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义诺情深 » 第九章 鞑靼人兵抵北京城下

第九章 鞑靼人兵抵北京城下

    当王良陪护被流放的曾家母子在城固服刑时,大明西北边关却正险象环生,形势日益恶化。

    听说自己最为忌惮的明朝西北三边总督曾铣连同参将李珍一起被明廷下狱治了死罪,其麾下五千亲军也一个不留地全被赶回了老家,鞑靼人首领俺答半天呆愣着没反应过来:他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待手下人告诉他这件事千真万确,是探子从北京城带回的消息,刚才还坐在虎皮椅子上的俺答这才一拍大腿站了起来,连叫了几声好,一边兴奋地来回走动一边道:“这他妈的才真叫自毁长城!这嘉靖老儿是皇帝当得腻歪了,我俺答得再给他多添添堵,让他龙椅宝座都坐不安稳!”

    但俺答并没有马上对明朝西北边关大举进犯,他开头只是小规模骚扰明境,试探虚实,但暗下却做好了大规模用兵准备。不久,俺答集齐十万铁骑侵入明境,一路烧杀抢掠,很快就打到了明西北边防重镇大同城下。

    这时候的大同总兵正是那位伙同严嵩陆柄将曾总督陷害至死的咸宁侯仇鸾。仇鸾为帮助严嵩构陷曾铣进而扳倒首辅夏言立下汗马功劳,因而很快被从牢狱释放,从一个因战败获罪的囚徒立马变成了手握重权的一方将领。但这位身材魁伟、一副雄壮模样的世袭侯爵却是个徒有其表、中看不中用的货色,见鞑靼人兵临城下,自知自己不是鞑靼人对手的他竟整夜焦虑难眠。第二天,还是一位脑瓜灵便善解人意的他的部下解了难题:鞑靼人犯境按以往经验看只是为了抢劫包括他们日常匮乏的生活用品在内的财物,咱就不妨派人多送些铁锅布帛及金银财宝之类的礼品到俺答营中,俺答自然就会休战退兵。仇鸾闻言连称好主意,就令在大同城内紧急搜刮筹措了十几车上述物品,派人恭恭敬敬送到了俺答大营。俺答倒是很讲信誉,他真的没有为难仇鸾去攻打大同城,而是绕过大同城奔大明都城北京方向一路杀去。

    仇鸾以为鞑靼人在西北一带抢足了东西就会退兵老巢,但十多天后探马却传回消息,说鞑靼铁骑已杀到了距北京城只有一百多里的地方,正虎视眈眈,准备攻打北京城。听到这个消息的仇鸾顿时慌了神:朝廷让自己镇守大同就是让鞑靼人无法通过大同这个西北重要屏障,如今鞑靼人都要打到北京城下了,连皇帝及一班大臣的安危都受到直接威胁,自己这抵抗不力纵敌深入之责可是砍一百回脑袋都不为过!

    这时候一位部属提出建议,说仇总兵你应马上尽起大同城内骑兵,赶往北京城外勤王,但不要与鞑靼铁骑正面交战,只保持安全距离虚张声势即可。待各地勤王兵马纷纷赶来,孤军深入的俺答自然就会退兵,到那时说不定你还会因救驾有功而受到皇帝嘉奖呢。

    仇鸾这时倒也没有多少犹豫,他立马带了三万骑兵,日夜兼程赶到了距北京城只有几十里远的通州一带,与鞑靼人隔着潮白河扎下营盘。事情果如这个仇鸾部属所料,得到消息的嘉靖感动之余,将仇鸾拜为平虏大将军,令他节制各路人马,指挥对鞑靼人的作战。

    这时的北京城内已乱作一团。因守卫京城的明军将领平素虚报士卒人数冒领军饷,这时的京城守军已不足四万人,且多为老弱兵卒。军情紧急情况下,连当时正在京城赴考的各地武举人都纷纷拿起刀枪,上城墙保卫京都。

    火急火燎的嘉靖皇帝召集群臣商议对策,众臣却皆面面相觑,半天没人献出一策。居百官之首的宰辅严嵩这时也拿不出些许主张,只是抚慰嘉靖说鞑靼人入侵只是为了抢些东西,等他们抢足了自然也就退兵而去,全然无视鞑靼人在北京郊区大肆烧杀抢掠荼毒生灵的事实,气得次辅徐阶当庭讥言凶寇在京郊如此残忍怎可无视!赵贞吉更是当即出列,激愤建言,说朝廷这时应有所作为,应当宣谕诸将,犒赏三军,激励前方将士打退敌军。嘉靖皇帝见赵贞吉忠勇可嘉,当即委他以重任,拨他白金五万两,令他奉旨出城,宣诣诸军,督导战事。但严嵩嫌赵贞吉多事,不但未派一兵一卒随护赵贞吉出城,还在撰写敕书时,故意漏掉令其督导战事之语;同时派人出城至仇鸾营中,令仇鸾从中作梗。待赵贞吉出城归来复又找严嵩补充督导战事辞语,严嵩却故意拖延誉写敕书,使赵贞吉再次出城时仍无法带上圣旨,过后严嵩却上奏嘉靖皇帝说赵贞吉漫无区划,扰乱军务,实在难当大任。嘉靖听信严嵩的一面之辞,一怒之下将赵贞吉廷杖四十,投入诏狱,贬谪到广西。不久嘉靖又觉得对赵贞吉责罚太重,将他调到了徽州为官,后又调他到陪都南京,任右通政等职,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畏敌如虎的仇鸾只是一直与鞑靼人保持着一段距离观望着,并不与之交战。其手下将领率兵诱杀了十几个冒进的鞑靼骑兵,仇鸾就夸大战果上报朝廷,让嘉靖皇帝以为仇鸾敢于同强大的鞑靼铁骑交战,且战果辉煌。鞑靼骑兵一直打到了安定门下,后因明朝各地援军纷纷赶来,且自己抢劫的东西也足够多了,便夺取古北口向西一路退去。

    受到如此大的惊吓,嘉靖皇帝恼怒不已。严嵩担心皇上追责下来于自己不利,就将作战不利的责任一古脑推到了一直听命自己的兵部尚书丁汝夔及保定守将杨守谦身上。受到蒙蔽的嘉靖皇帝下旨立即将二人处死,这才略消了些气,这场风波也总算平息了下来。

    因屡屡虚报夸大战功,仇鸾其后一段时间深受嘉靖皇帝青睐。渐渐地,受皇恩日隆的仇鸾变得忘乎所以起来,连严嵩和陆柄都不放在眼里,与严嵩陆柄为争夺私利明争暗斗。次辅徐阶洞察到仇鸾蒙蔽朝廷的真相,上书弹劾仇鸾,将他的罪行悉数列出禀奏给了嘉靖皇帝。

    见到徐阶奏书的嘉靖皇帝惊诧不已,下令锦衣卫总管陆柄立即调查仇鸾,将结果如实上报。闻听嘉靖皇帝已下旨暗中调查自己,仇鸾惊恐万分,再加上其时正患背疽,仇鸾竟在数日后一命呜呼。最终得悉仇鸾诸多罪行的嘉靖皇帝雷霆之怒下下旨将仇鸾开棺戳尸,其父母妻儿也悉数被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