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从知否开始游诸天 » 第31章 凶兵叩关

第31章 凶兵叩关

    自从齐国公府一事之后汴京城中就再无大事发生,乔叶照例每日里像个木头桩子一样在朝会上站定,默默得看着一众朝臣们为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看韩大相公和官家默契的通过附和和分歧来压制朝臣,而这俩人时常也会因为立嗣一事而意见相左。

    庄严肃穆的朝堂倒像是南曲院子里唱戏的一样,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倒也不失为一种乐子。

    下午的时候时不时的去军营看着‘狼骑’操练,偶尔兴致来了也会上演武台和将士们比试两场。当然了乔叶从未有过败绩,只有让他们知道将勇,将威,才会坚定不移的在冲锋的时候紧紧跟着自己勇往直前!

    剩下的时间里则是去盛府闲逛,听明兰说盛纮和王大娘子已经开始着手给如兰和墨兰寻找夫家了,毕竟三个女儿都已经及笄,靖南侯府也已经等了这么久,有些事情是该加急一下了。

    是以王大娘子频频带着如兰和墨兰参加汴京官眷的聚会,为的就是给女儿找个好夫家。当然了,墨兰是林噙霜使尽了浑身的解数软磨硬泡的让盛大人硬塞进来的。王大娘子不知道私下里骂了多少回呢。

    明兰则是跟着盛老太太继续学习管家之术,顺便跟着李大娘子和王大娘子出去见见世面也是宣扬一下名声,露露脸。在靖南侯府的名头和一些想要巴结的人家的刻意吹捧下,现在整个汴京城里都在传明兰贤良淑德,知书达理。

    连带着盛家的女眷们名声也是水涨船高,王大娘子的相看之路都顺利了不少,甚至就连已经嫁人且生活过得不错的华兰的名声也渐渐显露了出来。王大娘子和华兰没少往明兰这里送礼,就连看不上眼的林栖阁哥都送来了两件礼物。不过明兰借口无功不受禄给退还了回去。给母女俩人闹得好大个没脸。

    这日盛老太太和李大娘子相约前去玉清观上香,两家的女眷都去了。乔叶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在自家中自我博弈。

    就在这时莫槐神色凝重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向乔叶说出了让他都有些吃惊的话:

    “公子,白衣消息,辽国南下,兵锋直指雁门关!”

    汴京城北门外官道之上,一个面容乌黑,头发杂乱,头盔丢失甲胄残破的骑兵正在不停的抽打着马匹,丝毫不顾及座下已经有些口吐白沫的良友。一路狂奔进城,一手高举着一封奏报,一边嘶声高喊:

    “边疆急报,八百里加急,速速让路,速速让路!”

    “边疆急报,八百里加急,速速让路,速速让路!”

    “边疆急报,八百里加急,速速让路,速速让路!”

    一路上行人退散两边,皆是忧心忡忡的看着直奔皇城而去的骑兵,互相看看,心下都是有些慌乱。没有一个百姓会不喜欢过太平日子,也没有一个子民会喜好战争。战争可是要死人的!

    乔叶这边站起身来还未曾细细的询问莫槐的汇报,就听到一阵急促而又沉重的钟声响起

    当!

    当!

    当!

    一声接着一声,连续不断的钟声像一柄大锤一样,砸在每一个听到声音的心头。让人凝重!

    那是皇城里的大钟,除了皇帝皇后去世以外,只有这十万火急的事情才有资格让它响起,听到钟声后所有在京的大营武官必须即刻赶往大营镇守军营,各个府衙的官员也须得就位。而有资格参加朝会的大臣们也必须立刻赶往皇城面见官家。

    乔叶也是不再有时间去细听莫槐汇报,反正到了皇宫都会知道的,让莫槐去备好马车,匆匆换上朝服就赶往皇城。

    一路上能够看到各府马车都在匆忙赶路,到了地方后甚至有些官员的衣服都没有完全的穿戴整齐,可现在没有人去在意这些,那些官员也只是加快了衣冠的整理。上至大相公,下至芝麻官,全部都是面色凝重。乔叶甚至还看到了已经称病常年在家的魏术大相公被魏承文扶着也赶来了。

    等到百官进了殿内,官家早早的就坐在龙椅上等侯了,官员甚至都来不及行礼就直接被官家打断:

    “好了,事态紧急,就不必再行礼了。”

    看上去越发苍老的官家满脸凝重的扬了扬手中还沾染着血迹,有些污浊的信封:

    “信也没有时间给你们传阅和诵读,朕就直接说了。雁门关守将林守忠八百里急报,他说麾下斥候发现了辽国遣兵南下,方向正是雁门关。皇城司也同时有奏报,辽国此次十万兵马南下,按照行程,不出七日就会兵临城下。”

    “都说是吧,现今我们应该怎么办!”

    每一个大臣此时都是惊骇震撼,虽然说一些官员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天,可没想到事发会如此突然。就连几位和官家一直在提前做准备的大人们也是惊诧不已,这次的突然爆发,打乱了他们的许多计划。不过此时他们也顾不上什么计划不计划的了,灾祸已经到脸上了。

    许多未曾经历过战事的官员甚至有些两股战战,心神不宁。

    “回官家,臣以为我们应当从长计议,比如先派出使团出使辽国....”

    某个不配拥有名字的保守派官员还未曾说完就被官家冷视一眼:

    “闭嘴,现在朕要知道的是怎么打,而不是怎么求饶!谁再敢多言直接拖出去!”

    看着突然霸气侧漏的赵祯,许多朝臣眼中有些恍惚,面前的老人脊背好像突然就挺立了起来,像是苍老昂起了硕大的头颅,俯瞰着人间。

    有些看不清局势的大臣还想要继续再说些什么,就被站在最前方的韩章堵死了路:

    “官家威武,老臣认为当战则战,敌人铁蹄在即,一切求和者,阻挠者,皆当驱逐!”

    英国公也是出声:

    “官家,老臣认为,贼人有兵戈,吾亦有刀枪!打便是了。!”

    文官三巨头,武官双国公。

    三个大相公里韩章开口应战,武将两个国公府里,英国公和越国公向来都是强硬的主战派!反倒是一旁低头漠然不语的杨景文杨大相公好似睡着了一般。是以大家都将目光移向了魏术大相公,这个开国就是文臣封国公的魏家最有名之人!

    魏术的年龄实际上比韩章和杨景文都要大一些,早年间巡视天下税务之事过于劳累,是以烙下了病根,年龄大了就多病,常常告假在家。可从未有人敢小瞧于他。

    一个文官中唯一的国公!一个卧病在家都将韩章和杨景文都压制的人谁敢小瞧。

    这位老的已经有些不像样子的老人缓缓睁开浑浊的眼睛,语气轻柔而又无比坚定的说:

    “我这老头子尚能上战场!”而后便不再言语。

    这些子多数大佬们都发话了,一些保守派官员就是再不满也得捏着鼻子认了!

    乔叶看着君臣几人的决心心头也是有些痛快,总算愿意去试试不跪的模样了!

    “好,好,好。几位爱卿的话深得真心,威风不减当年啊。那我们又该如何去打!”赵祯也是有些忧愁,仗是一定要打的,但打仗不是说干就干的小事,怎么去打还是要有个章程的。

    “官家,户部和工部三日之内必定能拿出足够的粮草,兵部也会在三日之内配齐马匹甲胄等军备,这些后勤上的事情都不是问题。关键是要谁带领去打,带领着多少兵马去打。”韩章不愧是老臣持重,直接就把后勤问题给包办了。

    听到韩章问题的官家也是有些头疼,后勤问题算是解决了,可由谁来领兵呢,谁来做这个主心骨呢?他目光扫视了全场的勋贵武将,和他对视后大多数勋贵们都低下了头,赵祯深深的叹了口气,这些勋贵们早就丧失了他们祖上的血勇,一个个已经迷失在了权财富贵中了。

    赵祯的心中不断的盘算衡量:乔家那个小子倒是有点才能,可资历经验差的太远,又从未有过大规模作战的经历,当个冲锋陷阵的偏将还行。靖忠侯程升倒是沉稳,可威望不足啊。可惜了宁远侯顾偃开那家伙了,如果他在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想来想去也就两位老国公可以,可越国公身体已经不支持他长途跋涉了,而英老国公前不久刚刚出去巡兵一场,他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去开口。

    文官清流倒是层出不穷,武将勋贵青黄不接啊!老祖宗,您说这到底是对还是错啊!

    乔叶看着久久沉默无人发言的大殿,无奈摇头苦笑。他倒是敢开口,可他也知道是不可能将这个重任给他的,他太过于年轻了,又没有参与过跟辽军大规模作战的经验,平日里的事情可能会有人信服,可现如今没有证明过自己的他是绝望无可能统领大军出征的。不过先锋军的位置倒是可以去抢一下子。

    对于乔叶而言,虽然此次战争的来袭让他措手不及,可他却并未有所害怕,反而是心中升起来了无限的豪情。

    就让这次成为我扬名的第一战!

    此战,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