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移民火星 » 一银河年中气候变化

一银河年中气候变化

    建立银河历的必要性:

    七千年前古埃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从“太阳历”上我们可以很好的理解一太阳年中春夏秋冬气象的巨大变化,而从“银河历”上我们可以很好的理解一银河年中春夏秋冬气候的巨大变化。

    我建立的银河历应该是当今天文学的最高成就之一。

    现在以埃迪卡拉纪、寒武纪、神州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密西西比纪、宾夕法尼亚纪;二叠纪、三叠纪、中夏纪、侏罗纪;华夏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为例,来说明一下一银河年中气候的巨大变化。

    从埃迪卡拉纪到寒武纪到神州纪到奥陶纪,一银河年中气候经历春夏秋冬四季变化;

    从志留纪到泥盆纪到密西西比纪到宾夕法尼亚纪,一银河年中气候经历春夏秋冬四季变化;

    从二叠纪到三叠纪到中夏纪到侏罗纪,一银河年中气候经历春夏秋冬四季变化;

    从华夏纪到白垩纪到古近纪到新近纪,一银河年中气候经历春夏秋冬四季变化。

    春季(太阳系引力变大,气候转暖)

    埃迪卡拉纪(600~557Ma)(春季)

    在埃迪卡拉纪之前的成冰纪(Cryogenian),地球大部分的面积被冰川所覆盖住,所以气候相当的寒冷,不过当埃迪卡拉纪来临时,气候转为温和。

    夏季(太阳系引力最大,气候最温暖)

    寒武纪(557~532Ma)(夏季)

    寒武纪气候温暖,海平面升高,浅海淹没了大片的低洼地,这是一个海洋占优势的世界,而这种浅海地带为新的物种诞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秋季(太阳系引力变小,气候转冷)

    神州纪(505~475Ma)(秋季)

    奥陶纪早、中期【神州纪(505~475Ma)】继承了寒武纪的气候,气候温暖、海侵广泛。这个时期是太阳系引力变小,气候转冷的时期,为太阳系在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中,一银河年中的秋季。

    冬季(太阳系引力最小,气候最冷)

    奥陶纪(475~445Ma)(冬季)

    奥陶纪晚期【奥陶纪(475~445Ma)】南大陆的西部发生了大规模的大陆冰盖和冰海沉积,代表寒冷的极地气候。

    奥陶纪末期曾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冰期,其分布范围包括非洲(特别是北非)、南美的阿根廷和玻利维亚以及欧洲的西班牙和法国南部等地。这就是奥陶纪-志留纪大冰期。这个时期为太阳系引力最小,气候最冷的“冰室”时期,为一银河年中的冬季。

    春季(太阳系引力变大,气候转暖)

    志留纪(445~407Ma)(春季)

    志留纪时气候转暖,是各大板块陆表海和陆棚浅海广布时期。

    志留纪初,随着南极四周冰盖的快速消融,导致志留纪海洋和大气环流的减弱,使得纬向气候分带不甚明显。一般来说,海洋深海部分相对较暖,含氧量较低,易成滞流,因此,除高纬区的大陆外,其他各板块大都处于干热或温暖的气候条件下。这种全球性的温暖气候主要反映在以下诸项特征:

    志留纪特别在兰多弗里世初期由于全球海平面的快速上升,带来普遍的缺氧环境,使黑色笔石页岩广布;

    兰多弗里世晚期至拉德洛世全球碳酸盐岩和生物礁广泛分布,在北美和北欧尤为发育,显示了较温暖的古气候特点;

    志留纪的红层(海相浅水或深水)发育较为普遍,已在中国华南和塔里木及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波罗的海等板块上发现,它们大都分布在赤道和亚热带区域;

    志留纪发育蒸发岩,如西伯利亚和澳大利亚等,反映了干旱、炎热的古气候面貌。

    夏季(太阳系引力最大,气候最温暖)

    泥盆纪(407~382Ma)(夏季)

    泥盆纪的全球气候温暖干燥,与冰期环境截然相反。极地与赤道的温差也小于今天。泥盆纪称为“温室时代”或“蕨类植物时代”。

    秋季(太阳系引力变小,气候转冷)

    密西西比纪(355~325Ma)(秋季)

    密西西比纪的气候温暖而潮湿,广泛分布的海域导致了世界多数地区温暖的气候。

    冬季(太阳系引力最小,气候最冷)

    宾夕法尼亚纪(325~295Ma)(冬季)

    宾夕法尼亚纪地球的气候和石炭纪早期的密西西比纪相比有大幅度下降。地球进入了冰期。

    这个时期称为晚古生代大冰期,又称石炭—二叠纪大冰期。是晚古生代发生大规模冰川作用的时期。在当时的南半球各大洲及现今处于北半球的印度半岛,广泛发现该期冰川作用遗迹。从冰碛岩及冰川侵蚀、沉积的其它各种遗迹的分布看,冰川作用主要发生在非洲中部和南部、南美洲南部、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印度。

    宾夕法尼亚纪为太阳系引力最小,气候最冷的“冰室”时期,为一银河年中的冬季。

    春季(太阳系引力变大,气候转暖)

    二叠纪(295~257Ma)(春季)

    二叠纪时,地球上出现更为明显的气候分带和生物地理分区现象。早期以寒冷、冰川广布为特征;晚期以海退、气候干旱为特征。二叠纪气候的梯度变化相当强烈,早二叠世的气温被认为是相当低的,其后逐渐改变,至晚二叠世已变得异常炎热干旱。北半球广泛发育的蒸发岩标示一种温暖、干旱的气候,而南半球广泛的含煤建造则标示一种温湿的气候。

    夏季(太阳系引力最大,气候最温暖)

    三叠纪(257~232Ma)(夏季)

    三叠纪气候温暖而稳定,没有极地冰盖。北美、南美、欧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广阔的干旱地带。暖温带向两极延伸,北部达亚洲的俄罗斯,南部至印度、澳大利亚和南极洲。

    三叠纪全球范围温度较高,冰川消融,气候以干旱带为主。三叠纪气候为典型的温室时期。

    秋季(太阳系引力变小,气候转冷)

    中夏纪(205~175Ma)(秋季)

    早侏罗世【中夏纪(205~175Ma)】的气候标签就是温暖湿润,热带和亚热带从赤道一直延伸到南北纬60°,等于今天西伯利亚、加拿大的位置。剩下的区域则属于温带,包括了南极和北极。

    冬季(太阳系引力最小,气候最冷)

    侏罗纪(175~145Ma)(冬季)

    白垩纪被认为是地球历史上最炎热的时期之一,研究者称之为“超级温室气候(super-greenhouse)”。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杨武斌博士以及合作者发现早白垩世锆石记录了来自于大陆冰川融水的超低氧同位素组成。该发现与全球性海平面下降和太平洋沉积物碳同位素的负向漂移相吻合,表明在早白垩纪超级温室气候期间出现过极寒气候事件,甚至在中-高纬度地区可能存在大量的大陆冰川。

    这个极寒气候事件其实就是侏罗纪-白垩纪冰川期,太阳系引力最小,气候最冷,地球进入冰川期。晚侏罗纪地球进入“冰室”时期。

    春季(太阳系引力变大,气候转暖)

    华夏纪(145~107Ma)(春季)

    早白垩世【华夏纪(145~107Ma)】气候应该与志留纪时一样,气候转暖,是各大板块陆表海和陆棚浅海广布时期。

    夏季(太阳系引力最大,气候最温暖)

    白垩纪(107~82Ma)(夏季)

    中白垩世【白垩纪(107~82Ma)】的气候比较温暖,北纬40°~90°地带年平均温度为10℃,未见极地冰盖迹象,温带和亚热带植物可出现于格陵兰和阿拉斯加等高纬度地区。白垩纪是地质史上一个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白垩纪典型的“温室“气候一直是地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与现今地球“冰室“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因为中白垩世是一银河年中太阳系引力最大的时期,处于一银河年的夏季,而现今第三纪冰川期(第四纪冰川期实际上是第三纪冰川期,第三纪还没有结束,第四纪还没有到来)是一银河年中太阳系引力最小的时期,处于一银河年的冬季。

    秋季(太阳系引力变小,气候转冷)

    古近纪(55~25Ma)(秋季)

    古近纪气候演化是由“温室气候”向“冰室气候”转变的过程,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古新世-始新世早期的升温期,始新世中期-始新世末期的稳定降温期及渐新世-中新世早期的冰室气候期。在此期间发生了3次显著的气候事件,分别为PETM极热事件、Oi-1骤冷事件和Mi-1降温事件。这3次大的气候事件引起了生物圈的巨大波动:PETM期间发生了全球底栖大有孔虫灭绝事件及浮游有孔虫的辐射演化,并且是哺乳动物演化的关键时期;Oi-1期间全球植物群落由热带型密集雨林向寒冷干燥的森林草原过渡,在欧亚大陆出现了哺乳动物种群大规模改变的GrandeCoupure和MongolianRemodelling事件,也发生热水型浮游及底栖有孔虫的灭绝事件;Mi-1前后,浮游有孔虫部分属种绝灭,钙质超微化石也出现暖水种数量的急剧减少,现代植物群落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

    科学家认为古近纪气候的大幅波动和转折由诸多因素控制,主流观点认为PETM事件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大量释放有关,但其喷发机制尚不明确;降温事件则与区域性构造隆升、洋流格局变化等因素有关。

    实际上这是不对的,古近纪是太阳系引力变小,气候转冷的时期,处于一银河年的秋季。古近纪早期太阳系走出银河系旋臂-半人马座旋臂,太阳系引力骤然变大,所以出现:古新世-始新世早期的升温期。古近纪太阳系引力逐渐变小,所以出现:始新世中期-始新世末期的稳定降温期。古近纪末期太阳系通过银河系旋臂-人马座旋臂,太阳系引力骤然变小,所以出现:渐新世-中新世早期的冰室气候期。

    冬季(太阳系引力最小,气候最冷)

    新近纪(25~-5Ma)(冬季)

    渐新世(33.9–23.03Ma)是新生代地球演化历史中非常独特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地球正经历从始新世的“温室”气候向“冰室”气候的快速转变。新近纪为太阳系引力最小,气候最冷的“冰室”时期,为一银河年中的冬季。

    太阳历,又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银河历,是以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为什么会有这个与“太阳历”类似的“银河历”呢?因为太阳系在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即一银河年中,太阳系引力周期性变化。近银心点为太阳系引力最大时期,远银心点为太阳系引力最小时期。太阳系引力最大,太阳核聚变反应最强,太阳辐射能量最强,地球接受到的来自太阳辐射能量最多,所以地球上气候为温室时期。反之,太阳系引力最小,太阳核聚变反应最弱,太阳辐射能量最弱,地球接受到的来自太阳辐射能量最少,所以地球上气候为冰室时期。

    所以靠近近银心点的寒武纪、泥盆纪、三叠纪、白垩纪(中白垩世,原白垩纪的划分是有问题的,我重新划分了白垩纪)气候为典型的“温室时期”,为一银河年的夏季,而靠近远银心点的奥陶纪、晚石炭纪(宾夕法尼亚纪)、侏罗纪、新近纪(第四纪冰川期,实际为第三纪冰川期,第四纪还没有到来)气候为典型的“冰室时期”,为一银河年的冬季。目前太阳系就靠近远银心点,所以目前地球上气候为冰室时期(第四纪冰川期,实际为第三纪冰川期,第四纪还没有到来)。

    我统一了所有力,推翻了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发现了万物理论,所以才能知道太阳系引力在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即一银河年中的周期性变化,才能创立“银河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