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魔尊从夺舍开始 » 6、吟诗

6、吟诗

    谭渊七年,三月廿七。

    此时距离倚翠楼以翠儿为主的小团体聚会还有两日。

    梅间早早来到武馆。

    上午,他给两个少年当陪练。

    一个是新手,出招软绵绵的,甚至都不敢下重手。

    另外一个练了两年半,有些力道,须打起精神,否则可能会受伤。

    陪练与木桩的区别在于——

    一个是活的,一个是死的。

    陪练可以锻炼武者的勇气,狠劲,以及对力道的控制。

    如果只是对着木桩练习,很难找到武器和拳头击打在人身体上的感觉,练久了会变成武呆子。

    这也是为什么武馆会高价招收陪练的原因。

    吃过午饭,梅间找到李烨:“李师傅,我可不可以跟随您学习刀法?”

    李烨一愣,毒蛇一样的眼睛盯着面前的少年:“跟我学刀?梅小子,你如今是武馆有偿聘请的陪练学徒,下个月才会晋升为正式陪练。当值的事情你都忙不完,如何还想让我教你刀法?再者,找我练刀,每个月需缴纳三两银子的学费,你出得起吗?”

    开口就吃了闭门羹。

    梅间也不泄气,继续说:“暂时是交不起,但以后可以补上。”

    李烨哼了一声,只说一句:“你先把你的陪练职责做好。”

    他很喜欢这个具有不俗天赋的少年,收他做亲传弟子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若是此子的资质再好些,倒是可以掳去宗门驻地。

    只要具备灵根,就能送去宗门,给宗主放血抽髓,炼制灵丹。

    届时,他也可以获得一枚内劲丹,直接成就内劲小成,跨入高手的行列……

    ……

    从那一天起,刘氏武馆少年组的学徒们知道了一个特别变态的陪练。

    这家伙不仅能完美防御学徒的进攻,甚至还能将力道反弹,让进攻者被迫后退。

    学徒们觉得有趣,每次陪练都争着抢着要点他。

    这人自然就是梅间了。

    他学刀不成,就想着要展示一下自己的天赋,看看能否得到李烨的重视。

    可不知为何,李烨明明对他另眼相待,却始终不教他刀法。

    有一日,成人组的武者缺少陪练,李烨便让他顶替。

    他哞足了劲儿,只拿盾牌,就跟那名通力入门的青年拼了个旗鼓相当。

    可谓是一战成名!

    但李烨依旧没打算传授他刀法,而是将他从少年组陪练升级到成年组。

    月俸也由原来的五两变成了八两银子。

    这些都是后话。

    三月廿九,半夜,翠儿带着八九个倚翠楼的姑娘以及伊山雪来到小屋。

    倚翠楼的姑娘每个月有一天假,都是错开的。

    翠儿这个小团体的假期恰好在月底。

    一群姑娘带着浓郁的脂粉气,莺莺燕燕闯入小屋,把正在熟睡的母子二人吵醒。

    “梅小子,快起来,别睡了,姐姐给你带好吃的来了。哎?我说,你跟你娘亲怎么睡地铺啊?难道嫌弃姐姐的绣床脏?”

    梅间迷迷糊糊睁眼,张口就要说实话,好在反应快,话到了嘴边立刻改口:

    “怎么会?我是担心自己每日一身汗臭,把翠儿姐的床铺弄脏了。”

    翠儿一撅小嘴:“哼,你们男人说的话,一句也当不得真。”

    “翠儿姑娘,多谢你替郢儿谋了一份好差事。我家郢儿老实,说的话都是老实话,断不会骗位姑娘的。”连兰趁机插嘴,给儿子说好话。

    当然,这话不是说给翠儿听的,而是给伊山雪听。

    这些个姑娘里面,她认为只有山雪是良配。

    倒不是伊山雪漂亮,而是她还没开始接客,还是完璧之身。

    封建社会,思想确实有些局限。

    梅间就不在乎这些。

    “哎,先别说话了,都把酒倒上!”

    “姑娘们,平日里,咱们都是被迫喝酒,也只有每月的这天,才能真心放肆一会!”

    “来来来,喝喝喝,一醉方休!”

    “等一下,等一下,咱们要以诗和酒,我来起个头——”

    “烦恼和忧愁,抑郁跟苦闷,都随这碗酒,消入肠胃中!”

    “你这算什么诗?打油诗吧!没几两墨水,别卖弄,让妹妹我来……”

    “你来,你叫书香,让你来!”

    倚翠楼有梅兰竹菊,琴棋书画,春花秋月,夏荷冬雪十六字。

    姑娘们的名字里,倘若带了其中一字,就表示是红牌。

    此时小屋中,除开翠儿跟伊山雪之外,其她都是红牌姑娘。

    分别为书香,阳春,琴音,棋韵,秋霜,青花六女。

    翠儿哼了一声:“都安静一下。咱们这里,除开我与柳郢,你们可都在十六字红牌里面。山雪,以及……连兰连姑娘。柳郢是唯一男子,照我看,从柳郢开始,一人一首诗,说不上来,或者说的不好的就要罚酒一杯,然后继续,直至得到姑娘们多数人的认可为止,如何?”

    “这个好,这个好。翠儿姐须最后一个收尾!”

    “不错!那就从柳郢开始吧!”

    “我?我就是认得几个字,可不会写诗!”

    “谁叫你写?姐妹们也没几个会写诗的,你就背,随便背几首给姐儿们助助兴。”

    盛情难却,梅间只能点点头,凝神细思。

    当前世界的诗词,柳郢可不会几首,背出来也没什么意思。

    既然要助兴,那就得背诵点不一样的。

    此情此景,他立刻想到了穿越前看过的网文中的装杯桥段。

    当前世界的文字,与穿越前的繁体字类似,共通之处颇多,诗词歌赋基本可以互用。

    要他背诵文章,可能背不全,但古诗词却是没什么问题。

    穿越前读书的时候,语文本就是他的强项。

    如今穿越了,记忆力超群,唐诗宋词元曲,可谓信手拈来。

    当然,也不能乱背诵,最好是描写景物一类,否则容易露馅。

    此时正值春季,那就背一首《竹枝词》吧。

    “咳咳,献丑了。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就是一首寻常的写景抒情诗词,没什么深沉的含义。

    但诗词的魅力,就在于诵读,而且是越读越有味道。

    一屋子莺莺燕燕安静了几个呼吸,就立刻开始叽叽喳喳起来。

    她们自己虽然不怎么会写诗,但品鉴能力相当不错。

    倚翠楼的档次还算可以,能去那里的人无外乎两种——

    有钱人,或者文人墨客。

    姑娘们耳濡目染,不会写诗也会吟。

    只不过,梅间这首诗虽然极有意思,但姑娘们却无一人听过,马上就有人问:

    “柳公子,你是从哪儿背来的这首诗?叫什么名字,谁写的?”

    她将称呼改成了“公子”,以示尊敬。

    梅间立刻回答:“就是偶然听来的几首,觉得好听就记住了,不知道谁写的。”

    “真是这样?”

    “那不行,你得再背一首。”

    “对,还要背一首,比这个更好听的!”

    梅间面色一苦:“不兴你们这样玩的,我刚背诵的这首诗,可是好诗。”

    翠儿拍了一下桌子:“哎,别婆婆妈妈的,你不是说听过几首嘛?把它们都背出来好了,咱们姐妹们平时也就弹琴吹箫,吟诗写对,最是喜欢这种好诗词了。你有新奇的,干嘛藏着掖着。”

    说着就把身子往他怀里挤,左边的书香也立刻给他斟酒,琴音夹菜。

    梅间如何吃得住这阵仗,立刻就亮出白旗:“好好好,我再背诵两首诗,一共就听来了三首而已……”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到底背诵了多少诗,梅间不清楚,因为他喝醉了。

    一桌好菜,满屋美人,纵然只是十几度的黄酒,也把他喝的酩酊大醉。

    姑娘们继续扭着腰肢,背着诗词,品着美酒佳肴。

    欢乐时间总是不易留驻。

    杯盏还未停歇,诗词犹在耳片,晨曦却已微微露出一角。

    天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