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凌霄仙宗 » 第19章 老者

第19章 老者

    《凌霄宗外门弟子守则》就如标题字面意思,说的是凌霄宗的外门弟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宗门的禁忌事项。

    “你作为外门弟子,日后依照这守则行事即可。等你晋入胎息,即可进入内门,会有新的守则条例”此时李逸柔和的声音传来。

    赵寻章将脑海中的内容面板收起来,强撑起精神来,对李逸说道:

    “弟子已知晓,弟子当谨遵宗门规矩,依律行事。”

    李逸看出赵寻章面容疲惫,眼皮几乎都抬不起来,便轻声道:

    “好!入门仪式已结束,明日我与你讲解我凌霄宗历史传承,并授予你胎息卷完整道法。”

    “今日你已很疲惫,先下去休息吧。宗门管事会领你去后院,分配房舍及起居用品,一应杂事都可交由管事处理。”

    “谢宗主,弟子先告退了。”

    赵寻章躬身退后,出了大殿,已有一位一位面貌憨厚的中年男子在殿外等候,此人名叫钱瀚荣,是前几天赵复佑送上来的管事,负责处理宗门内的杂物。

    赵寻章与钱管事相互介绍了下,便跟着钱管事前往后院,熟悉自己生活起居之所。

    李逸看着赵寻章走出大殿,心中盘算着怎么才能多搞些灵石给量子核心充能。

    这赵寻章资质不错,第一次观想道纹就能感悟到灵力,虽然李逸给了他不小的帮助,但他的天资在凡人中也确实属于上乘之列。观想道纹时能始终坚持本心,达到抱元守一的境界,在心魔异象的干扰下,神识始终不灭,这才给了李逸辅助的机会。

    但是即便如此,按照正常进度的话,赵寻章若要晋入胎息,还得至少三年。在晋入胎息之前,灵力能够滋润他的躯壳,使其体质有些许增长。但是面对修士,还是毫无还手之力。

    “唉,灵石啊灵石,怎么才能获取更多灵石呢?”

    李逸心中苦恼,索性不再想这事了,先让弟子慢慢修炼吧,顺其自然,有弟子总比没有弟子好。

    宿南县外的一条官道上,一行人马正向着朔阳山方向赶去。

    几名骑士护着一辆四轮马车,这马车十分宽大,车厢由四匹健马拉动,速度飞快又非常平稳。

    马车车厢内坐着一位年近花甲的老者,精神矍铄,神采奕奕。

    这名老者手中捧着一卷厚厚的书籍,书籍名为《朔阳郡三百年风物》。

    老者看得入迷,翻过一页又一页,一连看了几十页。

    车厢内光线渐暗,眼睛有些昏花,他放下手中书籍,闭目养神。

    几天天他被郡守大人召见,将一份密折给他看。那密折里记录的便是宿南县赵家近日发生的变故。

    宿南赵家,在朔阳郡也算得上是大族,家族实力仅在郡城三家郡望之下,家族产业遍及各县,族中子弟也有几名较为出众,甚至在郡城都小有名气。

    这密折上详细记录了赵家变故的经过,一位自称朔阳山凌霄宗使者的仙师,血洗赵家,将主脉一系诛杀干净,并扶持支脉上位。

    他对那凌霄宗有些印象。他年轻时曾攀过朔阳山,山上有一道观,名为凌霄观,他还进去拜访过。

    只记得,当时观内有一位老观主和几个徒弟,还有十来名杂役。那道观不小,但道院能看出来已经几十年没有修缮过了。道院内虽说整洁,但墙面剥落,砖瓦缺失,还有地面上坑洼怎么也掩饰不了道观的破落。

    他与几位友人入大殿内与那观主交谈,除了觉得观主思维敏捷,身体康健外,没有感觉出与凡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当时他还心中失落,为没有见到仙人而遗憾。

    没想到时隔三十多年,他却受郡守所托,再次前往朔阳山,与那真正的仙人会晤。

    “先生,再往前就是朔阳山地界了,山民说这附近有个驿站,现在天色已晚,咱们可否先去那驿站过夜,等明天正式入山?”

    一位骑士鞭笞马儿与马车并行,隔着车窗的帷幕对着里面的老者说道。

    老者睁开眼睛,掀起帷幕,朝外面看了看,说道:

    “这朔阳山地域广阔,山道狭长。若今夜休息的话,明天又要耽误一天。”

    “今夜就不休息了,咱们连夜赶路,务必明日抵达凌霄宗山门。”

    几名骑士和车夫会意,挥动马鞭,加快了速度,一行人马正式进入朔阳山小道中。

    老者所乘坐的马车非常豪华,内部空间十分宽大,并且马车底盘经过特殊设计,车厢内的床铺上又铺着柔软的动物皮毛,坐在这车厢内没有一丝颠簸。就算连夜赶路,他睡在车厢内的床铺上也不会感觉到不适。

    老者闭目养神了一会,精神恢复了点,让一仆人在车内点起了书桌上的油灯,车厢内顿时被柔和的白色光芒照亮,车内事物清晰可见。

    这油灯在整个朔阳郡也是稀罕之物,油灯底部是一个油罐,里面注满灯油,油罐口是灯芯。上部是一个玉罩,罩内固定有一个青白色的晶莹球状物。

    仆人将上面的灯罩拿起,点燃油罐上的灯芯,然后盖上灯罩。灯芯燃出的火焰灼烧灯罩里的球状物,那球状物被烧得通红,放出强烈的光芒,强光照射到外部的玉罩壁上,整个玉罩便均匀散发出柔和的白色光辉,将车厢内照亮。

    老者继续看起那册《朔阳郡三百年风物》。

    此书由郡城吴家编纂,其他两大家族修订,书中从三百三十年前开始记录,截止到三十年结束。详细记录朔阳郡各大家族、官府以及民间所发生过的大小事项。

    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市井小民,此书中都有大量篇幅描述。由于此书涉及郡中诸多大族隐秘,因此没有大量出版,仅有的几册也都在郡内的上层流传。

    而编纂此书的吴家,则是世代扎根于朔阳郡的郡望,在朔阳郡繁衍发展上千年,一代又一代,起起落落,成为顶级郡望家族。而其他两家则都是从其他州郡迁徙而来,在郡中根基并不如吴家深厚。

    因此整个朔阳郡也只有吴家有资格编纂这《朔阳郡三百年风物》,书中记载的大量隐秘也只有吴家的记载最为真实可靠。

    老者将书翻到中部的某一页,从这一页之后,书中开始出现一个名字——凌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