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降 » 第五章 初扬名王鹏开荒

第五章 初扬名王鹏开荒

    小牛的汇报没有让王思琪太在意,他现在满脑子想的就是和李老爷的各种交易,至于说让小牛引导舆论,现在还没到那一步。

    王思琪从众地主那儿获取到了众多的人力,以及很多偷师的,还有众多的需要的物资,比李老爷给的物资种类更丰富,对盐碱地的去碱化的过程有更多的帮助。同时众地主也同意在海边修建防波堤,这笔支出算是他们的特别支出,今年冬闲时发动更多人手上工,王思琪也承诺到时会有新技术支持。

    得到认可之后,王思琪也不再单纯的追求扩大种植面积以及水稻的单产量,反正他也不是为了研究科学技术,这些人也能够依靠生产的粮食养活自己。他的名声也初步有了,所以他后面的计划就是在这片盐碱地上摆弄出更多的花样。

    首先,苜蓿的种植面积终于越过海宁州李员外几人的田庄到达思明州,然后把去年种植的苜蓿再次深耕,把苜蓿当肥料埋进盐碱土里,苜蓿长势好点的地方施放石灰石膏等土壤改良剂准备种水稻,长势不好的再次种上牛草,委托各位老爷从藏边买些吃咸草的牛回来养,牛粪还可以肥地,反正大家是蜜月期,爱买不买,都是实验。

    第二步,他找有建筑本领的人带头,帮他就地取材烧砖修房子和修一条公路通向海边,房子建在几州交界的某个山岗上,房子倒是没有什么,普通的院子天井回廊,但围墙就很有特色,他在距离两三尺的距离建了两面墙,中间用木条劈竹支撑,上面盖木板,铁门两边和墙之间也是用木板做成框子固定住不在施工。房子前面是生长的苜蓿,后面是正在开挖的桑基鱼塘。勉强在春播前完工。佃户们比去年那些人怨气还大,但得到过老爷们叮嘱的人暗中震慑,倒没起什么风波。对他开基立业大家是乐见的,因为有了根基就好拿捏了。

    到了春播的时候,王思琪又耍新花样,他用到了一个叫培肥苗床的东西。按照记忆,他找李老爷要了平日产量最好的一块田,找木匠做了许多高低落差不超过一厘米的秧床,晾晒落平,按照去年的办法准备好培养土,混合从高产旱地找来弱酸性基土作为秧床培养土,播种前一天把秧田灌满水,秧床放进去充分浸泡后马上排干,水,后面注意除草还有就是别被水泡就可以了。李老爷很无语,王思琪这是跟箱卯上了,要人有人,要地有地搞这些有意义吗?

    王思琪没有说话,说什么,他也是无聊看来的,也不知道这个效果怎么样。

    在秧苗可以移栽的时候,王思琪的庄园毛坯建好了,他不用住草庐或者寄居在李老爷哪儿。

    拆开秧床的那天围观的农民很多,那些之前准备看笑话的老农在看到秧苗时哑口无言,秧苗长势非常好,而且个体植株很粗壮,看着就是好生长的。

    跟去年一样的插秧、追肥,过了这段时间之后,众人再度忙碌起来,活着运回来的牛犊子在吃去年种的草,在水草外面泡水的地方再次种植苜蓿,苜蓿外面跟去年一样顺着河流流域再次大规模挖沟灌水淋盐,不惜民力尽可能扩大开垦面积,反正偷师的也学到了一些,等李老爷的桑树和蝉种运回来正常生长见到成效后,来自地主们的支持就会大为减少,来年春天这里的人手都有可能减少。另外,地主们一旦取得海边盐碱地开荒权之后,他的扩张就要收到限制了。扩大知名度的时间不多了。

    在王思琪通过治理盐碱地扬名的时候。我们的郑大寨主正在整顿,根据之前王思琪的说法,郑姑娘一面安抚跟她过山的两三百户农民,通过引导,完成了扩军和联姻的大事。小伙子们很激动,在山里这些年总算有了老婆家庭,就差个孩子了。老人们也很高兴,自家有望了。

    有了牵绊之后众人也不再想之前等死了,大家不想官兵一进剿大家死的死散的散,于是自发聚在一起商议。

    首先考虑得队伍整训,几位首领议来议去,还是得把王思琪找回来请教,这小子之前说的头头是道,但是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虽然派过几个人去帮王思琪解决那个王老爷的心腹这个忙,也有牛老实这个联系人在,但实在不知道王思琪溜哪里去了,只能派人去打听。

    找不到就先不管他,大家讨论两件事,一加强训练保证山寨安全,因为之前打破了几个庄子,导致大家对建团练的热情一下子就上升了,姚县令啊加派钱粮,征召兵员的事情一下子顺利了,不仅是乡村里面的地主愿意出人出粮,县城的大户也愿意慷慨支持。征召队伍在县尉的带领下正加紧训练,堵截北面是武夷州,南面的海宁州古吉县。两边夹击想要守住还是很困难的。哪怕山寨有再多的粮食,人手是有限的。

    二是到今年冬天那怕没有围剿粮食也见底了,必然需要打出去的。但是仅有的三四百号清壮和近千号的老弱病残,到时候怎么打出?郑姑娘的忧虑,王刘二位头领也有,他们虽然老了,但绝对不想老死在山里面,连个埋骨的地方都没有。

    我们现在迫切的需要一个军师。郑姑娘斩钉截铁!王刘二人比较反感这个说法,天生不信任白面的,不是一路人,奈何。。。要不是这个姓王的小子胡乱插手,导致我们得罪了这么多的地主老财们,我们也不会陷入这么大的被动!现在还要把他请回来当军师,这小子一走了之,对我们的生死毫不关心,这样的人会和我们是一条心吗?王二当家愤愤。

    几人商量了一下。还是得再次出山,趁小伙子们热情高,老家伙们没有被抢到的东西迷了眼,赶紧换个方向打土豪分粮食,吸引青壮加入我们扩大队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