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为谋主 » 第二十六章 千秋不语故人,冬霜怎敢锁青山 上 (求追读!)

第二十六章 千秋不语故人,冬霜怎敢锁青山 上 (求追读!)

    兴平二年,秋,夏日的热浪渐过,慢慢的来到立秋,当略带寒气的秋分扫过大地时,正也是意味着老天爷在告诉世人,秋季的来临。

    然,在兴平二年时,天下各地纷争不断,尤其是幽州、冀州二地,自初平二年界桥一战,袁绍以鞠义为将,率领先登死士大破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后,在那一刻起,公孙瓒的锐气急速下跌,呈现守备的形态,白马义从一直以来都是公孙瓒的骄傲,也是他纵横天下的根基所在。

    对外的公孙瓒开始进入防守的状态,但是对内,幽州牧刘虞一直在和公孙瓒唱反调,与初平四年时,刘虞命在于公孙瓒之手,然而,刘虞在幽州一向以仁治著称,对内对外都施以仁政,在幽州之地,刘虞可以说是深得民心。

    在刘虞死后,其旧部鲜于辅、齐周、鲜于银推举阎柔为乌桓司马,与公孙瓒的部将邹丹战于潞河之北,斩杀邹丹等四千余人,而刘虞死,刘虞的的儿子刘和还活着,于时年联合乌桓崤王率众人及鲜卑七千余骑兵,共辅南迎刘虞的儿子刘和。

    而冀州袁绍一直有吞并公孙瓒之心,刘和亲自前往邺城,欲请袁绍出兵,里应外合,取幽州,斩公孙瓒的人头!

    袁绍对于刘虞的请求,自然是欣然应允。

    各取所求罢了!

    刘和要报杀父之仇,他袁绍要拿下幽州,定征伐天下一统中原的根基!

    而同年,荆州的刘表也悄然起兵,准备趁着袁术的大军在淮阴、盱眙一带时,直接抄了袁术的老巢,打袁术一个措手不及。

    还在襄阳的陈煜,在临走前,刘表特地见了陈煜一面,在刘表的密室中,这间密室,蔡氏并不知晓,正儿八经被刘表请到密室中的陈煜应该算是第一个来到此处的人。

    “多谢!”

    昏暗中密室,仅有刘表、陈煜二人,刘表朝着陈煜拱手道谢,长子刘琦最类他,无论是长相还是从性子来讲,都跟他十分的相像,但正是因为如此,刘表才知道刘琦从襄阳退走,前往江夏肯定不是他本人的意思。

    “景升公这是做什么,煜并未多言其他,只是令公子幡然醒悟知景升公不易,故而前往江夏。”

    已过半百天命的刘表,年事已高,雄心壮志也逐渐被消磨掉,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刘表则是开始有点怀念起天伦之乐,但是他已经坐在荆州刺史位,有些事情并不随着他的意愿而动。

    “伯瑜,你有大才,非是池中之物,来日,若有可能,保我一脉血脉不断....”

    刘表作为荆州刺史,想要查一件事情,是相当简单的一件事,陈煜近一年的所作所为,落在刘表的眼里足以称得上惊艳。

    “景升公,煜应你!”

    这一刻,刘表不是作为荆州刺史,而是作为一个老父亲,且刘表和许县陈氏交情颇深,面对着一个长辈请求,陈煜不会拒绝!

    “多谢!”

    刘表朝着陈煜抱拳躬身,深深的行了一礼,不过早已经老泪纵横.....

    ...........

    襄阳城外,陈煜牵着白马,数次回首看向襄阳城,城头上,刘表目送着陈煜离去,而在刘表一旁的蔡氏脸色略显难看。

    蔡氏在襄阳势大,自然刘琦见陈煜后所发生的变化,蔡氏自然是知晓,前往江夏得黄祖庇佑,她就无法取刘琦的性命。

    只要刘琦一日不死,她儿子刘踪继承人的位置就会受到威胁。

    似乎感受到了妹妹蔡氏的不甘,站在刘表身后的蔡瑁轻轻的拉了一下妹妹蔡氏的衣角,让蔡氏稍微冷静一下,做为荆州蔡家的掌舵人,蔡瑁所考虑的东西就和蔡氏不同,刘琦的性命乃是刘表的底线,一旦触及刘表的底线,蔡瑁不知刘表所做出什么疯狂的举动出来。

    荆州的太平不易,蔡瑁不敢做冒大不违之举被荆州各士族群起而攻之的事情来。

    襄阳城中的事,陈煜并不知晓,同时他也没有兴趣知晓,离开襄阳,就是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路过鹿门山时,陈煜驻足,朝着鹿门山上拱手喝到:“晚辈陈煜就此告辞,望诸位保重!”

    话音刚落,只见陈煜驾马离去,不曾有丝毫的犹豫。

    然,这一幕全部落在暗处的庞德公、司马徽二人的眼中。

    “庞公,此子离去,不知该掀起何等的风浪。”

    司马徽感慨万分,当日鹿门山中,所讲的那些言论,让司马徽如今回想起来都觉得脊后发凉,然而,庞德公则是沉默不语,看向陈煜离去的背影,浑浊中眼眸中带着异样的神采。

    如果,真的能如陈煜所言,这个世道应该hi变得很好吧....

    “走吧。”

    庞德公转身走向鹿门山中的小竹屋中,而紧随在庞德公身后的庞统则是神色变化不定,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似乎感受到了次子的变化,庞德公微微驻足,幽幽的说道:“士元,随心去做吧,不用顾忌为父。”

    身后的庞统轻嗯了一声,眼眸中的犹豫在其父庞德公的一番话后消散的一干二净,换之则是坚定的神色,在这一刻他下定了决心。

    而在疾驰上官道上的陈煜,只觉得畅快,骑着白马,肆意大笑着,来襄阳一趟,解了心中的疑惑,定下今后的目标。

    “马儿啊马儿,来了一年有余,今日难得痛快!”

    策马扬鞭!

    青衫白马!

    一切不可言,尽于胯下白马言!

    而在历阳的孙策,则是校武场中,和甘宁酣畅淋漓的厮杀着,自从甘宁来到历阳后,孙策欣喜万分,在武力上,鲜有人是他的对手,如今得一对手,自是要好好的练上一练,而甘宁亦是如此,心中不禁感慨陈煜不曾欺他,孙策果真有其父孙坚之风!

    在一旁观战的周瑜则是轻轻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不知伯瑜如今在襄阳如何了。”

    许县陈煜者,于鹿门山中明悟,时公子刘琦求见其解惑,言之二三后,刘琦解心结,离襄阳赴江夏见黄祖,兴平二年秋,许县陈煜策马离襄阳,赴历阳-《汉书.留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