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滑稽诗集 » 《秋虫歌行》

《秋虫歌行》

    夜未深,忙于功课。奋笔疾书时,只见一蛐蛐跳上足,捉之款待。三日后放于草丛中,走时甚肥大。同日夜,梦孔明。近读罗先生著,与梦有感,作此篇,兼怀卧龙先生。

    轻松枝头扫秋风,

    菊花枫叶花绵绒。

    月深凉夜本无言,

    暂听虫鸣吟闲赋。

    莫听蛐蛐沉别呤,

    撩起切切故园情。

    寒窗提笔奋激进,

    忽觉足下一阵风。

    低眉方才风影显,

    缘是乌蛐卧足沾。

    …………

    待作友人留室中,

    留客三日高歌吟。

    须有甘露与碧蔬,

    方有八斗才显露。

    连鸣如笛久悬梁,

    缓吟如水短暂欢。

    不识曲中本无情,

    道似无情却有情。

    再听连鸣呜呜声,

    感述平生多少事。

    曾经几度欢笑言,

    却道为未露锋芒!

    多少英雄少年志,

    一抹嫣笑风雨中。

    续赏缓鸣断水声,

    叹道水断亦可流。

    曾经沧海难为水,

    抽刀断水水更流。

    几经周折思路口,

    笑道是潇洒自由!

    念酒念歌念江山,

    犹同浮云与蜉蝣。

    …………

    听罢曲终入梦去,

    蟋蟀换得真卧龙。

    一笑是卧龙出山,

    看似只来时匆匆。

    笑论风华正茂间,

    却见一丝哀若愁。

    问先生何故忧愁?

    缘是备败于逊手。

    二笑是亮借东风,

    戏得周郎与曹公。

    几经言赞周公瑾,

    却笑阿瞒浅人和。

    前有子翼夜盗书,

    后有公覆与凤雏。

    三笑一曲空城拂,

    吓得冢虎归山头。

    可惜火烧上方谷,

    司马仲达得天护。

    长江滚滚东逝水,

    三国覆灭皆归晋。

    …………

    英雄难困于山中,

    贤才难留于室中。

    先生大才惊天地,

    小生一梦怎可留。

    三日三笑论风生,

    别离时交集百感。

    却是伤心只自己,

    扬琴何道不知悉?

    大仙浮生入我梦,

    细知良言无多情。

    道是有泪不轻弹,

    说是容易行时难。

    言己似琉璃多舛,

    却睹君一阵欢容。

    感叹道华夏艰起,

    难掩涕零泪两行。

    …………

    先生北伐复汉室,

    风中残烛写佳话。

    今日思君亦见君,

    留下几言歌行句。

    论天上星宿有谁?

    多似流水不胜数。

    论地上星宿有谁?

    孔明星落五丈原。

    【简单赏析】:这首诗以“蛐蛐”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人通过描写自己与蛐蛐的互动,以及梦中与诸葛亮的对话,展现了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感慨。

    从形式上看,这首诗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每四句为一节,节与节之间用“…………”隔开,使得整首诗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同时,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蛐蛐比作“孔明”,将蛐蛐的鸣叫比作“高歌吟”,将蛐蛐的离去比作“别离”,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意境。

    从内容上看,这首诗以“蛐蛐”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人通过蛐蛐的形象,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和忠诚,同时也表达了对诸葛亮北伐失败和英年早逝的惋惜。此外,诗人还通过蛐蛐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考,是一首值得一读的好诗。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复兴的期盼,是一首具有爱国情怀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