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大宋女术师 » 第九百二十六章 不是闹着玩的

第九百二十六章 不是闹着玩的

    京都从昨夜到天明,还有余震不断,好在都很小,房子并未再出现倒塌的现象,百姓也只是几十人受了轻伤,并未出现被埋的现象。

    翌日,朝中收到章泉诸州递来的加急奏章。

    原来就在前一日,这几个州府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震,死伤数十人,摧毁数百间民房。

    发生地震,是大事。

    赵瑞立即召集大臣,商议赈灾事宜。

    但赈灾事宜还未拿出一个章程来,京都却已经流言四起,说是因为有人行事得罪上天,这是上天在示警。

    谁有这么大的能耐,能让上天示警。

    就差没点名道姓,说是当今圣上行事欠妥。

    赵瑞听到这个流言,冷笑。

    房孟甫单膝跪地:“陛下,臣一定会尽快查处散播流言之人。”

    “嗯。”

    他要看看,是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将地震的锅扣在他这个帝王身上。

    然而,查了三天的房孟甫,竟是一点线索也没有找到。

    “臣无能。”

    房孟甫是第一次什么线索都没有查到。

    对方将屁股擦的很干净,所有可能露出的破绽,都被他们提前扫尾。

    散播谣言的人没有找到,但赈灾事宜不容耽搁。

    最后是韩琦和吴奎两人前去章、泉两地受灾严重的地方主持赈灾事宜。

    经过十多天的努力,两人暂时安抚住民心,民房建造有条不紊的进行。

    可民房刚刚建起,这几州又发生地震,不仅将刚刚建起的民房震塌,之前的民房又被摧毁不少,死伤上百人。

    因此,京都的流言更盛。

    甚至有些百姓聚集在宣德楼,要当今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为何各地不时有地牛翻身,死伤甚重,应该下罪己诏,明示几过。

    “罪己诏……”

    赵瑞冷笑,亲至宣德楼,对这叫嚣的百姓道:“朕继位这六年,上对得起江山社稷,下对得起黎民百姓。无愧于心,为何要写这等荒谬的东西。”

    “可各地一直有地牛翻身,肯定是有人做了什么,惹了天怒,才会如此。”

    不能怪百姓如此激动。

    在那个年代,他们对鬼神敬畏,再有有心之人挑拨,绝大部分的百姓真的会信以为真。

    “好,若真如你们所言,那朕现在就站在这里,若朕行事真有不当之处,还请上天当面降责。”

    “这……”

    “不是说上天震怒么,现在当着天下百姓的面惩罚朕,那才叫真的惩罚朕,而不是谴责朕的子民。”

    百姓原本很激动,但被赵瑞这年轻帝王说的话震撼。

    听起来,当今不是不顾百姓死活的皇帝。

    这时人群中有一个人开口道:“我们好好想一想,若是当今做事不管我们死活,那如今哪有我们的太平日子过?”

    另一个接着这话说道:“是啊,当初将西夏和大理拿下的时候,我们说连年征战,日子苦,圣上果真就不打了,还与大辽和亲,不就是想让我们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嘛。”

    一二十出头的男子听后,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还真是哈,你们不说,差点都忘记了!”

    又有一个六十左右的老者道:“可是这地牛翻身如此频繁,又作何解释?”

    最开始发声的男子回:“这个我在一本书上看见过,说我们这些国家的土地,就好像是一大块布拼接起来的,有些地方,正好是在那针脚的地带,就容易发生这个地震。”

    老者:“地震?”

    “对,那本书上说,地牛翻身就是地震。”

    另一个年轻的男子凑过来道:“那这么说我们的京都,也是在那块布的针脚上?”

    “应该是,总之跟上天震怒没关系。还有你们不觉得这事是有人故意这么引导我们的吗?盼着我们大宋乱起来呢!”

    年轻男子脑子终于转过弯来:“好啊,一定是大辽那帮杂碎,之前就让那个和亲的公主杀害我们的大臣,现在又危言耸听,想要害我们陛下。”

    两人相信,就有三人相信。

    一个传一个,百姓的声音都小了。

    最后齐齐跪在宣德楼前,向陛下请罪。

    赵瑞又怎会真的罚他们。

    有人捕风捉影,利用人心,他们也可以,对比大辽这段时间在大宋所做之事,百姓还是愿意相信自己的皇帝是为他们好的。

    说来也奇怪。

    赵瑞这次在宣德楼当中讲话之后,持续数天的余震竟然就这么停了。

    这就更让老百姓深信不疑,是有人想要扰乱大宋。

    这个有人指的是谁。

    在百姓认为,肯定是大辽的公主死了,他们不甘心,想要搞事情。

    于是自发的在京都组织捉奸队,专门搜查藏在京都的暗桩细作。

    全民锄奸,这真不是闹着玩的。

    短短五天,就拔了大辽在京都两个隐藏很深的暗桩,抓了十多个细作。

    赵瑞都有些不敢相信。

    看着呈上来的折子,感叹道:“还能这样!”

    顾卿爵道:“大隐隐于市,那些暗桩化成普通百姓,官府专人去查,反而不易察觉,百姓就不同了,数辈扎根于此,对左右邻舍的动向,尤为清楚,只要有这份心,一点点端倪,也别想逃过他们的眼睛。”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还真是。”

    这次灾后重建,一直持续到年尾。

    即便如此,参与赈灾的大臣还是被谏官弹劾,这真是冤枉的紧。

    而在这被弹劾的官员名单中,顾卿爵的名字赫然在列。

    顾言笑和顾言珩两兄妹知道这个消息后,气得叉腰:“娘,那些人脑子被门挤了么?说爹爹赈灾不力,他们怎么不说皇帝……”

    “笑笑。”

    苏亦欣略带严肃的口吻截住顾言笑的话。

    他们顾府也不是没有细作,有些是故意放进来的,有些难保刚开始的时候忠心耿耿,后面变节。

    这些都难以预料。

    她在府中议论陛下,这要是被有心之人听到,又会大做文章。

    “娘亲,难道我们就这样忍了吗?”

    忍?

    不存在的。

    “那个弹劾的官员叫什么来着?”

    “娘,叫吕吉甫。”

    苏亦欣表示没听过这号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