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下川 » 第八十七章 回乡勘矿

第八十七章 回乡勘矿

    回到青冈坡村后,李义山一刻未停,带着郑林民向村子背后的石山走去。

    青冈坡村背后的这面山叫驼峰山,东西绵延近百公里,因为面向青冈坡村的这一面是山之阳面,上面零星的生长着柏树、柳树、沙棘、黄刺等不太高的植物、灌木和杂草,山的另一面则生长着连片的天然林。

    当李义山和郑林民穿过村子向山上走时,山路及两边的荒坡上不时可见零星或成堆的朽石头,这种石头就是李义山在德阳川升石英建材有限公司见到的那种原矿石。李义山正要向郑林民介绍,郑林民已向小路边丢弃的一堆灰黄相间的朽石头走过去。

    和李义山在德阳川升石英建材有限公司见到那一堆石头时的表现一样,郑林民对小路边的这些石头也是又闻又摸又抱,还拿出一块小一点的石头又捏又砸。最后很肯定的对李义山说道:“李大夫,这些石头就是石英石原矿石,至于石英含量能不能达标,咱们拿几块石头回去,化验后可知。”

    听了郑林民的话,李义山心上的那块石头才落了地。看来,自己的判断不错。就说道:“郑主任,真正的石英石原矿石就在前面那座山下,几乎整座山全是这种石头,咱俩到前面再看看。”

    二人来到驼峰山脚下,见之前在路上见到的那种朽石头丢弃的遍地皆是,东一堆,西一片。

    这个地方是青冈坡村群众盖房搞建设时,拉石头、背石头的场所,有用民用炸药炸石头的,有用钢钎撬石头的,有用铁锤砸石头的,反正只要挖下石块就行。

    被群众开挖下来的石块并不是全部都能用,他们只将其中坚硬的、能形成石面的、大小适中的石块拉走,其它超过开挖下来一半的石头都不能用,就弃在原地,形成了现在这个场面。

    郑林民被挡在面前的这座陡峭大山所震撼。仰望堙没在云端的山巅,一会儿就头晕眼花。几近垂直的悬崖峭壁让人望而生畏,感觉附着在其上的动植物随时会掉下来。

    德阳也有大山,但山势平缓,植被茂密,人和动物行走在山上有种安全感。而这驼峰山上人迹罕至,连鸟也不敢拉屎吧!如果将德阳的山比喻成一位坐着的巨人,那么这驼峰山就是一位站着的巨人,而安南州东部的千里草原就是一位躺着的巨人。

    郑林民在山脚下忙碌着。他一会儿将一块石头抬起,掂着重量;一会儿在石头上抠下一点石渣搓着;一会儿将一块石头砸开,观察着里面部分的形态和颜色。时而惊讶,时而紧皱眉头,时而陷入沉思。

    郑林民这样忙碌了好大一阵,对站在一边像等待判决书般的李义山说道:“李大夫,从外观和石纹结构看,这些石英石的二氧化硅含量应该不低。走,咱俩到前面去看看。”

    二人沿着山脚一直向东走去,走了七八公里,始终是这种岩石裸露的地貌。在行走过程中,郑林民捡了十几块石头,全部放入李义山随身背着的背篼里。郑林民又在自己野外作业的样品袋子里装了三四块石头,二人满载而归。

    7天后,郑林民用BET监测方法化验出结果。

    驼峰山的石英石原矿是一种坚硬、耐磨、化学性能稳定的硅酸盐矿物,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含量达96·38%,石英砂颜色为乳白色,硬度为7,性能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油脂光泽,密度为2·70,堆积密度为1·63,其化学、热学和机械性能具有明显的异向性,不溶于酸,微溶于氢氧化钾溶液,熔点达1755度。

    郑林民告诉李义山,驼峰山石英石原矿石的主要技术指标,完全符合制造石英石材所需石英砂的标准,好多技术参数还超过了国标行业。驼峰山上的石头完全可以作为生产加工石英石材的原料。

    李义山高兴得几乎跳出来,将说四川话的郑林民当做自己媳妇柳飞云般紧紧抱住,又亲又啃。

    之后几天,李义山又陪着郑林民初步确定了石英石生产加工厂厂址,就定在村子东头去驼峰山坡脚的一片平缓荒坡上。这里距离驼峰山脚4公里,距离青冈坡村1·5公里,荒坡不远处有水流,架设农电线路方便。将这处地方距离村子和驼峰山脚的小路适当加宽,就可通行兰拖,便于运输,吞吐原材料和石英石建材成品均极为便利。

    郑林民又为李义山绘制了一张石英石材生产加工厂图纸和一本建厂资料。他告诉李义山,如果在此建厂,就按此图施工。至于生产加工设备的安装调试,当有厂家技术人员前来指导。

    做完这些,郑林民此行的使命就完成了。李义山又陪郑林民去曲林县城转了两天,就跟着郑林民再次赴川。

    李义山这次去四川,不是下川卖药,而是直赴DY市订购生产加工石英石材设备。这套设备在上官清韵的矿山设备经销部就有。

    李义山此行主要是与上官清韵洽谈石英石材加工设备购销事宜,他要将这一摊子事情委托上官清韵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