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高祖武灵纪 » 第七章 灯会

第七章 灯会

    第二日。

    这天赵小天一直在房内练字。他的毛笔字写得极烂。前段时间写给刘梦瑶的几首情诗,字迹弯弯扭扭。要不是古人写得太好,就要被刘梦瑶彻头彻尾的耻笑一番。最后还是刘梦瑶手把手教他把字写规整,别说这小妮字写得还真不错,临走时刘梦瑶还把赵禹亲写那几首诗要走。说留个纪念。之后就飞似的抱着纸张跑走。

    赵小天想到这不禁犯难。到底是要不要把字练好?写得太好,怕没了梦瑶手把手练字。写得不好了,怕又不好意思拿情诗送人。这个世界文化好像只到汉初。诗词是有,但都是先秦的诗经,是周子集成编绘。和赵小天那个世界诗经大部一致。但是没有唐宋的诗词。赵小天虽然好多诗词都背不大熟。但是一些名句总还是能记住的。这就留给他很大的发挥空间。只是这诗毕竟和诗经的写法不同,拿出去给别人看。怕也就是惊艳一时,却不是正道。就像在唐宋时搞一篇再别康桥的现代白话诗来。你非要说这是诗,那只能是贻笑大方。但是,好的诗是不分题材的。有的佳品拿出来,虽不合正道,也耐人寻味,浮想联翩。所以都被赵小天拿来泡妞了,总的来说,效果挺好。

    “禹哥哥,还在这用功呢,快跟我一起同去吧。灯会已经开始了,再不去就赶不上热闹了。”刘梦瑶刚用完晚饭就过来找赵禹来。

    “走,这就同去。”赵小天放心笔就同刘梦瑶一起出门。刘梦瑶顺势挽住赵禹一条胳膊欢快的走去。

    “年轻真好。”赵小天不禁感叹,他被之前那种高压的社会折磨的三十岁都如五十岁一般。

    很快两人就到了城门口,在河边赁下一艘小船就向灯市驶去。不到一刻就到了这五月节灯市。

    五月节在五月十五。正是圆月当空,皎洁如玉。

    “禹哥哥,为何突然发笑。有什么笑话也讲与梦瑶一起听听。”刘梦瑶看到赵禹无由的嘴咧开好大一个圆弧状。

    “想起来了故人一首诗来,正应此景。”

    “什么诗?说与梦瑶听听。”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这是白话,可不是诗哦。再有梦瑶为什么没感觉出好笑来。”

    赵小天只是想起当年学李白这首诗时还自我嘲笑。李白家是真有钱,从小就有白玉盘。这要是让我作诗。我肯定是写小时不识白玉盘,呼作大圆月亮。今日见此皓月当空,也只有白玉盘比喻最为恰当。看来还是自己见识小,不曾见得真月。故而发笑。只是这缘由没办法和刘梦瑶说。

    “前面是什么,好热闹。”赵小天故意指着前方一群人说道。

    这灯市在沿河两岸,都是一片片花灯。远处还有一座矮山,上面也是花灯和凉亭无数。在灯市正中央,有座小湖,湖面挺大,不知是天然形成还是后天凿出。湖与整条河连着,湖中央搭了一个巨大的台子。上面花灯无数。最大的灯有十人多高,台上人头攒动。这些在古代自然是难得的美景。但是对赵小天来说,这灯展,简直一般般。连今年火热的哈尔滨冰雕赵小天也去凑了下热闹,但也没多惊为天人一样,何况这些。只是刘梦瑶看的花枝招展好不开心。

    “前面是赛诗台,每年五月节前。一些才子佳人就要写些诗来比拼。最好的诗将写在最顶上的花灯上,并且得一件珍贵首饰。”刘梦瑶替赵禹解惑。

    “首饰?怎么是首饰,不该是文房四宝或者字帖书画这些文人喜爱的东西吗?”赵小天不禁疑惑。

    “禹哥哥何故犯痴,这五月节乃是青年才俊和俏丽佳人相会的节日。没看这赏灯的都是与你我一样吗。这首饰自然是才子送佳人的。我们也去看看今年的彩头花落谁家。”刘梦瑶给赵禹解释完后就让船家划到赛诗台边,拉着赵禹就登上花台。两人好挤烂挤才到中央。只见正中央摆着五个案台,每个案台都有一年轻公子在奋力书写。每个公子哥旁都立着一个美艳女子与这些人扇风驱虫。

    “这些都是怎么回事?”赵小天问向刘梦瑶。

    “这些都是月初到今夜连十四日层层选拔胜出者。前十四日决出五人。最后再由这五人决出最终胜者。往年就是安哥哥最多走到初十就败出了。”刘梦瑶细细的向赵禹解释着,不时看着那些案上之人。这些都是邯郸城最负盛名的公子哥,且不说文采,就是随便挑出一人也是王亲贵胄,绝非赵家这落魄侯府可比的。

    过了好大一会最终才胜出一人。旁边一老头先将诗文抄录下来,竖在一盏白灯前,以供众人宣读,随后便会有十数人合伙将诗抄录在最高最大的花灯上。

    “月至照耀,夜其有光。我有佳朋,鼓瑟吹笙。......”赵小天认真的念了一遍,这诗开头引用了两首诗经之后才是自己所创。也不知是繁体字的缘故,还是这人用了典故。好多字赵小天都不认识。更不用说读懂了。赵小天也发现其他人也是开首四句都读的挺大声,之后声音越来越小。看来可能不止赵小天一人不认识这么多字。

    “这诗是什么意思?”赵小天问向刘梦瑶。

    刘梦瑶也摇摇头“禹哥哥都看不懂,我哪门子会看懂。不过这人是杜府的二公子,听说这五年有三年都是他得冠。”

    “杜府?是什么府邸?”赵小天看向花痴脸的刘梦瑶有点气愤。

    “杜府是赵王的外戚,杜府三代都是赵军下军佐。在邯郸郡是有名的望族。尤其这杜二公子,更是传奇。六岁就被称为神童,十二岁便能代父断案,坊间都传的神乎其神。”刘梦瑶自顾自的说,没发现赵禹的脸色。

    正在二人说话之际。杜二公子起身握扇,向众人拱了拱手。

    “多谢众位佳朋抬让,小生有幸再取这赛诗桂冠。实在是恐慌恐慌。”说完,就摆手示意他的女伴过来要取这次的彩头首饰。是一个鎏金的发簪,上面镶嵌着红蓝紫黄四色宝石,簪头是一只凤凰。华美至极。引得众女眷一脸艳羡。

    “且慢。”一声巨响惊得众人都回首看来。

    这是赵小天喊出来的,不禁惊得众人发愣,更是吓得刘梦瑶紧紧依偎在他的手臂上,死死看着赵禹的脸颊。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