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天下农桑 » 第十章 高考状元讲养蚕

第十章 高考状元讲养蚕

    胖西来拉住癞子头的手大喊:“住手!”

    癞子头的手没有收住,打在胖西来脑门上,打得他眼冒金星。

    不大一会儿,一群穿着城管制服的人围了上来。

    胖西来忙上前堆笑说:“大水冲了龙王庙,误会,误会。”

    两人被罚款3万元,赔偿医疗费6000元,在路上打游击的生计也搞不成了。

    胖西来闷闷不乐地回到陶奇那里。

    陶奇给他额头涂紫药水,“你这要是破相了,冯雪可要退货啊。”

    “妈的,癞子头下手太重了,误伤友军,也不给老子养伤。”胖西来摸摸额头,“奇哥,还有啥挣钱门道。”

    陶奇放下紫药水说,“你怎么欠18万呢?”

    胖西来轻描淡写地说:“我借的高利贷,本金10万,8万是利息。”

    陶奇睁大眼睛,“多长时间要8万利息?”

    胖西来低声说:“不到半年。”

    陶奇忽地站起身来说:“你呀你,马上要读大学呢。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

    胖西来面无表情地说:“我们老家这种高利贷司空见惯,再说银行也不借你啊。”

    “啪!”陶奇拍了一下桌子,“我当初也需要这种高利贷,还死人了。我帮你找律师打官司。”

    胖西来问道:“这是不是不地道?”

    “你习惯了接受盘剥,身上缺乏一种正气!”陶奇说:“这种高利贷、套路贷不知道每年害了多少人。”

    两人商量后,胖西来打电话给黑娥,让他还请之前的那位律师打官司。

    律师收集相关证据,通过法律途径帮助胖西来只认定本息为12万元,利息终结。12万元分一年偿还,每月还款1万元。

    胖西来甭提多高兴。这样他可以慢慢还钱,手中就有了相对宽裕的资金,可以折腾一些事情。

    在桑园新装修的教室里,冯雪怪怪地看着胖西来。

    胖西来以为自己脸上有什么东西,就问:“我脸上有饭粒?”

    冯雪摇摇头。

    胖西来摸了一下脸,“有鼻屎?”

    “恶心人。”冯雪皱眉说:“你一个高考状元,不用自己的优势挣钱,偏要和小商小贩争地头。”

    胖西来反驳说:“咋啦?瞧不起小商小贩啊。”

    冯雪手捧下巴,边走边说:“你志在复兴农桑,报考蚕学专业,就该在这方面多琢磨琢磨。蚕中自有黄金屋,蚕中自有千钟粟。”

    胖西来歪着头看她,“你手捧下巴的样子真好看,就像西施捧心一样。”

    陶奇走进来说:“冯雪说得好!蚕中自有黄金屋,蚕中自有千钟粟,要围绕桑蚕做文章。”

    他指着教室说:“西来,从今天开始,这个教室就供你使用。不挣钱不要钱,挣钱了,给我提个收入的10%就行了。”

    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商量怎么利用这个教室。

    经过3天的策划,一个“高考状元讲养蚕”的主题夏令营开始举办。

    虽然策划有些晚,但胖西来他们3人深入到社区中进行点对点的宣传,还在贴吧里、论坛上、微信群里群发消息。

    根据城郊距离近的特点,他们推出短期夏令营,将营期缩小为4天,营的规模做成小班制,一个营只有12人,收费2000元/人。

    第一个夏令营正式开营。

    作为营长的胖西来开讲了:“蚕的一生要经过的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成长阶段。所以,我们的夏令营也分成4天,按照卵、幼虫、蛹、成虫的四个阶段规划每一天。现在,你们都是虫卵啰。”

    副营长冯雪拍着手上场,拿来淡黄净面色的衣服给小朋友们穿上。这种衣服从头上穿,没有衣袖和裤腿,穿好后,小朋友们的手和脚都在里面,只露出一个脑袋来。

    不一会儿,12个蚕的虫卵都趴在地上了,小朋友们露着头,手脚并不灵光,因为衣服是紧身的,手脚伸展不开,只能在地上轻轻地滚动。

    有两个调皮的男孩滚动的幅度大一些,被营长胖西来抓住,“你俩犯规了,卵是不可能有这么大幅度滚动的。”

    小朋友们都笑岔气了。

    第二天,是蚕的幼虫阶段。

    小朋友们穿着白色的连衣裙,有三段和13道褶皱,除了小朋友们的4只手足外,还添加了4只假足,对应着蚕的幼虫身体头、胸、腹三个部位,以及13个体节和8对足。

    第三天,是蚕蛹阶段。

    蚕蛹的体形像一个纺锤,分头、胸、腹三个体段。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体节。颜色是咖啡色的。所以,小朋友们的衣服是咖啡色的大满贯布袋衣服,手脚全部在布袋之中,头部还戴有复眼和触角的帽子。

    第四天,是蚕的成虫阶段。

    成虫就是蚕蛾。蚕蛾的形状像蝴蝶,身上有白色鳞片,但是由于翅膀很小,使它失去了飞行的能力。小朋友们穿着带羽毛的衣服都想飞翔,在教室里扑棱扑棱的。

    四天中,胖西来还安排了孩子们看真实的蚕。

    胖西来说:“小朋友平常看到的吃桑叶的蚕实际就是蚕的幼虫阶段,就是我们常说的蚕宝宝。”

    “大家屏住呼吸,竖起耳朵,仔细听。”胖西来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

    “沙沙”“沙沙”“沙沙”……

    大概有两三百蚕宝宝在桑叶上尝着美食,“沙沙”声不绝于耳。

    “请跟我来这个教室。”胖西来带着小朋友们来到另一个教室,关上门窗。

    “请屏住呼吸,竖起耳朵,仔细听。”胖西来再次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

    可是,这次怎么听也没有声音。

    “为什么呀?老师。”

    “怎么没声音了。”

    “这几个蚕是哑巴蚕吗?”

    ……

    小朋友们议论纷纷。

    胖西来举手问:“有谁告诉我,这两个教室有什么不同。”

    一个大眼睛的小女孩举起手:“老师,那边教室里有几百条蚕宝宝,这个教室里只有几条蚕宝宝。”

    “说得太对来了。”胖西来说,“蚕宝宝吃桑叶会不停地咀嚼,频率很高,就会发出声音。其实每个声音都很小,不注意听,根本听不到。我们能听到的‘沙沙’声,是因为吃桑叶的蚕宝宝太多了,就形成了交响乐!这说明什么呀?”

    “人多力量大!”

    “一个人的声音很小,众多人汇聚一起就会形成惊雷。”

    四天中,胖西来还组织了小朋友们朗诵关于蚕的诗歌,每个人给蚕写一封信,然后放在蚕房里。

    小朋友们却缠着他,要他讲讲是如何成为高考状元的,这也是家长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学到的。

    胖西来非常不愿意讲自己的过去。但大家想听,他就必须真实地讲述。其实,对他来说每一次的讲述都是一次对自己血淋淋的剖析。

    第一期夏令营很成功,直接带动了后续的招募,在一个多月里,他们一共举办了五期,有了12万元的毛收入。

    第四期夏令营刚开营,陶奇因为老家里有事,就与老婆两人匆匆回老家去了。

    第五期夏令营结束的时候,陶奇回来了,人变得很沮丧,眼圈也是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