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下川 » 第二十二章 巧治胃病

第二十二章 巧治胃病

    李义山和杨三娃来到杨福堂家里,杨福堂一家四口人正在吃早点。

    李义山看到这位个头和杨三娃差不多的老胃病哥哥脸色黝黑,身体消瘦,坐在小木凳上慢慢喝着稀饭,不时用筷子夹一口榨菜吃。因为之前杨三娃已和哥哥沟通好,李义山与杨福堂说了几句客套话,没有征询一句病况,就自行搬来一个小靠背椅子,坐在杨福堂旁边,为其把脉。

    也就三分钟时间,李义山就准确的诊断出杨福堂所患为:胃底糜烂性胃炎。

    本来没有抱多大希望的杨福堂,见这位藏医仅为他双手把脉,就诊断清楚了自己的病根,立即肃然起敬,恳请李义山为他根治老胃病。

    李义山之前在青冈坡村向便民诊所的周克同大夫咨询过一些常见胃病的治法,将一剂治疗老胃病的处方印记在脑子里。在这几年下川过程中他多次应用于患者,有的见效,有的无果。当然,他也与本村其他下川者时常交流下川疗疾心得,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此刻李义山听了杨福堂的恳求,就故意卖弄着说道:“杨哥所患的胃底糜烂性胃炎是由于不注意饮食,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太多导致的胃底胃粘膜严重创伤,糜烂,出血,大面积烧伤的一种病变。加之你长期服用某些抗生素药物,损伤了胃粘膜屏障,引起溃疡,表现为饭后饱胀,反酸,隔气,无规律性腹痛,消化不良,大便黑色,胃脘灼痛,有时会发生呕血。”

    见李义山对自己的病症和发病原因说的头头是道,有根有据,杨福堂更加心悦诚服,立即吩咐媳妇为李神医泡茶、炒菜、烫酒,李义山也就心安理得的在杨福堂家住下来。

    李义山先给杨福堂用大黄、芒硝、番泻叶等几样中药配伍,各取少量置入瓷罐,让杨福堂媳妇煨熬。午饭后,杨福堂喝下多半碗熬好的汤药。下午4:00时,杨福堂跑到茅厕拉肚子,拉出黑色稀便。下午5:30时,正坐在小凳上与李义山拉家常的杨福堂又忍不住跑向茅厕,拉出黑稠汤便。晚7:00时,杨福堂又坚持不住跑向厕所。之后,躺在床上睡着了。

    李义山在杨福堂每次拉肚子后,都要询问大便的颜色、稀稠情况。根据杨福堂的描述,李义山知道病人肠胃里多年的沉积物还没有清除干净,就让杨福堂媳妇将药罐煨在火边继续熬。

    半夜11:30时,一觉睡醒的杨福堂喊饿,李义山让其吃了一个馒头,又将多半碗汤药服下。

    这碗药喝下,杨福堂再没有安稳过。在半夜至第二天早上8:00时,病人又先后去了4趟茅厕,拉出的几乎都是水便,水便颜色也由黑变紫,由紫变黄。每次便后,李义山都嘱咐病人喝一碗白开水,以便补充水分和清洗肠胃。

    望着躺在床上精疲力竭,被拉肚子折磨得没有一点力气,浑身好像散架一般的杨福堂,李义山明白,病人肠胃里的陈积物已彻底清除掉。

    李义山让杨福堂停止服药,待杨福堂拉肚子止住后,李义山让病人吃一碗白米饭,接着又泡了2粒藏药洁白丸,让杨福堂服下。

    杨福堂服药一会儿,感觉肚子里特别舒服,虽然浑身无力,但以前的饱胀、隔气、腹痛等症状消失了。下午6:00时,李义山让病人正常吃饭后,又口服2粒洁白丸。

    第二天,杨福堂已慢慢恢复体力,肠胃里感觉很舒畅。李义山就行囊里的草药,为病人配制了一剂方药,主要成分是香附、白术、黄连等26味草药。李义山将这些草药混合后,平均分成15份,分别装在纸袋里,让杨福堂水煎服,每日1袋,一日3次,饭前服用。

    由于李大夫的治疗初步见效,杨福堂对这剂草药很有信心,就悉心熬药服用,三天后,精神状态完全恢复,饭量也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