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为谋主 » 第三十二章 见君心甚喜!(求追读)

第三十二章 见君心甚喜!(求追读)

    今天下之势,诸侯征伐,无一人可称帝,然淮南袁术者,不知深浅,持传国玉玺,欲冒天下之大不违,染指九五-《汉书.袁术传》

    “主公!不可放任孙策!”

    袁绍的行宫中,阎象朝着袁术进谏!

    短短不足月余的时间,孙策已取丹阳九成之地,且在丹阳招兵买马,孙策有野心,就像是他父亲孙坚一般。

    然而,袁术仿佛没有听见一般,而是看向阎象,从怀中掏出一物,放在手掌心上。

    在其下的阎象见状,瞳孔一缩,忍不住往后退了数步。

    “如今汉室已经衰微,海内鼎沸,我袁氏乃四世三公,为朝中重臣,天下百姓都愿意归附吾,且如今传国玉玺在吾手中,正应天命!”

    “吾欲上承天意,下顺民心,欲在此时称帝,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当袁术从怀中掏出传国玉玺的那一刻,阎象、杨弘等人就开始慌张了,当年孙坚就是因为此物而亡,对于他们而言,这东西并非是什么祥瑞,而是一个祸端!

    但是袁术却是拿了此物出来!

    “主公!不可!”

    在其余众人皆沉默不言的时候,阎象上前一步,拱手振声道:“主公,当年周人自其始祖后稷到文王,积累功德,三分天下可以说有他们两分,可是他们还是小心翼翼的做殷商的臣子,不敢有丝毫的越俎,主公虽累世高官厚禄,但似乎和姬氏家族相比之下,还未有这般繁荣,而今汉室倾颓,似乎也无法和残暴的殷商相提并论!”

    “主公欲称帝,然如今天下未定,各地诸侯割据,主公可知称帝的结果!”

    阎象的话在议事厅内响彻,杨弘等人见状,当即附和道:“望主公三思!”

    “袁氏乃出自陈,陈乃舜之后,以土承火,吾乃舜之后,手握玉玺,刘氏无能,吾为何不能!”

    袁术满心怒火,看向阎象的眼神极其的不善,他为这个玉玺不知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才得到这个传国玉玺,本欲借着传国玉玺之事,登基称帝!

    熟料,这主簿阎象他一直以来引为心腹的阎象,公然带头反对自己!

    然而,阎象听到袁术的话后,则是摇头道:“明公固然为舜之后,但欲承天命不够!”

    “明公,欲统一天下,需使民心归附,然这一切需推行德政,唯有如此才能让天下人归心,但假如有人超越本分的追求,张着那张冒犯天时而轻举妄动,那天下人便会抛弃他!”

    “你!”

    阎象的一番话,直接把袁术气的七窍生烟,他这番话岂不是在说,他袁术无德!

    “主公,忠言逆耳,主簿所言虽片面,但却是一片拳拳之心,望主公三思!”

    杨弘顶着一头白发站了出来,他知道要让阎象继续说下去,阎象年纪轻轻的就要命丧当场了,这个时候,他直接站了出来,打起了圆场。

    袁术一听,冷哼一声,随之把传国玉玺给收了起来,大手一挥,便让众人离去。

    “糊涂啊!”

    杨弘和阎象走在一起,杨弘看向阎象痛心疾首的说道着,在他看来阎象是一个聪敏之人,今日不应该这般糊涂,和袁术对着干,只需沉默即可,为何站出来反驳袁术,落了袁术的面子的。

    “杨公,主公糊涂啊,称帝?”

    阎象似乎没有听见杨弘的话,而是一副痛心疾首的神态,紧握住杨弘的手紧接着说道:“杨公当知冀州主袁本初、幽州公孙伯圭实力都远胜于主公,但为何他们不曾称帝?”

    “难道他们没有野心吗?”

    “没有称帝的想法吗?”

    “不是!”

    “如今称帝乃是取死之道,天下局势未曾明朗,各地诸侯割据,都顶着汉臣的名义做事,都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帜,一旦有人称帝,必会成为众矢之的,届时,主公面对刘表、刘备、曹操之流如何抵挡?”

    阎象知道袁术的野心,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愿意去辅佐袁术成为霸业,时下可制霸,但不能称帝,称帝只能是自取灭亡之道。

    杨弘只是轻叹了一声,本就苍老的面容,此时此刻显得更为苍老,阎象的话他何尝不懂,懂归懂,但是他更懂袁术!

    杨弘拍了拍阎象的肩膀,浑浊的眼眸中带着一丝的凄凉和灰心丧气,遂转身离去,唯独剩下阎象一人伫立在那里一动不动,待阎象回过神后,凄凉一笑,他已知道他的下场,从今日之后,他阎象断然不会再得到袁术的重用,但是为人臣者,今日所行之事,阎象后悔吗?

    不悔!

    阎象拖着身体,身影渐渐的消失在众人的眼中,这一刻,当日那个意气奋发的阎象阎主簿是如此的凄凉如此的可悲。

    ...........

    “这便是历阳?”

    “当真是个好地方!”

    在历阳闲逛的青年,饶有兴趣的在城中逛着,他从邺城跑了出来,来到历阳城中,见见昔日的好友,如今名传天下的陈伯瑜。

    看看此人是不是和自己志同道合。

    不过,南地的风景和北地着实不同,见南地风采,见南地江山如画,才知北地的凄凉,如今被战火席卷的北地,可以用凄凉二字来形容了。

    尤其现在已入秋,在北地何以能见到这般郁郁葱葱的树林,这般青山绿化让人心旷神怡。

    只是,入了历阳,他听到最多的乃是,孙策如何率领大军,一夜之间几乎零伤亡的拿下石城、秣陵二地,历阳的百姓个个都称孙策用兵如神,其勇武比其父更是不逞多让,堪比霸王项羽,故而,在历阳的百姓个个都称孙策为小霸王。

    “小霸王?”

    青年在酒肆中得知这个称谓后,一时间哑然失笑,摇头道:“这可不是什么好的名头!”

    “的确,并非是什么好的名头。”

    在青衫青年话音刚落时,身后传来的声音,瞬间一愣,待他转身回头后,看向来人后,忽然笑了。

    “伯瑜兄,多年不见,倒是还是这般神出鬼没。”

    “你不是在邺城,怎么跑历阳了!”

    “奉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