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移民火星 » 七个地质年代的划分

七个地质年代的划分

    我统一了所有力,把它应用到了地学上,我得到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周期是1.5亿年,我从我的引力理论上对地质年代重新进行了划分。

    (0.07~-0.1)+1.5xN亿年前,太阳系围绕银心公转轨道引力最小,远银心点,同时进入了猎户座小旋臂,冰川期,大洋缺氧事件,黑色页岩,生物大灭绝事件,大火成岩省事件,造山运动;

    (0.17~0.14)+1.5xN亿年前,太阳系进入银河系小旋臂—猎户座旋臂,引力变大,高温期,大洋缺氧事件,黑色页岩,生物大灭绝事件,大火成岩省事件,造山运动;

    (0.34~0.25)+1.5xN亿年前,太阳系进入银河系旋臂—人马座旋臂,引力变小,冰川期,大洋缺氧事件,黑色页岩,生物大灭绝事件,大火成岩省事件,造山运动;

    (0.75~0.55)+1.5xN亿年前,太阳系进入银河系旋臂—半人马座旋臂,引力变小,冰川期,大洋缺氧事件,黑色页岩,生物大灭绝事件,大火成岩省事件,造山运动;

    (0.84~0.82)+1.5xN亿年前,太阳系围绕银心公转轨道引力最大,近银心点,高温洪积事件,生物大灭绝事件,大火成岩省事件,造山运动;

    (0.915~0.895)+1.5xN亿年前,太阳系进入银河系小旋臂—天鹅座旋臂,引力变小,冰川期,大洋缺氧事件,黑色页岩,生物大灭绝事件,大火成岩省事件,造山运动;

    (1.22~1.07)+1.5xN亿年前,太阳系进入银河系旋臂—英仙座旋臂,引力变小,冰川期,大洋缺氧事件,黑色页岩,生物大灭绝事件,大火成岩省事件,造山运动。

    不考虑太阳系通过猎户座小旋臂、天鹅座小旋臂和太阳系运行到近银心点的洪积事件,地质年代可以这样划分,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一银河年划分成4个纪。从6.34亿年前迄今各个纪:

    瓮安纪或蓝田纪

    ======太阳系运行到远银心点

    埃迪卡拉纪

    ======太阳系通过英仙座旋臂

    寒武纪

    ======太阳系通过半人马座旋臂

    早奥陶世(我欲命名为“神州纪”)

    ======太阳系通过人马座旋臂

    中晚奥陶世(奥陶纪)

    ======太阳系运行到远银心点

    志留纪

    ======太阳系通过英仙座旋臂

    泥盆纪

    ======太阳系通过半人马座旋臂

    密西西比纪

    ======太阳系通过人马座旋臂

    宾夕法尼亚纪

    ======太阳系运行到远银心点

    二叠纪

    ======太阳系通过英仙座旋臂

    三叠纪

    ======太阳系通过半人马座旋臂

    早侏罗世(我欲命名为“中夏纪”)

    ======太阳系通过人马座旋臂

    中晚侏罗世(侏罗纪)

    ======太阳系运行到远银心点

    早白垩世(我欲命名为“华夏纪”)

    ======太阳系通过英仙座旋臂

    晚白垩世(白垩纪)

    ======太阳系通过半人马座旋臂

    古近纪

    ======太阳系通过人马座旋臂

    新近纪

    ======太阳系运行到远银心点

    第四纪

    ======太阳系通过英仙座旋臂

    奥陶纪、石炭纪、侏罗纪、第三纪中间都通过了人马座旋臂,这里可以划分成两个纪;白垩纪中间通过了英仙座旋臂,也应该划分成两个纪。所以石炭纪的密西西比亚纪和宾夕法尼亚亚纪要上升为纪,第三纪要用古近纪和新近纪替代,奥陶纪、侏罗纪、白垩纪都要重新命名为两个纪。这里1.5亿年是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周期,公转一周,太阳系引力周期性变化,就是一次造陆运动。造山运动是太阳系通过银河系旋臂和太阳系运行到远银心点,引力剧烈变化引起,而造陆运动是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引力缓慢变化引起的。造山运动和造陆运动的动力学机制都是太阳系引力变化。

    中晚奥陶世命名为奥陶纪,早奥陶世以什么命名比较合适?

    中晚侏罗世命名为侏罗纪,早侏罗世以什么命名比较合适?

    晚白垩世命名为白垩纪,早白垩世以什么命名比较合适?

    显生宙以来各个代,一银河年就是一代,一代包括四个纪。

    远生代(我命名的):寒武纪、早奥陶世(我欲命名为“神州纪”)、奥陶纪、志留纪。

    古生代:泥盆纪、密西西比纪、宾夕法尼亚纪、二叠纪。

    中生代:三叠纪、早侏罗世(我欲命名为“中夏纪”)、侏罗纪、早白垩世(我欲命名为“华夏纪”)。

    新生代: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这样显生宙以来所有的纪:寒武纪、神州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密西西比纪、宾夕法尼亚纪、二叠纪、三叠纪、中夏纪、侏罗纪、华夏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神州纪时期:505-475Ma;

    中夏纪时期:205-175Ma;

    华夏纪时期:145-107Ma。

    考虑太阳系运行到近银心点的洪积事件,地质年代可以这样划分,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一银河年划分成5个纪。

    太阳系走出英仙座旋臂后在靠近半人马座旋臂时,中间经过近银心点,发生高温洪积事件,生物大灭绝事件,造山运动,可以从这里(近银心点)将寒武纪、泥盆纪、三叠纪、白垩纪分成两个纪。

    寒武纪分成:寒武纪(557~532Ma)、九州纪(532~505Ma);

    泥盆纪分成:泥盆纪(407~382Ma)、诸华纪(382~355Ma);

    三叠纪分成:三叠纪(257~232Ma)、诸夏纪(232~205Ma);

    白垩纪分成:白垩纪(107~82Ma)、函夏纪(82~55Ma)。

    这样显生宙以来各个代,一银河年就是一代,一代包括五个纪。

    远生代:寒武纪、九州纪、神州纪、奥陶纪、志留纪。

    古生代:泥盆纪、诸华纪、密西西比纪、宾夕法尼亚纪、二叠纪。

    中生代:三叠纪、诸夏纪、中夏纪、侏罗纪、华夏纪。

    新生代:白垩纪、函夏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这样显生宙以来所有的纪:寒武纪、九州纪、神州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诸华纪、密西西比纪、宾夕法尼亚纪、二叠纪、三叠纪、诸夏纪、中夏纪、侏罗纪、华夏纪、白垩纪、函夏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这样我划分和命名了七个纪:“神州纪”、“中夏纪”、“华夏纪”、“九州纪”、“诸华纪”、“诸夏纪”、“函夏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