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那美好的青春年华 » 三个学生

三个学生

    “今天真是个不错的天气呀。”

    这句话经过我的口说出,天气似乎更加显得晴朗了。

    今天是三月三日,我高中时期就读的那所中学的校庆之日。

    我这次从BJ赶回来,主要是特地看望重病在身的母亲。

    恰好三月一日的那天,我接到现任钱校长的电话,邀请我去参加这次校庆活动,我只好欣然应允。

    现在我正在去参加这躲也躲不掉的校庆的路上。

    不多时候,车已开到学校门口。

    我与学校分别足有二十年之久,它的模样自然大变,而我实不知到底变在哪里,因为离开已太久,早已忘却了它原有的样子,这使我走进校园时稍带了几分抑郁。

    当我到时,操场上人已坐毕。

    只见前面前排空着一个位置,我走过去,上面写有我的名字,于是我坐了上去。

    不多久,台上冒出一个老师开始发话,无疑尽是一些用烂了的陈词套话。

    一般老师的话都像是命令的口吻,很会使人望而生畏,而我一贯的作风则是闻而生厌。

    我自是不去听他那些用烂了的套话和看那熟悉的口吻,只管四下张望。

    有一会儿,我的眼光落到了身旁一个人的脸上,因为他像极了我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同学。

    我打量了他很长时间,才鼓起勇气终于向他打了招呼。

    时间是走的,我二人的谈话也跟着紧进。

    当我从他的口中听到他说自己是杨显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到底是真是假。

    他告诉我,周会和吕华死了,遭遇车祸。

    我与杨显已二十年未曾得见,后面自有好多叙话。

    正说间,台上的钱校长在话筒里说道:“让我们这位嘉宾来为我们讲话好吗?”

    下面的老师家长和学生满是期待。

    钱校长继续说道:“好,有请大作家柳贰先生为我们讲话。”

    随之而来的是经久不息雷鸣般的掌声。

    我虽然羞愧难当,但也只得腼腆着脸上了台,因为台下的老师和学生听说过我的名声,所以呼声颇高。

    我开始讲话:“大作家的称呼实在是不敢当,说来也只是让大家见笑而已,那时我还有什么脸面。我呢,有一个别名叫做柳贰……”

    我这个作家的盛名可不是徒有的,我自然是有得说的了,不过,有些确带了胡诌成分。

    可是有的人就是只会相信有权威的人说的话,根本不去想那话有没有权威。

    当我向众人说到我是从该校出去,可却连业都没有毕的时候,台下一片哗然,皆是怀疑之声。

    因为他们不相信一个有如此才华的大作家会连学业都完不成;他们不知道,这其实也是我的疑问。

    此中我的讲话涉及了食堂的饭菜问题,学生的自由问题,老师的职责问题,还有社会与学校相关的各种问题。

    就这样,我的讲话持续了三十分钟之久,当我正要分享我的烦恼时,老天却急不可耐的先我一步分享了它的欢乐。

    我正侃侃而谈之际,天空飘起了毛毛细雨。

    之后学校的人给我和杨显送来雨伞。

    钱校长邀我和杨显到办公室避雨,我心里是不愿的,嘴里却在不断应付着。

    先前我同钱校长谈话的时候,杨显在一旁沉默着,现在他忽然对我说道:“我已有十年没有到过这里了,倒是挺怀念校园生活的,所以,我想到我们班以前的教室里坐一会儿。我们走了之后,你有没有再来过这里?”

    我答道:“我也是。诶,物是人非哪,一晃就是二十年。”

    杨显的脸上露出诡秘的笑,向我说道:“那何不一起去坐一下?去找回做一个好学生的感觉。”

    我也很想重温一下当学生的感觉。”我说道。

    钱校长听了我俩的谈话后悄悄地走了。

    雨仍在下,似乎根本停不下来。

    就这样我们去到了曾经的教室,坐到了似曾相识的座位上去。

    我坐在离黑板不远的某处,杨显就在我旁边的不远处。

    我是个感性的人,容易触景生情,特别是重游故地去想一些逝去的时光的时候。

    教室里很寂静,毕竟只有他我两人坐在那里,并且都保持缄默。

    “你还记不记得……”我俩异口同声地说出这句话。

    说出相同的话相撞了,我只得叫他先说。

    他说道:“你还记不记得他?”

    我陷入了沉思。

    “我自然记得。”我对杨显说道,“李严?”

    他微笑着道:“对,看来你还不曾忘记那事?”

    “当然,我怎会忘记。”我说得那么肯定。

    杨显站了起来,走向窗前,望着窗外仍下的雨,说道:“人生的变化真是谁也不能料定的,我们仨的命运就证实了这个道理。”

    他说时长叹了口气,又道,“为什么凭他们的一句话就能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呢?他们又不是上帝,有什么权力决定这一切?”他说这句话的时候脸都涨得绯红。

    我也望向窗外,说道:“难道这一切不好吗?”

    “可是……”他说不出什么,只能跳转话题说道,“你可能不知道吧,现在李严是一个外交官,正在美国。”

    “我深知李严。”我说道,“你也很了解他。他的理想就是要做一名政治家。所以这消息并不使我感到惊讶。”

    我又问道:“那你呢?”

    我虽看不见他的脸,但可以感觉他在笑。

    他回答我说道:“我吗?我现在只是一个资产过亿的企业家。”

    我笑了。

    “你不想知道我现在是做什么的吗?”我问道。

    杨显转过身来对着我笑,是那样的神秘。

    他说道:“这还需要知道吗?”

    “为什么不需要?”听了他的话后,我好奇的问道。

    “我想,我们仨是不会辜负周会的栽培的。”他答道。

    他的手指向窗外越发不可收拾的雨,又说:“你看,你恐怕又要吟唱和称颂这雨的美妙和绝伦了?”

    我也同样看向窗外的雨,对他说:“我不会赞美它的,因为我看到的是密布的阴云。”

    他半笑着说:“我们的大作家,你又在愤世嫉俗了。那又有什么用呢?既然知道它不会自己改变,你又何必去做些无意义的事呢?”

    “那我就去改变它!”我只能以笑来回避这么生硬的回答。

    沉默了一会儿过后,我还是将沉默打破了,我问杨显道:“你是怎么知道我现在是干什么的?”

    杨显在跟前寻了根板凳坐了下来,说道:“其实我是不必问的,因为我早已知道。那是三年前的事了。有一天我去探望商业界一个卧病在家的朋友,他向我介绍了一本名叫《致一十九岁》的书。从他当时的表情和举止来看,他肯定这本书所存在的价值。之后我便向他说出了作者,你是不知,那时他的脸上除了惊讶再没别的了。他因为我说出了作者而感到奇怪,还说我一定看过或听说过这本书,我肯定地说我确没看过,也没有见过。之所以我能够说出作者,是因为我清楚地知道那一定是你的作品,不过我没有说。你还在以‘继承鲁迅战斗的战士’自称吗?”

    “哈哈,过了这么些年,愤青的热血早已磨灭殆尽了。”我用略微尴尬的语气回答,接着说道,“你还记不记得……”

    “当然,我怎会忘记?”他打断我的话时所说的话是那么坚决而有力度,停顿了一会儿后,又继续道,“我没有后悔过。”

    “我也是”,我说道,“我想,李严也一样。”

    杨显的眼里透射出几分憎恨之意,久久不能平息。

    杨显说道:“一个辖制了别人,还想让别人都随他的意愿和想法行事的人,简直就是别里科夫嘛,可他却远比别里科夫强,且还顽固。”

    “别里科夫?”我愤懑接道,“别里科夫只是当时沙皇统治下的一个悲惨的人,可是他们呢?不,他们并不悲惨,而且随时都在笑,笑的是那么的欢乐。我还记得那时他们是怎样管理我们的,那时我们只是他们手中的一只小鸟,如若听话,他们便会放开了的耍你;不听话的话,他们会在你和他们之间弄上一个介质——一根线,使你不得反抗。他们高兴了,因为你是一个听话的人,是一个三好学生,是一个顺随他们意愿行事的人!”

    “我还记得。”杨显道,“当我们埋怨这一切的时候,他们会说:那你们为什么会到这里来呢?何不另谋去处?我还记得……我还记得我们仨是被开除学籍的。”

    我和杨显相视而笑,而这个笑是多么的勉强啊。

    窗外的雨在下,时光在倒流,回到了二十年之前的那个冬季,因为那里有故事正在上演。

    “你要干什么!还不快给我回去!”是门卫在门卫室里狂吠。

    “我就让他帮我买样东西,反正我又出不去。”李严在离电门不到一米的地方对门卫说道。

    “不行!”门卫走出来说道。

    “那你放我出去,我自己去买,行不行?。”李严问道。

    “那你就得去问学校的领导了,反正我只是负责守门。他们说了,怕你们出去出了问题来找学校的麻烦。”门卫的脸朝着学校的综合楼对李严不屑地说。

    “我就不信我过一条马路就会出什么意外了,我的运气有那么差吗?求你了,让我把那东西买了!”

    “不行!学校说过,除非你有假条。”

    “超市就在对面,这也要假条?那老师们上哪儿去怎么不向教育局请求批准啊?”李严说着眉间已泛起层层皱纹。

    “反正学校是这么给我说的。”门卫又补充道。

    “好,我去。”

    李严随后来到学校教务处内。

    “吕老师。”李严说道,“我想请假出去,不知道可不可以?”

    “什么事?”还没等吕华说话,边上周会的声音早已发出。

    “请假出去。”李严答道。

    “我问的是你请假出去做什么。”周会生气道。

    “就买东西。”

    周会问道:“买什么东西?”

    李严沉默了一下道:“没买什么东西。”

    周会得意的笑着说:“那你刚才说你要买东西,现在怎么又不买了?那就不要请假了。”

    “我……”李严说不出什么,他已怒火中烧,只得强压怒火,转身离开。

    莫非他不想做什么来发泄一下他此时的怨气吗?不,他还是做了,他在走的时候顺手把办公桌上的一本教科书扔到了地上。

    “站住,你这是什么态度?”吕华说着已站了起来。

    李严停下,突然一个转身,攥着拳头朝吕华的脸上就是一拳。

    第二天批判大会很快到来。

    周会在国旗下说道:“……昨天高二(1)班的李严同学,目无师长,在政教处殴打老师,情节特别严重,给学校的教育事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兹决定,允予开除学籍处理……”

    “为什么?”我在下面大声问道。

    紧接着有很多同学也问为什么,可是已改变不了什么。

    下午我和杨显正对着一个垃圾桶出气,突然从我们边上跃过一辆路虎轿车。

    “吕华。”我对着杨显说道。

    我二人会意,急忙向那车跑了过去。

    吕华刚打开车门,就被我和杨显用脚给踹进了车里,接着……

    “后来我和你也由于殴打老师,被学校开除了。”杨显尴尬一笑,又继续说道,“现在你还记不记得李严那时是去买什么东西?”

    “当然记得!”

    “外面的雨停了。”

    “停了。”

    “那走吧?”

    “走吧。”

    我和杨显并肩搭着笑了笑走了。

    “你还记得?”

    “还记得。”

    “真的记得?”

    “真的记得。”

    他或许想要购买的只是一种自由吧?

    他们是一群不得自由的人吗?

    是的,他们是在一群手握权力的所谓领导的统治下生活的不得自由的人。

    幸好雨停了,阴云也散了。

    这是一个春天,故事的发生却在一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