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下川 » 第八十二章 偏方治耳

第八十二章 偏方治耳

    李义山刚在主人家豪华的花梨木沙发上坐下,一个30多岁的女子已为他端来一杯竹叶青茶,又端上来几盘糕点和果盘。男子介绍,这是他媳妇郑亚丽。这位仪态端庄的夫人向李义山打过招呼,就去外面忙乎了。

    男子说他名叫邱子雄,在德阳搞石材,任德阳川升石英建材有限公司经理,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德阳矿山工作,已在那里搞了十几年石英建材。

    由于石英生产车间噪音大,粉尘多,大约在6年前,邱子雄开始耳朵发痒,时不时耳鸣。有一次重感冒,耳侧疼痛,感觉耳孔有点堵,听声音不太清晰。邱子雄想,这可能是感冒引起的,就未在意。感冒过后,其它症状都消失了,唯独耳内还在疼痛,耳鸣次数增多,早上起床后有些眩晕。后来出现耳后肿胀,耳孔里有脓液流出,听声辩声有些模糊。

    邱子雄觉着不对劲,就去DY市医院诊治,经过耳镜检查,CT扫描,大夫说是化脓性中耳炎,用硼酸水清洗了耳朵,开了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邱子雄使用后,症状减轻了。

    两个月后,邱子雄耳朵里又往外流脓,伴有耳朵疼痛,吃饭时嗓子也疼痛。邱子雄又连续使用滴耳液,服用牛黄解毒片、湿毒清胶囊等药物,半月后,症状慢慢消退。

    由于邱子雄大部分时间在石英建材车间工作,耳朵没有离开噪音、杂音的刺激环境,一个多月后,他的中耳炎又犯了。这次犯病,除了耳朵流脓,头痛,眩晕等症状外,还出现全身发烧,体温最高达到39·5度,邱子雄处于间接性的半昏迷状态。

    同事们将他送进DY市医院住院治疗,一周后病情稳定,大夫说要手术治疗。邱子雄了解到手术治疗也不可能根除中耳炎,会殃及大脑,且术后有可能复发的情况后,不同意做手术。大夫又给他开了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胶囊、V钾片等口服药,与滴耳液同时使用。

    2年前,邱子雄又赴CD市耳鼻喉专科医院诊治,治疗情况与DY市医院差不多。回来后邱子雄就这样反复使用抗生素药和滴液,中耳炎也反复发作,并且经常发低烧,断断续续达6年之久,始终没有根治。

    听完邱子雄陈述,李义山知道这是一例陈年的、顽固性的慢性中耳炎,必须综合施策,内外猛攻,才能达到根除目的。

    李义山有治疗耳朵流脓的偏方,他在去年下川时还治愈过一位这样的病人,并且他在这位病人所在的武侯区呆了3个月,未见此人耳病复发,他对治疗此疾很有信心。

    从刚才邱子雄的描述中知道,他所患为慢性中耳炎。李义山现在唯一吃不准的是,耳朵流脓是不是慢性中耳炎?如果二者可以划等号,他的偏方就照样能治愈慢性中耳炎。

    想到这里,李义山为邱子雄把脉,在他耳侧按压,捣顿一番后,李义山说道:“邱经理,你的中耳炎病我采用祛痰利湿,活血化瘀,解毒排脓,滋阴降火的方法可以治愈。为了见效快,我当用猛药攻克,你一定要有耐性。”

    邱子雄听到这位藏医能治他的病,兴奋地说道:“只要能治愈我的耳病,什么样的药我都能服用,时间再长我也能忍受,你给我用药把!”

    李义山打开行囊,将袋子里药物全部取出来,从这剩下的30多种草药里选取苍耳子、麻黄等23味中药物,混合在一起,又平均分成29份,各装在纸袋里。李义山让邱子雄每天服用一付,一日3次,水煎服。并嘱咐他,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烟酒。

    邱子雄立即安排郑亚丽熬药。

    这剂草药是李义山依照行囊里剩下的药材配制的,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祛痰利湿的功效。虽然对治疗耳朵流脓有一定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李义山的目的是借此将行囊里的药材处理掉,获取钱财。

    真正根治邱子雄耳朵流脓的药是一剂偏方,李义山接着为其炮制。

    李义山从药袋里抓出一大把黄连,又抓出一大把黄芩,取出两块白矾,一同倒在坩埚里,研成粉末。又将经常在药摊上当做招牌摆放的一泡熊胆取出,将胆汁全部倒入粉末里搅拌,然后将这一疙瘩泥状物放在砂锅里,用微火煎熬。熬干后,放置阴凉处备用。

    接着,李义山用硼酸水将邱子雄两耳洗干净,用挖耳勺将药粉分数次送进耳内。

    李义山用白纸卷了一支细细的小纸筒,将之前用挖耳勺送进耳内的药粉轻轻吹进耳朵深处,再用药棉塞住耳孔。这算完成了一次用药。

    根据以往经验,这样一天一次,连续用药7天,即可治愈耳疾。

    邱子雄对李义山的这种治疗办法感到新奇,特别是看到这位藏医在药方里使用了冬虫夏草、熊胆等名贵药材,更增加了他的信心。

    其实,李义山药摊上的虫草,是用玉米面和白干草合成的,只不过烤熟后在虫草水里浸泡过。他长期在药摊上摆放的这泡熊胆为猪苦胆,但也完全不是。它是李义山在用完了熊胆胆汁后,在空皮的熊胆胆囊里倒入了猪苦胆胆汁,显得很饱满。因为熊胆胆囊是真的,就是让行家观察,让工商局专门人员检测,也会认定这泡熊胆是真的。

    在农村上,治疗耳朵流脓的偏方里,所需原料就是猪苦胆。李义山将猪胆汁置入熊胆囊内,又长时间摆放,二者已融为一体。用换汤不换药的这泡熊胆治疗耳疾,除了增加药物疗效外,更是能将猪胆卖成熊胆价。这正是李义山的高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