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灼灼昭华 » 第169章 五大世家(二)

第169章 五大世家(二)

    江家主医药,以此为生,却也以此为善。

    据说,江家有族训,素日里不损家族根基的情况下,需尽己所能地救助贫困伤患,形势危急之际,需以大义为先。

    但,江家行善,却不盲目行善,对于一些假病之名骗取医药或相关资助之人,一经发现,其所在家族,三年内江家不接诊、不赠药。

    江家是这南方最大的医药世家,单凭这一条,就让无数人不敢欺上门。

    毕竟,谁没个头疼脑热的,即便有其他医者可求,可禁不住江家妙手无数,对疑难杂症也有一定的缓解、治疗之力。

    若是得罪了江家,族中又恰好有人患重症,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因而,庆阳中人极有默契,素日里江家施药也是按照规矩排队领取,鲜少有上门闹事者。

    “江家精通医药,可对外经营药膳?”

    “有。庆阳城中便有一处江家所设的药膳堂,除了一些温补滋润的药膳,也可到江家医馆问诊开出适合个人情况的药膳方,再到药膳堂食用。”

    “药膳堂就不怕他人伪造药方,造人栽赃诬陷。”

    “自是不惧的。”

    “哦?”

    “江家医馆所开药方,一式两份,均会加盖医馆私章,外人极难仿造。

    若以此药方到药膳堂订做药膳,药膳堂会核对药方,无误方才接单。”

    江家此举,倒是杜绝了一些隐患。

    “那吕家呢?”

    听了许久,秋华对吕家的关注度还是未散去。

    管家犹豫了片刻,即便一闪即逝,秋华还是留意到了。

    “怎么,不好说?”

    “也不是。按理说,能称为五大世家,与其他家的差距虽有,但也不会太过悬殊,可这吕家,却有些特殊。”

    “说说看。”

    “吕家传承亦有百年,族中根基不浅,但新一代中的可造之材却没有一人。”

    “没有一人?”

    “吕家难道是一脉单传?”

    可昭宸曾言吕家有旁系,按理家族人数该不会少才是,难道偌大的家族,竟无人一人能扶得起?

    “吕家枝叶庞大,分主家与旁系,算一算,下一代也有数十人之多,不算尚稚嫩的,成年者也有十几人。

    可吕家这一辈,学业有成者少,目光长远者少,反而安于享乐者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并无能延续家业者。”

    “吕家长辈可是溺爱孩子?”

    “吕家自诩名门望族,不能让外人看轻,因而,每个月给族中子弟发放的银钱都是一般富户不敢想象的数目。

    这点银钱,动不了吕家根基,却让孩子养成了奢靡的消费状态。

    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倚仗家族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且衣食无忧,生活自在,又有谁愿意下苦力去钻研呢。”

    “吕家长辈就无人察觉不对?”

    “吕家现任的当家人有些主见,可等发现时,为时已晚,习惯已成,再难更改。”

    “既是有主见,为何不提前预防?”

    “少夫人不知,吕家主当年便是从诸兄弟的斗争中胜出的,因而,对子弟之事并不多插手,坚持胜者为王,只有胜出的一方才能继承整个家族的基业。”

    “放养。”

    “准确地说,是放任,直至今日,再想管教已是无力回天。

    因此,吕家虽是世家,底蕴还在,可地位却远远不及其他家族。”

    “后继无人,家族荣光难续。”

    “正是。”

    “吕家在庆阳的风评如何?”

    “不好也不坏。普通人敬而远之,有交际者也是对其谨慎结交。”

    “吕家的主业是?”

    “经商。而且与您舅家是竞争对手。”

    “商业竞争,总是难免的,别私底下算计就行。古家,也是五大世家之一?”

    赵管家有些诧异,难道秋夫人从未对女儿提过外家的家世地位?

    实际上,作为古家女儿,古悦这些年自然也是带儿女回过古家的,只是,古家人向来低调,并不以世家自称。

    多年的教养,让古悦不会刻意去宣扬古家的荣耀,因而,秋华与舅家的感情虽然很好,却鲜少了解到古家在庆阳城中的地位。

    “是的。古家处事速来低调,人口简单,处事周全,素有儒商之称,古夫人也是大家出身,与庆阳各家夫人关系都不错。”

    秋华颔首,对于古家,秋华素来亲近,至于舅舅的人品,秋华也是信得过的,反而没什么好担忧的。

    若她想要知道更多古家的信息,直接问母亲就是,无需和别人打探。

    “说说傅家吧。”

    “傅家是书香世家,家中子弟多从事科研、文教,庆阳城中,无人不敬重。傅闵先生便是傅家当今家主之子。”

    “傅先生?”

    “是的。傅家还有一个令世人称道的家规,傅家族人,无论男女,只娶一妻,只嫁一夫。

    因而,傅家人轻易不许婚,一旦许婚,便须信守承诺,一生伴一人。”

    秋华不由好奇:“若是夫妻婚后性格不合,协商分离,也不许?”

    “这,自有此规以来,还未听说过傅家夫妻不睦而闹分离,老奴也不知道会如何。”

    “若果真如此,傅家这书香之家可谓是名副其实。”

    “可不是嘛,这庆阳城中,即便是普通百姓,说起傅家,谁不说一句好。”

    “傅家可有限制族人的发展方向,难道都是族人自选的?还都偏爱科研、文教?”

    “并未听说过傅家主对后辈有此类要求,如今看来,傅家子弟都是依着兴趣选的方向。”

    “既然他们都送上了拜帖,宜早不宜迟,如今离婚宴也有近半月,再推辞便说不过去了,我准备挑个时间见见各家夫人。这时间上,赵管家可有建议。”

    赵管家作为下人,平日里是不会逾越为主子做主的,可这事总督有过交代,他还真得说上几句。

    “少夫人,老爷说,您若是想了解庆阳各家的情况,三天后庆阳四大书院年末举办的考核赛便是最好的机会。

    至于各家当家夫人,赛后再办个宴会见上一见,也就差不多了。”

    “考核赛?”

    “少夫人入学时间尚浅,想必不知,但考核赛的通知最迟今日应当便会下达给各院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