听到声音后,杨彪转身看到乃是自己的最为得意的儿子杨修后,眉宇间露出一丝喜色,不过喜色中同时也藏着忧色,他的这个儿子太过的优秀,才智远超同龄人,但是性子却是极其的高傲,他怕有朝一日,他黑发人送白发人,就是因为杨修的这个毛病.....

    “德祖来了。”

    说着杨彪便把手中的名刺递给杨修,待杨修看到名刺的上的落款后,杨修则如其父一般,微微挑眉后道:“父亲,他陈伯瑜倒是大胆,竟敢在这个时候入西京。”

    “不过父亲,刘玄德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终究他刘玄德乃是中山靖王之后,也是属于皇室之后,天子若是能在他的照料下,兴复汉室也未尝不是不可能。”

    杨修何等聪明之人,稍微看了一下名刺,便明白陈煜此番前来的目的何在,而且,如今西京危机四伏,这次他们东归失败,郭汜、李傕二人短暂的联手,迎来了一次短暂的太平,长安中如今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但是实际上,暗地里暗流涌动,只需一个苗头,就可以掀起滔天巨浪。

    “德祖你觉得刘玄德比之曹孟德更好?”

    “是!”

    从杨修口中传来坚定的回应让杨彪有些犹豫,说实在的他更看好曹操,只是因为他与曹操相识多年,也对曹操颇为了解。

    “父亲,刘玄德乃是宗室!”

    见状,杨修当即开口,宗室二字杨修格外强调,瞬间,杨彪回过神,诚然,如杨修所言,刘备乃宗室!

    “父亲,陈伯瑜需见上一面,他乃是许县陈氏,元芳公和父亲交情颇深,若不见他,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我们弘农杨氏不知礼数?”

    “善。”

    闻言,杨彪当即颔首,本欲要命人把陈煜接进来,思虑再三后,便让其子杨修前往接陈煜入府一叙。

    而此时此刻的陈煜犹如一棵屹立不倒的青松伫立在原地,脚步未曾移动开半分,静静的站在门外等待着,他知道杨彪一定会见他,有此一点足矣。

    只是,当大门被打开的那一刻,陈煜有些讶异,拱手朝着站在从门内走出来的人道:“德祖兄,多年不见风采依旧。”

    “伯瑜兄倒是让为弟汗颜,如今九州中又有几人不知你陈伯瑜之名。”

    杨修赶紧把陈煜拉进府邸,二人边走边聊,少时,二人便在颍川见过几次面,并不熟!

    “为兄只是占了运气的便宜罢了。”

    陈煜的话让杨修嘴角微微抽了抽,心中暗道当真虚伪,当今天下中能闯出偌大的名声的人,岂能是简简单单的运气的二字可以概括的。

    “文先公!”

    在杨修的带领下,陈煜来到杨彪的书房中,待见到静坐在书桌前的杨彪后,陈煜拱手作揖道。

    “贤侄坐。”

    待陈煜坐下后,杨彪示意杨修关上门,便直接开门见山的询问起陈煜的来意,闻言,陈煜也不含糊,直接把此番的来意说明,听着陈煜娓娓道来,杨修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

    “贤侄欲要接陛下以及朝堂上的诸公前往徐州?”

    “正是。”

    杨彪惊疑不定的神情,早在陈煜的意料中,遂只听他如此说来:“玄德公乃宗室,试问天下各路诸侯中,有谁是真心实意兴复汉室者,唯有玄德公,他姓之人一朝掌权,岂能信之?”

    闻言,杨彪沉默不语,静静的看着陈煜。

    “文先公,玄德公殚精竭力,如今徐州休养生息,尚且有欣欣向荣之貌,然世人皆因玄德公之身份,误玄德公久矣,陛下若能移驾徐州,为玄德公正名,玄德公必定会感恩戴德,唯陛下马首是瞻................”

    从陈煜口中说出来的理由,句句皆是家国大义,但句句皆言利益。

    “且容老夫考虑考虑。”

    杨彪心中在权衡着陈煜话中的真假,静静的闭上眼睛,陷入沉思中,而一旁的杨修则是有些讶异,讶异的同时也有释然。

    他印象中的陈煜并非是如此,张应当是一个沉默寡言之人,如今看来,时间会改变一个人。

    常年跟随在杨彪身边,杨修知道其父已经被陈煜说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