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希止传说 » 第三十五章 举人老爷

第三十五章 举人老爷

    乡试后休息了两日,与同窗话别后,罗一就立即赶回去了。他虽然做了万全准备,但人才济济,自己无才名,考前也未如别人般传唱才名,故而此次希望不是很大,即已考过,就不再多想。在赶回逻叶城的路上来回复盘了此次答卷,回去也好与她讨论。

    一部分人考完也如罗一一般就离开了,但大部分还是选择留下来等待一月后放榜。

    在罗一赶回去的路上,杨巨源准备启程赶往京城国子学了。还未想到解决之法,逻叶城的本地富户们便商量出了对策,大家每家出人或出钱,轮流每旬到杨家帮衬,杨巨源接受了这个建议,但坚决拒绝了大家的路资,走之前,还专门去了趟宋府拜见,当然没见到宋老先生,只是管家招待,客套几句便离开了。在众乡邻的祝福中,杨巨源背着行囊带着荐信踏上了去往大卫最高学府京城国子学。

    当罗一满含期待地回到逻叶城小院,推开门,见到一个小男孩从自己先前的房中出来,两人大眼瞪小眼,此时他终于意识到,原来自己是可以被替代的啊!早该想到的,她是璞玉,如星辰般闪耀,自己是什么呢?

    “大哥哥,你找谁?”见他盯着自己也不说话,回头冲厨房喊,“海大叔,有人找。”

    安海探头一看,见是罗一又缩回去,道:“这是你罗一师哥,小然,去帮你师哥打水洗漱,等会儿就开饭了”,不过两息,安海又探出头来道:“你怎不回自己院子去?快回去洗漱,等会儿过来吃饭。”

    “哦,我,我忘了……钥匙放哪儿了”

    “你原先屋里的书架上第二格”

    “哦”罗一进屋拿了钥匙,又出门了,留下挠头的肖然,他怎么觉得这个师哥不高兴呢!肖然转头看看房间,再看看已经看不见身影的大门,是不是他住了师哥的屋子,惹他不高兴了?

    肖然到厨房帮忙烧火,又看了看安海,终于还是开口:“海大叔,我想明天下学回家去,看看我爹回来没,还有,院子里种了点菜,好些日子没浇水了,别干死喽”。

    “后天就休沐了,后天再回吧,你爹要是回来肯定先进城来找你的”,雾气蒸腾中安海瞅了眼肖然,笑了笑。

    肖然这几个月的不间断地坚持与刻苦让安海再次动了恻隐之心,当得知他爹出远门几天才回时,安海就不让肖然回城外住了。

    “小然,去巷子口看看你先生回来没,再去前面那个巷子第三家,叫你师哥过来吃饭”“哎,好咧”……

    下学后,李希言去了趟铁匠铺,在一路的左邻右舍的招呼声中走到巷子口,前面一大一小两人正在说话,确切地说小的在说,大的板着脸,不知说了什么大的嘴角终于扯了扯给了一丝笑,见到人影,罗一瞬间笑逐颜开,小的随着视线望过来,也笑开了紧随大的后面走过来。

    “我回来了”“你考得如何?”两人同时开口。

    “先回吧,晚点儿再说”,李希言点头,三人前后往家去。

    这顿晚饭在沉默中结束,肖然抢着洗碗收拾,安海自去忙碌。

    李希言开口:“你接下来如何打算?”

    “我打算去游学一年,回来后再习学一年,之后再考一次”。

    “你……如何确定此次不中?”

    “此次主考是翰林院韩仲温,听闻他喜好才名俱佳者,我……”

    “你也说了听闻,有些事传闻只是传闻。韩仲温在翰林院待诏厅9年了,此次下来主考乡试,还来了北地,必有因由,故而你也未必全无希望”。

    “是,不管此次是否考中,一还是打算去游学。倘若侥幸得中,来年开春的会试我也不打算参加,否则真要成为众矢之的了!”

    “嗯,既如此,你休息两日,趁着中榜名单还未传回来,抓紧回书院去与众先生同窗话别,也好避开放榜消息。”

    “……”这意思是我一定能中吗?她为何如此笃定?“好”。

    也好,他一直奉行低调、隐身的原则,默默做自己该做的事。此次确实没想能中,那就表现得更真实谦逊一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游学改选到哪里呢?

    正想着,听见对面人说:“你就沿官道一路往京城而后再沿东运河回转吧,巨源出发也有一月了,再过半月也该到京城了,你到了就去看看他,也好一解他思乡之情”。

    “好”

    “回去休息吧,明日早点过来,要准备一些吃食,也好路上带着。”

    “好”

    安海进来看向正翻书的李希言,“公子,您觉得他这次乡试能中吗”?

    “尽人事听天命吧”李希言淡淡道,“他尽力就好,世人皆以为韩仲温比较推崇有才名之人,但实际上他更喜爱有真才实学且不慕名之人”。

    “那倘若真的中了,对他来说不一定是好事……书院里那么多人,与他同年的都已经考了两三次了,他这……”

    “别担心,他能应对好”……

    又过了一旬有余,乡试榜单终于传回了青州府。青州府出了3个举人,一个是周家二郎周向晚,一个是逻叶城罗一,另一个是府学助教,胡子花白,孙子都快考童生试了。光州府出了6个举人,三才书院除罗一外还有2人,府学3人。

    三才书院确实炸了锅,3个举人是意料之中,但罗一却在他们意料之外。既然罗一榜上有名,那必定有其他人之前在意料之内但现在却名落孙山了。大部分人都觉得罗一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走运而已。但也太幸运了,才入学两年有余竟一次考过乡试,这,这真是让人意难平啊。更过分的是人家并未觉得自己能考中,还非常谦逊地来书院与众人辞行去游学增长见识,言说待两年后再战,何其气人啊!奈何他们有气也没处发!

    青州府官衙专门派了3人骑着高头大马,一路敲锣报喜进了逻叶城,结果罗一不在家,只有一个老仆接待。安海客气谦逊地招呼众人,给了大大的红包,并一桌曲家食肆的席面。安海在曲家食肆订了三天的流水席,左右乡邻皆可进去同贺。

    逻叶城整个县城的人都在讨论新晋的举人,所有人都异常激动,举人老爷啊,这是逻叶城近百年来第一个举人老爷啊。不熟的人羡慕,熟悉的人骄傲,曾经有过结亲意愿的乡绅富户此时更是捶胸顿足,怎当时不坚持结亲呢,放走了这么个金龟婿。

    而逻叶城的代理县令也正与幕僚可惜自己没有女儿,无法捆绑这位举人啊,听说那位李先生为人清冷孤傲,不太好结交,一直是身边的老仆处理外物与人事。他虽为代理县令,但怎么说自己也是国子学贡生,习学5年又待招2年才外放主簿,现下自己堂堂一县令,嗯暂代只是暂时的,怎么也不会去与一个秀才结交。您莫不是忘了自己也是秀才,受了家族荫恩才入了国子学的。

    要是李希言知道幕僚的心理活动,一定会否定他的,他不是忘了,他是心虚。

    有许多如县令这样的受举监、荫监、例监、供监的国子学学生,他们没机会参加乡试得举人名,只得5年修习结业外放为地方吏员,或是与全国举人一起参加会试,有幸榜上有名便可入六部或外放为官。而这位代理县令就是直接结业外放的吏员,不是官员,机缘巧合下原县令升迁他才领了暂代县令之职。

    与此同时,青州府的另一个举人周向晚,现在是众星捧月。整个府城的豪绅大族都派了人出面参加周府的宴席,府学的先生、同窗都来一一道贺。

    而周向晚却并不怎么高兴,见过众人后返回了自己的院子。

    “二公子,打听清楚了,罗一考完就回了逻叶城,之后回了趟书院,之后就不知去向。只知道去游学了,但还没打听出来去了何方,小的继续打探。”

    “嗯,下去吧”他一个乞儿,得幸被人收养,有何资格与自己并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