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下川 » 第三十六章 杏林父子

第三十六章 杏林父子

    周世泰出生于1970年2月。和青冈坡村的普通农户一样,周世泰出生时,正直举国上下一片红的时代。青冈坡村的群众正在开展“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全国人民学解放军”活动。曲林县东坪公社一位名叫冯国庆的革委会副主任调集指挥青冈坡、上湾、阳坡、贡达四村群众,在青冈坡村大搞水平梯田,每天前来会战修梯田的四村群众达2400多人。

    大会战期间,四村群众自带干粮,每天从早上7:00时开始干活,中午在工地吃饭稍息,下午6:00时收工。过年不休工,必须苦战三天。在不到两年时间里,为青冈坡村的三沟五梁二坡修建了3100多亩旱地梯田,使该村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与其他农户唯一不同的是,青冈坡村在响应毛主席“把医疗卫生的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时,初小毕业的周克同被冯国庆看中,向东坪公社推荐周克同为青冈坡村的赤脚医生。东坪公社举荐周克同先去曲林县医院培训半年,之后,周克同回青冈坡村当上了赤脚医生

    周克同非常喜爱医疗卫生事业,在培训期间,就跟着县医院大夫,虚心学习了内科、普外科、妇科、儿科、妇产科等所有医疗知识,参与过许多手术治疗过程,对关键技术和细节他都牢记于心,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周克同对省上统一发给农村赤脚医生的几本医书,诸如《赤脚医生教材》、《中药方剂学》、《诊疗常规》、《华佗神方》、《针灸歌括一百首》、《中药学概论》、《当地中草药选编》、《中医儿科治验录》、《针灸临床取穴图解》、《新医疗法汇编》、《寿世保元》等,几乎每天阅读,深刻领会,有好几本书周克同背诵的滚瓜烂熟,并应用于对病人的治疗。对治疗效果不佳的方子和病例,周克同多次去县医院向资深大夫征询请教,直至治愈病人方罢。

    就这样几年下来,周克同不仅医好了许多农牧民患者,也熟练掌握了多方面的临床医术,在青冈坡村和方圆村寨小有名气。附近群众知道青冈坡村有位“周大夫”,却不知其名。外村和外地患者来青冈坡村求医,只要提出“周大夫”,村民们都会将病人带到村医周克同家。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曲林县农牧村医疗设施不健全,医疗条件简陋,青冈坡村缺医少药,大夫缺,兽医更少。随着周克同妙手回春的医术叫响,村子里的牛、马、骡、羊、猪等牲口不吃食或卧倒不起时,村民们也牵来牲口让周克同诊治。这周克同也不嫌麻烦,把牲口当做人一样诊断治疗,敲打肚皮,撬嘴扩肛,观察粪便。然后叫来帮手,或强制灌药,或大剂量注射药剂。这样折腾三五天,牲口的病也被他治好了。

    去村上农家串门时,周克同不仅喜欢带着儿子周世泰,也时常带着一把手术刀,他会捎带着把劁猪、骟马、傓羊等牲口的绝育手术做掉,解决了许多农家为牲畜发情而引出的小烦恼,同时也满足了周世泰的口福。因为周克同为牲畜清净六根时,不需要任何报酬,只要从牲口身上切下的那东西。他会将切除的两块牲畜睾丸用牛皮纸包住,外面糊上一层泥巴,丢到主人家火盆的柴火灰里,等火灰烘干了泥巴,用木棍敲开干热的泥球,里面的两颗肉已蒸烤熟。周克同就用这两颗肉慰劳跟随自己的儿子。因为周世泰从小就享受这一额外的营养待遇,他长大后,不仅身板硬朗,强壮有力,而且聪颖灵动,记忆超群。

    在周克同当赤脚医生的近10年时间里,他既为群众治病,也为牲口疗疾;即为大人看病,也为孩童诊疗;即为男人把脉,也为女人接诊;既接生婴儿,也帮牲畜产崽。周克同因此成为青冈坡一带济世苍生的活菩萨。

    从小跟随父亲走村串户的周世泰,在享受牲畜身上最好吃的美味时,也耳濡目染,将劁猪、骟马、傓羊等技术含量并不高的手艺学会了。周世泰上小学四年级时,已能娴熟地为牲畜做绝育手术了。

    1981年9月,在青冈坡小学毕业的周世泰来到东坪乡旧庄学校读初中。他一面读书,一面在周末或假期跟随父亲行医。到1984年初中毕业,考入安南卫生学校时,周世泰对一些常见病的诊治已较精准了。

    在安南卫校读书时,周世泰所学专业是中藏医学。在安南卫校学习三年毕业后,1987年9月,周世泰又考入西阳中医药大学安南分院,主攻藏医药学。这期间,周世泰系统学习了中藏医药理论知识,在假期回家接诊患者时,将自己所学运用于临床诊治,使他在诊断和治疗病情方面,方法和手段更多,特别是在内科和妇科的诊治上,已远远超过了父亲。

    1990年7月,周世泰在西阳中医药大学安南分院毕业后,分配到安南藏医药研究所工作。在藏研所工作期间,周世泰主要钻研藏药方剂。他根据五行学说,在研究各种藏药原料配伍制剂的同时,遍访牧区民间藏医和一些藏传佛教寺院的医者,收集了许多藏医妙方。周世泰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在各种藏药成分的用量和配伍上又进行了改进,研制出一系列藏药方子。

    1992年,周克同受几名外省患者之邀,要去四川、云南下川游医,他在老家的诊所无人看管,就让周世泰替他在青冈坡便民诊所坐诊一年。周世泰在安南藏研所请了长假,替父亲在老家接管诊所。

    周世泰当时的诊疗水平早已远远超过了父亲,特别是他用藏药方子治愈了好几名大医院也没辙的疑难杂症和长年老病患者,一时名声大震,方圆几十里外的干部群众都慕名前来青冈坡便民诊所看病。

    转眼一年时间就过去了,1993年春节时父亲未回家。周世泰无奈,只得回到安南藏研所续假。一方面,青冈坡及附近村寨群众的健康离不开他,许多男女长幼患者需要周世泰诊疗;另一方面,青冈坡便民诊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周世泰粗略算了一下,这一年来,自己坐诊、出诊、卖药,诊所一年的医疗收入达166300元,这可比自己在藏研所上班,每月发不到300元的工资强多了。

    周世泰整整一年时间不上班,还在外面为自己捞外快,已令安南藏研所领导很恼火。见周世泰又来续假,所领导根本不同意。周世泰犹豫着在藏研所忐忑不安地呆了一个月,老家里的人及一些患者,或来电、或来信、或捎话,要周世泰回家料理诊所,为患者救急。周世泰无奈,只好学孔子见阳货的做法,趁藏研所领导不在办公室,而其办公室门敞开时,悄悄进去给所长办公室里放下一条青冈坡群众腌制的腊肉猪腿和一张请假条,告罪回家。

    1993年9月,又在老家坐诊半年时间的周世泰接到藏研所一位知心同事的信件,信中说,藏研所已将周世泰长期不上班之事反映到安南州人事局,要求人事局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周世泰,并将周世泰在假期满后,仍然没有上班,擅自离去所扣下的6个月工资,上缴到人事局。安南州人事局一位领导找周世泰谈话,要按规定处理。

    正当周世泰万般无奈之际,一次偶然机会,周世泰与几位曲林县老乡聚会,得到当时正在安南州发改委挂职的曲林县坪下乡党委副书记高淑兰的指点:停薪留职,下海经商。这样既保住了公职,又可经营诊所挣钱。因为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鼓励工作人员领办企业,停薪留职搞三产。周世泰就找了点关系,在安南州人事局办了停薪留职手续,回家经营青冈坡便民诊所。

    周世泰停薪留职后,又在青冈坡便民诊所坐诊一年半时间,至1995年春节前两天,父亲周克同终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