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关云长 » 第35章 都兰

第35章 都兰

    昆健都粘忐忑不安地来到关羽帐中,低眉俯首,都没敢看帐中的妹子一眼,跪拜道:“小人见过关公。”他仰慕汉朝,汉话说得很流利。

    关羽伸手将他搀起,态度很温和,道:“都是自家人,无需多礼。”引他坐在距离方榻最近的一把胡椅上。

    昆健都兰捧上热奶,昆健都粘小心接过。

    关羽问道:“屯中勇士可还乖顺?”

    昆健都粘忙道:“都很听话,都觉得比以前在且渠吾帐下要好得多。”

    其实他只是名义主将,麾下两个都伯郑朴和郭伯都是勇士,得了关羽嘱咐,对昆健都粘保持面子上的尊重即可,练兵还是要靠两人。

    不过两个步弓队中胡人占了一多半,昆健都粘的作用还是有的。

    关羽点头道:“那就好。你作为都伯,要多下到底层去关心勇士,与他们打成一片,万不可高高在上,傲气凌人。”

    昆健都粘恭声答应。

    关羽对这个大舅子既满意也不满意。保安营五百多人,胡人占了一半以上,必须在高层有个代表,但这个屯长又很关键,能力太强的胡人出任,存在不可控的风险。都粘性情软弱,好控制。从这个角度很适合。

    然而,关羽对诸将的提拔都是出于能力和军功,都粘两者都不沾,却身居高位,有破坏规制的嫌疑。

    从这几天的情况来看,都粘非常配合,没有表现出丝毫抵触。他的日子比在且渠吾治下好太多。

    关羽觉得需要对他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多加训导,不求多出色,起码得合格。

    昆健都粘今年十七岁,是投鹿部上一任渠帅昆健句呼之子。

    两年前,且渠吾发动政变,杀昆健句呼,忠于句呼的胡人拥都粘逃出,负隅顽抗。

    今论氏、纳渠氏、蒲兰氏等望姓生怕内斗烈度太高,死伤太多,造成部落整体实力大降,便联合向且渠吾施压。

    且渠吾迫于压力,加以都粘性格懦弱,料无报仇的能力,遂与反抗者盟誓,留都粘性命,对之前反抗者也既往不咎。

    先前,都粘之母早死,句呼续娶蒲兰氏之女蒲兰黎,生一女,取名都兰。

    蒲兰黎是投鹿部有名的美人,且渠吾垂涎已久,杀句呼后便直接将她抢走。

    这两年间,且渠吾东征西讨,吞并支伽胡等部落,率部众迁移至水草肥美的走马水,威望大涨。

    在对外征战中,且渠吾使用各种手段,大肆剪除都粘的羽翼。

    且渠吾作为领袖,为大家带来了利益,诸大姓便对他迫害昆健旧部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若非蒲兰黎以柔克刚,多次在且渠吾面前为都粘求情,都粘早就死于意外。

    且渠吾除了霸占蒲兰黎外,还对蒲兰黎为昆健句呼所生之女昆健都兰起了心思。后者因年龄幼小,又有蒲兰黎竭力保护,才幸免此劫。

    卜律投关羽后,受到重用。关羽见他骑射娴熟,在牧奴中也有声望,便将他提拔为都伯,辖五十骑。

    卜律感激涕零,至少表面如此。

    有野心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自量力的野心。

    杨沛评价卜律“身为下贱、心比天高”,然能正视自己,是个人物。

    关羽对这等人,向来敢于使用。王方不就是此类人么?

    王方凶恶跋扈,最开始只是佩服关羽勇武,并未归心。如今相处数月,见识到关羽的神勇、公正以及在义从军中越来越高的威信,已心悦诚服。

    王方不仅在公众场合对关羽俯首帖耳,在私下也将关羽奉若神明。

    他自认为关羽之下第一人,除了关羽,谁都不服。

    时势造英雄。

    王方在董卓旧部中算不得一流人物,论能力是不如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人的,但在关羽麾下屡战屡胜,自信上升,武力及统兵能力都是水涨船高,现在已不弱于李郭等人。

    谁说平庸就不能成长?

    王方在从庸将向猛将进化。

    谁说奴隶就不能心怀壮志?

    卜律就是个有志向的奴隶。

    关羽不来,他作为奴隶跟随且渠吾征战,冲杀在第一线,可能会立功受赏、脱离奴籍,也可能时运不济、死在某座城池之下。

    当丘荣找牧奴谈话时,卜律主动出击,与丘荣一拍即合,甘愿当托,抓住了机会。

    杀今论曲鹿、脱出奴隶身份后,卜律主动向关羽献计:“且渠吾亲信及大姓贵人已被杀光,阻挡关公掌握投鹿部的障碍已被扫除干净。

    但胡人对关公虽然畏惧,并没有太多亲近之意。

    前任渠帅之女昆健都兰,年纪虽幼,却天性善良,不论是对普通牧民还是牧奴,都有恩惠。

    大家对她的处境,一直心怀同情。

    若关公将她娶了,并好好待她,必然有助于胡众归心。”

    这计居然与丘荣不谋而合。

    对卜律所说昆健都兰之事,关羽没有盲信,派了丘荣、刘密去多方打听。

    丘荣等回来报告,情况确如卜律所言,竭力劝说关羽纳昆健都兰。

    关羽让丘荣去问昆健都兰之母蒲兰黎的意见。

    蒲兰黎没有丝毫犹豫,一口答应婚事,但要求公开操办。

    杨沛、丘荣都赞同,认为可以借喜气冲一冲战时及战后弥漫的血腥气。

    一番繁琐且热闹的流程下来,关羽帐中便又多了个秀美少女。胡人也多了些归属感——这神武如天人的关公,成了族人的女婿,那就是自己人啊,现在无非是换了个渠帅而已。

    昆健都兰美则美矣,可太过幼小,关羽只能将她当做女儿或妹子来养。

    昆健都兰才脱狼巢,又入虎穴,稚嫩娇美的脸蛋上秀眉紧锁、两靥含愁,只有加倍小心,抢着承担服侍洗漱、煮奶备饭的工作,以免触怒这个宛如魔神般的人物,给自己、母亲及兄长带来杀身之祸。

    关羽纳昆健都兰走的是胡人习俗,昆健都兰说不上是关羽的正妻,但毕竟也是公开纳迎。后者地位怎么看都高于顿珠拉秀和顿珠拉雅姐妹。

    顿珠姐妹对昆健都兰抢去服侍关羽的工作,不敢明面反对,唯有在夜间自己能做的事务上加倍卖力。

    每到夜间对昆健都兰都是一个煎熬。

    并州天气变化莫测,白天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夜间开始天气尚好,莺声婉转,燕语呢喃,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很快就大雨倾盆,打在帐篷上噼啪作响。行人若是携手赶路,甚至三人同行,脚下便全是泥泞,箍住人足,抬起落下,滋滋不绝,只有或伸长脖子,或左右摇头,发出十分难过的叹息。

    帐外的声响,透过捂着耳朵的双手,无孔不入,钻进耳膜深处,直达脑海。

    都兰扯过被子蒙住头,柔弱的双手无意识地乱动。

    不知过了多久,帐外暴雨平息。

    都兰出了一层薄汗,无力地伸展开身体,如一朵柔弱的花朵,潮红,娇媚。

    正是:帘外雨潺潺,春思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何处,一晌贪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