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巫觋通神 » 第四十五章 山溪亭

第四十五章 山溪亭

    因为没有其他线索,今天苏景行和李云山回到执玉司时难得还早,不过戌正。

    他们先跟着巫充言到马厩还了马,又来钺阙大堂,听巫充言接下来的安排。

    这时大家都散值回家,堂中没几个人,但他们却见到了巫侍厉。

    在之前的调查中,他们得知失踪的背山里货郎刘二每月会去山溪亭赶集返货,巫充言便将巫侍厉派去调查情况。

    山溪亭属于临县群丰县,地处大山深处,比木桥里和背山里更加偏僻,从谷林乡过去,直线距离其实不远,但需要翻过大山,山路危险难行。

    从群丰县过去会稍微好一点,却也好不了多少,仍要翻山越岭,还要绕远路。

    “幸苦了。”巫充言笑着对巫侍厉道,“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回来,只比你们略早一些。”巫侍厉说,“我调查得细致,多耽搁了些时间,因此才回来得晚了。”

    巫充言道:“先坐下说。”

    待大家在巫充言的隔间里坐下,他又问巫侍厉,“山溪亭那边怎么样?”

    巫侍厉说起自己这几天的经历:“是这样……”

    两天前他从云和城出发,经由木桥里翻过大山,沿着山路,来到了群丰县黑松乡山溪亭的上坎里。这是山溪亭距离高亭最近的一个里。

    他找来上坎里的里正,表示要询问里人关于货郎刘二的事,让他协助。

    上坎里其实并不属于云和城管辖,但云和城执玉司的规模大,权力也大,统管洛国西南部各执玉司分部,别说是临县,就是去了临郡,当地官署也得配合。

    上坎里的里正虽不清楚这些,不过对他来说,不论来自哪个县,执玉司的巫者们都是大人物,他们的命令哪敢不从。

    上坎里和木桥里隔着大山,相互间虽然偶有往来,但因山路难行,往来并不频繁,消息传递十分缓慢。因此巫侍厉去的时候,背山里出事的消息还没有传到上坎里来。

    上坎里的里正从巫侍厉口中得知后,吓了一大跳,当即召集里人询问,并连连保证让里人们一定配合。

    上坎里人对于刘二都是认识的,他每月都会来参加山溪亭的集市,带着高亭那边的东西来在集市上卖,再从集市上买东西回高亭去卖。

    集市在上午,背山里过来山溪亭要一天多,刘二必须在外住一晚。山溪亭位于深山中,山间虫蚁众多,还有野兽出没,若是露宿野外,夜间十分危险。

    因此刘二都会在赶集的前一天来到上坎里,找里正花几个圜钱在没人的房子里住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出发去山溪亭亭部。

    洛国对于人员流动管控得并不十分严格,除非遇上关卡,大多数乡亭里都不会检查过路人的铭和传,尤其刘二这种常来的,大家都熟悉了。

    至于刘二的弟弟刘四,大家都没有见过,只听他说起过。刘四年纪不大,刘二顶多就带着他在高亭贩货。

    去山溪亭的山路偏僻危险,有的山路是直接在山壁上开凿出来的,一尺多宽的路,一边是陡峭的石壁,一边是万丈悬崖,刘二可不敢带着弟弟来。

    里人们告诉巫侍厉,刘二在这个月十二日那天才来过。山溪亭赶集的时间是每月逢三,即每月三日,十三日和二十三日,刘二通常都是十二日到上坎里,第二天参加十三日的集市。

    因刘二常来,上坎里的里人们有时会托他帮忙在集市上带些东西,他都十分痛快。

    十三日那天早上,便有几名里人托刘二从集市上买点东西回来。刘二当时满口答应,挑着担子出发了。

    但过了小半天,他又匆匆回来了,向众人道歉说是没有去赶集,而是临时有急事,要回背山里。

    巫侍厉追问几名里人:“刘二当时可说了有什么事?”

    但那几名里人都摇头表示不清楚,只记得刘二显得很急,脸上却并无愁色,应该不是什么坏事。

    听巫侍厉讲到这里,巫充言沉吟着说:“照上坎里里人所说,十三日那天刘二本打算去山溪亭的集市,可能在路上出了什么事,导致他没有按照原本的计划去山溪亭,而是仓促折返了。”

    苏景行说:“上次在高亭,王求盗和负责烧饭的亭卒黑伯,都曾提起在十五日下午晡食前见到刘二去找张三郎。

    “刘二十三日早上从上坎里出发往回走,到背山里也要十四日了。接着十五日就去了高亭亭部。而背山里出事是在,呃应该在,十六日。从路程和时间上看,中间基本没有时间去别的地方。

    “十三日那天必然发生了什么,与背山里一案很大有关!”

    “你说的这些我当然早就想到了。”巫侍厉不以为意地对苏景行道,“我当时便认为刘二的行为十分古怪,于是随即就去了山溪亭亭部。”

    山溪亭的亭部不大,约摸只有几十户人家,山溪亭就位于亭部中央。巫侍厉走进亭中,表明身份,说出来意,亭中几人都十分惊诧。

    山溪亭众人都认识刘二,且印象还不错。

    山溪亭的亭长道:“这刘二有时会来赶集,每次来都带些小东西过来卖,听说是谷林乡来的。下吏给女儿买过一对头花,她很是喜欢。”

    一个亭卒说:“谷林乡比黑松乡大,又是云和城下面的,好东西可多了。小人们有时也会托他从谷林乡那边带东西过来。”

    云和城是洛国西南重镇,经济发达,占地广阔,群丰县自然是比不上的,连带的,云和城下辖的各个乡亭里都比群丰县下辖的乡亭里更发达富裕些。

    巫侍厉问起十三日赶集:“那天早上刘二有来过吗?”

    求盗说:“没有。小人们还奇怪呢,以往他都是每月十三日这天来的,就那天没来。”

    巫侍厉又问:“你们那天有在附近见过他吗?”

    亭佐说:“不曾见过。那天小人当值,早上就出去周边巡查,若刘二来过,小人应该能看见。”

    其余亭卒也摇头道:“小人们也没见过他。”

    显然,让刘二改变主意,临时决定回家的事是发生在上坎里到山溪亭这一段路上。

    于是巫侍厉仔细搜查了这段路沿途,并向附近的民人询问。

    尽管上坎里归山溪亭管辖,但从上坎里到山溪亭亭部仍有很长一段路程,只有一条山道可以通行。

    而山路两边都是茫茫的深山老林,古木参天,不见人烟,沿途也没有其他乡里,无法从民人口中了解情况。

    巫侍厉搜查了两天,也没在山道附近发现可疑的迹象。

    “我推测,应该是刘二在路上遇到了赤狱的人,无意中撞见或是听到了什么,得知了他们的秘密,于是慌忙离开。

    “回到背山里他后仍觉得不安,于是第二天去到高亭,将这件事告诉作为乡亭求盗的张三郎,或许是想要向他寻求帮助。

    “但没想到,赤狱的人发现了他,追到了背山里。因怕秘密泄露,赤狱干脆把整个背山里的人都献祭了异神。

    “张三郎因为刘二说的事情回去,也被赤狱的人杀害,当作了祭祀异神的主祭品。”

    巫充言沉吟道:“确实有可能。”

    巫侍厉的推测听起来似乎很合理,但苏景行却觉得有些说不通。

    “若是刘二真的撞破赤狱的秘密并将其告诉张三郎,事关重大,张三郎必然会上报高亭。但高亭众人根本不知道这件事。

    “而且刘二既然已经将事情告诉了张三郎,又为什么非要张三郎第二天回背山里一趟呢?”

    巫侍厉反驳道:“张三郎没有上报或许是刘二没有说清楚,他不能确定。至于张三郎回背山里,”

    他皱眉看了看苏景行,“你怎么能这么武断地认定是刘二让他回去的呢。我认为是张三郎因为不放心或者想了解更多情况,才主动回的背山里。”

    巫充言也微微点头,对苏景行道:“我们现在确实不能确定张三郎为什么会临时决定回背山里。”

    “但……”苏景行忽然意识到,自己因为梦中附身张三郎,从其残留的记忆中得知是刘二让他回去的。但在实际调查中,他们只了解到张三郎是在刘二去高亭后决定第二天回背山里,却不清楚张三郎为什么会做这个决定。

    这一点他没法向巫充言他们解释,只好把嘴边的话咽了下去,心里却明白这其中应该另有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