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巫觋通神 » 第二十二章 主祭品

第二十二章 主祭品

    旁边已经完成占卜,正手持刻刀在卜骨上刻写卜辞的李云山留意到苏景行这边的动静,转头一看,顿时吃了一惊:“这是怎么回事!”

    若是正式行卜,卜骨裂开可绝不是什么好兆象。苏景行连忙解释:“还未行卜,只是不小心弄坏了卜骨。”

    李云山这才松了口气:“吓我一跳。”又催促道,“你还未想好卜问什么吗?我连卜辞都要刻写完毕了。”

    苏景行探头一看,见李云山在卜骨正面的兆圻附近已经刻上了一行小字:“丙辰四月二十卜,云山,贞其策试,嘉?占曰,敏而好学,大吉。一。”

    卜辞通常由叙辞,命辞,占辞,兆辞,验辞,序数六部分组成。

    “丙辰四月二十卜,云山,”便是叙辞,写明了占卜的年月日和占卜者。

    “贞其策试,嘉?”是命辞,是卜问的内容,询问策试的结果,是不是好?

    “占曰:敏而好学,大吉。”是占辞,既占卜的结果,是占卜者通过解读兆圻进行的判断和预测,可以是具体的内容,也可以直接引用兆辞。兆辞是对兆圻的基本解读,有固定的词句,如“吉”,“不吉”等。李云山占辞中的“大吉”便是引用兆辞。

    “一。”是序数,可以刻写也可以不刻写,可以先于卜辞刻写,也可以与卜辞一同刻写。有些事情可能需要多次占卜,有些卜骨也可以反复使用。序数便是用以表明灼骨见兆的次序。

    至于验辞,则是日后事情是否应验,进行的追记。李云山卜问的是测试结果,就要等到测试之后,知道结果,才能追刻上验辞。

    这条卜辞翻译过来就是:丙辰年四月二十日,云山进行占卜,问自己的策试结果好不好?占卜结果显示,云山敏而好学,结果非常好,大吉。

    苏景行看过了李云山的卜辞,又回头再看他卜骨上的圻纹:“这个兆圻,对应的兆辞似乎不是‘大吉’,而是‘吉’吧?”

    李云山说:“这个……咳咳,之前大巫不都说了吗,兆圻解读不能太生搬硬套,只看圻纹走向,我这是根据灵性感应和实际情况出发,来进行的解读。”

    苏景行看着他挑了挑眉:“那‘敏而好学’,又是怎么解读出来的?”

    “咳咳咳,作为占卜者,我与卜骨,以及这个问题之间有灵性感应,能得到更多也更清楚启示。这个,咳咳,便是我心有所感,得到的启示。”

    “原来如此,”苏景行微笑,语带双关道,“看来占卜者确实能看到其他人都看不到的东西。”

    李云山又咳咳两声,只当做没听见,用笔在书案上的朱砂中沾了沾,往卜辞上填色。

    苏景行也不再打趣他,虽说刚才不算行卜,但卜骨裂开也难免让自己心里有些不舒服,与李云山玩笑几句后,心情倒是放松了些。

    苏景行平复了一下心情,凝神静气,然后拿起另一块卜骨,将点燃的荆条从火盆中取出,用以灼烧卜骨背面的钻凿之处,放空心神,感悟天地。

    行卜时,贞问的内容要清晰,并不一定要在口中念出,而是心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确切的指向,若信息错误或者太过模糊,便无法占卜成功。

    苏景行想着梦中的背山里和从张廷掾那里听来的消息,默念着:前去背山里查探的巫者和乡吏一行是否顺利?

    细长的荆条冒着淡淡的烟气,小小的跳动的火苗在纵横有序的钻凿处缓缓经过。

    苏景行的灵性与卜骨的灵性逐渐融合在一起,变得更加活跃。

    他感到周围的一切开始变得飘忽,大堂中景象和声音虽然依然存在,却如水面上荡开的涟漪,层层扭曲,慢慢远去。他知道,自己这是来到了灵性的世界——灵境中。

    他模模糊糊有些明悟,像是从遥远的虚无中传来,又像是来自他身边,却说不出清楚,再一细想,顷刻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丝感叹。

    当日许灵犀醒灵感应时说过的话浮现在脑海,他方才明白那种似有似无,似实似幻的玄妙感受。

    但此时他灵性激昂,神思空明,融入天地,只有碎片般零散的想法,很难思考记忆。这一点感叹随即便被抛到脑后,就像那些模糊的感悟一样,消散无踪。

    忽然,苏景行心中一动,生出某种感应,似乎与去到背山里的巫者和乡吏们建立了微妙的联系。

    随着他心中低低的问询,恍惚之间,那些巫者和乡吏的情况,隔着重重时间空间,已经化作点点信息,向他缓缓飘来。

    苏景行的灵性感应到了这些信息的到来,波动着如同触角般延伸出去。

    然而,就在他的灵性触碰到那缥缈的信息的那一刹那,他听到了“咔——”的破碎声,分明是极为轻微,落在他的脑中却如雷鸣山崩,震得他灵性动荡,摇摇欲坠。

    紧接着,一丝浓郁而强大的,令他感到压抑窒息的气息自那些信息背后显现,忽然朝他迎面扑来!

    苏景行当即警铃大作,想要停止占卜,阻断灵性。

    但这丝气息并无形体,也非实质,不存于现世,而是在灵境之中,仅仅一个念头一缕思绪便能转瞬而至。

    尽管苏景行已经及时察觉并作出应对,却仍是太迟太慢。那气息顺着由占卜建立的灵性连接竟是锁定了他,如同跗骨之蛆,无法摆脱。更诡异的是,那气息虽然只有微弱的一丝,在他看来,却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又如巍峨山峦,压得他难以动弹。

    苏景行之前并未遇到过这种情况,对此却并非一无所知,这很可能是强大存在隔着无数时空投来的一丝神念!

    这一丝神念并非是特意关注,也不是有心查看,其实就算苏景行的占卜触碰到那位强大存在,也不过像是一滴水滴入大海,根本激不起丝毫浪花,不会引起那位强大存在的丝毫注意。

    但是,强大存在的灵性浩瀚,感知入微,哪怕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也知道得清清楚楚。而这“知道”便能直接锁定苏景行,甚至在他身上留下印记!

    苏景行心思如电,几乎瞬间就想明白这些。可惜没有任何用处,在灵境中,他已根本无处可逃,只能又惊又惧地任由那丝气息如冰冷的绳索般裹住自己。

    就在这时,一道明亮的银色光华不知从何处猛地窜出,迅速扑向那丝气息。

    那道银光中夹着一抹幽蓝,虽然看不清楚,但行动迅猛,形态矫捷,犹如一头威猛的巨兽。那诡异阴冷的气息一遇上银光,便仿若日出后的雾气,一触即散,消失无踪。

    苏景行浑身一颤,周围扭曲恍惚的景象和声音也随之恢复,变得清楚真实。

    “——嚓。”

    再次听到刚才那破碎的声响,他下意识低头,只见蜘蛛网般的裂纹在卜骨上蔓延。下一刻,他手上一轻,卜骨已裂成碎片纷纷落下。

    大凶之兆!

    卜骨碎裂,预示着所占卜的事情极其凶险。

    苏景行看着火盆中红色的火苗跳跃着卷住灰白的卜骨,心情有些沉重。

    若说第一次占卜时,卜骨裂开,他还会以为是意外,这时却绝不会这么想了。很显然,这两次占卜,皆是大凶!

    他第一次占卜时因为只是随意的想法,所以仅仅触动灵性,有所征兆,第二次是正式占卜,便引来了那强大存在的气息。

    背山里的问题显然很严重,涉及到强大存在甚至是异神,去查探的巫者和乡吏很可能已经遇上了不测。

    “景行,你……”李云山见苏景行占卜完了,正要打听两句,却见他手中拿着卜骨碎片,再一看火盆里,脸色顿时一变,“这是……?”

    和苏景行一样,李云山也想到了刚才的情况。两次占卜都卜骨碎裂,必是大凶之兆无疑。

    大凶之兆并不常见,若只是卜问一些琐事,结果就算不好,因为其影响不大,也顶多是“不吉”“不用”等兆辞圻纹,但若是出现“凶”或者“大凶”,所卜问的事绝不会是小事,而且定然会造成严重后果。

    李云山既是惊讶又不免担心,苏景行究竟占卜了什么,竟会得到“大凶”的兆象。

    前座的许灵犀转过头来,低声问:“怎么了?”

    她离两人近,正好卜完一卦,听见两人说话,似乎出了什么事情,便好奇询问。

    苏景行面色沉凝:“刚才我灼骨行卜,所得的兆圻……”

    “大凶!”此时许灵犀也注意到了火盆中的卜骨碎片,大吃一惊,随即拧起眉头,却没有追问苏景行卜问的内容,而是安慰道,“就算是大凶之兆,但既能显兆事先获得启示,便多了一分准备,并非全然不能避免。不过,我曾在书中看过,有的大凶之兆因所卜问的事情太过凶险,会波及行卜的巫者,造成反噬。”

    她眼中透出担忧:“你卜问时,灵性可有感应到什么反常或是危险?”

    苏景行想到那诡异可怖的气息,以及那如同猛兽般带着幽蓝的银光,顿了顿,才道:“确实遇上了危险,不过已经没事了。”

    然而,灵性感应中的危险确实已经离去,冥冥之中,他却感到自己与背山里之间多出了无法言明的牵绊,就好像有一条条无形的线,将他与背山里联系在一起,让他难以判断之后的影响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