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灵魂宇宙:牧场 » 第4章 梦学专家

第4章 梦学专家

    在以700公里每小时速度飞奔的高铁里,李易弦有些木然地看着外面已经变成流线型的近景和快速后退的远景,远处山顶戴上了白白的帽子,那些规则的长方形农田里也失去了夏日的机器轰鸣,仿佛所有活力已经被凌厉的寒风冻成了雕塑。

    原本父亲是想体验下“子弹”列车,官方宣布说时速可以达到1500公里每小时,但是没买到票才就此作罢。

    实际上“子弹”只是民间称呼,官方正式称呼是管道式高速列车,由于其运行时很像子弹在枪膛里,所以得了个“子弹”的称呼。

    从李易弦所在城市到首都,所需时间不到一个半小时,两年的试运行,“子弹”的安全性、准点性甚至经济性都得到民众认同。

    通常短距离大家坐动车,中距离高铁,远距离首选“子弹”,飞机在国内运输中基本已经没有市场,不过在国际运输中仍然是主要交通工具。

    两个半小时后高铁停靠在首都车站,下了车的李易弦和天文物理老师都不由自主裹了裹衣服,南方人对北方零下十几度的温度还是很难适应。

    坐电梯上行到车站广场下方的车库,李易弦和父亲上了一辆无人驾驶车,语音确认目的地后,无人驾驶车便被升降机上升到专用车道层。

    在首都除了警察和某些特殊部门有可自控驾驶车辆,其他所有车辆都是属于无人驾驶车辆,地面也不像过去那样有车行道,所有无人驾驶车辆均是在地下第一层运行,地面全部是人行或者绿化和商业。

    这也是最近五年首都才做的改造,全国其他超级大城市也在逐步以首都为样板处于改造中。

    如同在网络上广泛流行的一句话,华夏的科技水平在这五年里不是厚积薄发,而是厚积爆发。也有网民不再在网络上自称为兔子,高压锅这个称呼已经得到了大多数网民的认同。30多年来某些国家抱团对华夏科技的封锁,给华夏的经济和高科技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从这五年华夏爆发出的科技成果看,高压锅们顶住了压力,某些国家的政客们已经被亮瞎了双眼,华夏在绝大多数科技领域已经站在了世界之巅。

    无人驾驶车运行起来特别安静,只有一个特别温柔的女性声音在介绍着首都的各种景点。李易弦注意到了车窗外的电子广告牌,全部都是一个“世界最强大脑赛”的广告。

    李易弦转头看向父亲,指了指外面的广告,眼带询问。

    天文物理老师转头看了眼广告牌,笑了笑说道:“你哥就是参加的这个比赛,不过他现在还处于省级比赛阶段”。

    天文物理老师摇了摇头,有钱人的思维他是不明白,这是第三届了,从第一届开始这个比赛就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因为比赛第一名可以获得1亿美元的奖金,第二名有1000万美元,第三名也有100万美元。

    而这个比赛据说还是阿美瑞肯国的一家私人企业赞助的,前两年的总决赛汇聚了各个国家分赛的第一名。

    参加这个比赛主办方就只提了一个要求,年龄不超过15岁。

    关于这个要求在各国媒体和网络也是受到了大量的质疑,第一届主办方要求是年龄不超过13岁,第二届是14岁,而今年改成了15岁。

    曾经有很多媒体记者就此事问过主办方的新闻发言人,但是都没有得到回答。

    天文物理老师对这个比赛也是有所关注的,除了入门赛是在网络在线进行,主办方在华夏国还组织了省级公开赛和国家级公开赛,只有国家级公开赛的第一名才能有资格去参加世界赛。除此之外,省赛第一名还可以获得100万人民币的奖励,而国赛第一名有500万人民币的奖励,奖励不可谓不丰厚。

    天文物理老师把他所知道的关于这个比赛的信息都给李易弦聊了聊。

    很快无人驾驶车语音提示目的地已到,李易弦和父亲坐上上行电梯到达地面。

    之前父亲联系的是他读博时的一个球友,叫庄公与,说是华夏国梦学研究第一人,平京大学教授,哥哥李易柱也听过庄教授的讲座,在平京大学对学生而言是特别有吸引力的一个老师。

    天文物理老师在手机语音的指引下,辨明了方向后向一片别墅区走去。

    受一个叫“春色满园关不住”民间组织的影响,国家在六年前最终决定取消所有的围墙,包括眼前这个别墅,都是没有围墙的,所有楼盘的绿地都是全民共享绿地。

    首都绝大多数地方已经可以说是森林里的城市,而不再是城市里的森林。

    没走几分钟天文物理老师和李易弦便停在了一栋别墅前,一个上上世纪特色的牌匾高挂在别墅门厅上,上面用草书大大的写着两个字:庄府。

    在别墅门口左侧有一个电子设备,天文物理老师站了过去,捋了捋头发,设备自动调整到与天文物理老师脸部等高的位置,一秒钟后,一声“叮咚”响起,紧接着就是一个女声“欢迎光临”。

    天文物理老师示意李易弦也站了过去,15岁的李易弦已经比自己父亲高了一个头,设备向上移动到与李易弦脸部等高位置,同样的一声“叮咚”,然后是“欢迎光临”,李易弦退到父亲后面,大约十秒左右,门“趴”的一声开了。

    天文物理老师没有推门进去,很快就听到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同时一个很标准的普通话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哎呀,李兄,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话音未落,门就大大地打开了,热气扑面而来。

    李易弦只见一个身穿藏蓝色睡衣的中年男人急冲冲的小步跑了出来,与父亲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然后又用剩下那只手互相锤了一拳对方肩膀。两个大胡子男人又是一声豪迈的“哈哈”大笑,松了紧握的手,李易弦父亲才拱手说道:“庄兄,多年不见。”

    庄公与满脸堆笑,一拱手,然后做了个请进的手势,看着李易弦父子两人说道:“请进请进,李兄携子前来,蓬荜生辉,蓬荜生辉呀。”

    进门后是一个大约两米长的通道,通道地垫上杂乱地摆着几双鞋子,李易弦父子在两台自动净鞋器里清洁了鞋子后,庄公与抬起左手引导着说道:“请进,请进。”

    通道尽头右侧就是客厅,大约有五米来高,外墙是一整面玻璃,其他三面全部是书架,上面杂乱地堆满了各种厚薄大小不一的书籍,客厅中间一个实木做的长长的矮桌,周围被沙发包围,可供十几人围坐也不拥挤。

    尚未落座,天文物理老师指着李易弦向庄公与介绍道:“犬子易弦。”

    李易弦恭敬地叫了一声:“庄叔叔好!”

    庄公与做了个请坐的手势,三人落座,庄公与有些感慨:“一别17年,李兄儿子都这么大了。”

    李易弦听着两个胡子拉渣的男人在那里回忆着同学时代球场上的英姿,有些走神,整天都蔫秋秋的父亲想不到还是篮球高手?

    李易弦环顾客厅周围的书架,有梦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史学的书籍,甚至还有一整排天文学的书籍,看来庄叔叔涉猎的知识范围非常广泛。

    “给我详细谈谈易弦的梦!”李易弦听到庄公与说道。

    两个中年男人终于忆往昔结束转到正事上,他们手中的茶水也已经由那个家用机器人换成了红酒。

    天文物理老师放下手中的红酒杯,直了直身子,双手轻压大腿上,缓缓地把他所知道的儿子的情况给庄公与复述了一次。

    庄公与师从华夏国脑神经科学研究院曾经被誉为华夏脑神经研究第一人的薛慕明教授,薛慕明教授现今已120岁,在脑神经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开创性工作。学界至今流传着关于薛慕明教授的一个小故事,其在90岁后带的最后五个博士研究生没有一个继承薛教授的研究方向。

    比如庄公与,已经成了华夏国梦学研究的泰山北斗。

    听完李易弦父亲的描述,庄公与看了眼李易弦,厚厚的镜片后面透露出深邃的光芒,缓缓说道:“由于睡眠中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处于活动状态,大脑的无意识区域将记忆库的信息流进行联想加工,就有了梦,我们也可以说梦是潜意识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具象。”

    庄公与转动着酒杯,浅浅品了一小口,继续说道:“潜意识储存了我们所有的记忆,包括那些你自己坚信记不住的人和物,哪怕一面之缘,潜意识也记录下来了。我们梦中的‘陌生人’就是潜意识里记录下来的。有些人在梦中会解数学题,会做连续的梦,事实上这些都比较常见,毕竟梦是我们意识或潜意识活动的一个延伸。至于知道两个梦之间缺失的内容,两种可能,第一种是所谓的缺失内容也是我们梦中的内容,但是我们混淆了梦与现实;而第二种……”

    庄公与停顿了下,看了眼李易弦父亲,才继续说道:“缺失内容是我们清醒状态下的想象,在你潜意识里是直比真实的想象。”

    天文物理老师明白庄公与的意思,如果是第二种,那就存在精神分裂的可能?

    李易弦觉得第一种可能性比较大,自己做了梦,记住了内容,但是忽略了内容来自于梦,所以那些内容都是在早上醒来涌进自己脑袋里的。梦的内容储存在潜意识,醒来后忘记梦及梦的内容,绝大多数人似乎都是如此,而后梦的内容被自己从潜意识提取了出来,李易弦越想越有道理。

    “也许,嗯。”李易弦不是很肯定,“第一种可能性很大!”

    听了儿子的话,天文物理老师才松了口气。

    “通常我们在梦中不会有阅读、书写,不会准确表达时间,也不能创造新面孔。”庄公与顺便补充了了一句。

    李易弦看了父亲一眼,又看向庄公与,“庄叔,梦中我有过很短暂的阅读。”其实还有件事情李易弦也没给父亲说过,自己会写小篆,并非学自梦中,似乎天生就会。

    原本都放松下来的庄公与身体前倾,问道:“记得书名内容吗?”

    “《南华经》,只看了不到一页,内容都记得。”李易弦回答道。

    庄公与思考了下,又问道:“在做梦之前有看过《南华经》吗?”

    李易弦很肯定的摇了摇头,“没看过。”

    “有没有可能在某个时候的电视片段,广告片段等地方一瞥而过?”庄公与继续追问。

    “肯定没有。”李易弦很坚定地说道。

    “你记忆力怎么样?”庄公与换了个话题。

    “过目不忘!”李易弦还没来得及回答,天文物理老师赶忙说道。

    庄公与有些不信,指着周围书架,对李易弦说道:“你之前盯着周围书架看了不少时间,能记得多少本书的名字?”

    天文物理老师皱了皱眉,惊鸿一瞥,就算过目不忘也不可能记得几本吧!

    “全部。”李易弦语气平淡。

    “全部?”庄公与语带吃惊,同时也有些不相信。

    天文物理老师也觉得今天儿子吹牛大发了。有些羞赧地看了眼庄兄。

    “那你背背?”庄公与说道。

    李易弦闭上眼。

    “《诗经》,《论语》,《左氏春秋》.........《释梦》,《夜间思维》……”

    李易弦一口气背了五分钟,第一面书架的书都已经背完,自己背后书架的书也已经背了两排。

    庄公与挥了挥手,示意李易弦停下来。想了一会,才一脸严肃地对李易弦父子说道:“这是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个案,我需要三、四天时间思考,你们在首都呆多久?”

    天文物理老师知道儿子的问题怕不是那么简单,赶忙回答道:“会呆上一周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