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献计曹操开始争霸 » 第五十五章:这天下始终是我刘家的!

第五十五章:这天下始终是我刘家的!

    对于曹操表现出的热情,刘风心中感慨万千。

    这个名垂千古的枭雄,似乎是真的,把自己当成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帮手。

    不管在任何场合,都会把他刘风,放在一个非常尊荣的地位。

    用尽了各种手段,来拉拢他。

    可惜。

    刘风跟曹操可以合作,却没办法为他卖命。

    这不光是家仇未报的问题。

    此时的曹操,或许还不知道,他以后会让儿子,夺了汉家天下。

    只是有一个朦胧的,想要争霸的念头。

    但刘风知道的很清楚。

    只要历史发展到了那一步,曹操终归是会走上那条,逼汉帝禅位的路。

    汉家天下,姓刘。

    刘风还没有大度到,可以将天下拱手相让。

    打个比方。

    家里一个富亲戚死了,留下的房子和财产,自己也有一份继承权。就算是并不想要他的房子和财产,也没道理送给不相干的人。

    这汉家天下,实际上刘风是有继承权的。

    就算是他再不想做皇帝,这也终归是他刘家的天下。

    曹操不可染指!

    这就是他跟曹操之间,最大的分歧所在。

    在曹操没有去想那个至尊之位之前,刘风跟曹操,还是可以很好的相处。

    就如眼下。

    曹操如此热情相迎。

    刘风自然也是笑脸相对。

    “曹公,我也就是恰好碰上了而已。”

    “这一仗打赢,以后曹公的威名,当不在公孙瓒、袁绍之下!”

    不就是商业互吹嘛,当谁不会似的。

    曹操明显也很吃这一套,开心得嘴都合不拢。

    双方见面,唯一不高兴的人,大概就是陈宫了。

    在这种喜庆的氛围下,他仍然要跳出来,刷一下存在感。

    “哼,不过是侥幸。”

    “你大军都没了,只活下来这么一点人,命也真够大的。”

    陈宫说话很直接,他没有必要给刘风面子。

    刘风只带着白虎团的一百多号人,在陈宫的眼里,就是大军覆灭后,侥幸逃命的一群人。

    刘风也懒得跟他解释。

    自己的人有多少,都在哪,也没有必要对陈宫说。

    倒是曹操,听到陈宫的话之后,也被陈宫的猜测,给带进了沟里。

    “刘先生,你的四千大军,真的只剩下这么点人?”

    “如果是这样,刘先生的牺牲,实在是太大了。”

    “这一仗,你的功劳第一。”

    “等一会儿去了刺史府,我立刻就上表朝廷,举荐你做兖州长史!”

    长史是个很有意思的官职。

    有时可以是纯粹的幕僚,有时也可以是州或者郡的实权人物。

    像公孙瓒,就曾是幽州长史。但却掌握着幽州的实际军权。

    反正一句话,这个官位,可大可小,能屈能伸。

    曹操的一番好意,刘风也没推辞。

    刘风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正式一点的官职。

    自己要安身立命,还是身上有个官职,说起来也好显得正式一点。

    不然,跟各地的那些土匪流寇,有什么本质区别?

    长史官不大,但已经够用。

    “那就多谢曹公了!”

    这个时候,鲍信回来,拜见曹操。

    他从黄昏时,就出城协助曹操作战,一直打到现在半夜时分。

    杀得非常惨烈,看他身上破了好几个口子的皮甲,就知道了。

    鲍信浑身染血,不可谓不尽力。

    但实际上,却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就很悲凉。

    “曹公,昌邑人日盼夜盼,可总算把你给盼来了。”

    “这是兖州牧官印,我一直贴身保存。现在就把它献给曹公!”

    鲍信拿着一枚鸡蛋大小的官印,双手献给曹操。

    这就有些刻意营造的仪式感了。

    曹操接过兖州牧印,激动地捧在手里,反复端详。

    此次出兵,曹操几乎是连家底,一起带过来了。

    中间还差点感觉要玩完。

    这一仗要是败了,曹操可就是把老底,都赔个精光。

    冒这么大的风险,赌上全部的家当,为的不就是这么一小块官印?

    现在,可算是到手了。

    “鲍将军辛苦!”

    “对了,给你介绍一下。”

    “这位是刘风,刘先生,神机妙算,善于把握战局。刚才,就是他突然杀出,才为我们创造了胜机。”

    “这位陈宫,是随军谋士。”

    其实,鲍信不光跟刘风认识,跟陈宫也认识。

    最早要扶曹操,坐上兖州牧位子的计划,就是陈宫跟鲍信一起商议的。

    然后陈宫,又把这个消息,带回去给曹操。

    可曹操刚也不知道在想什么,竟然把这一茬给忘了。

    就像介绍一个陌生人一样,把陈宫又介绍了一遍。

    更尴尬的是,介绍刘风的时候,用了那么多的形容词。还顺带把功绩,拿出来专门说。

    到了陈宫,一句随军谋士带过。

    这前后的落差,让陈宫郁闷地吐血。

    鲍信也很难啊。

    他又不好直接驳曹操的面子,说他们都认识。

    也不能装作刚认识的样子,跟两人打陌生的招呼。

    一度尴尬到冷场。

    倒是刘风。

    主动站出来,化解了这场尴尬。

    “鲍将军,我们已经很熟了。”

    “这些天驻扎在昌邑城中,还要多亏了鲍将军给准备的营地和军粮。”

    这是事实。

    现在拿出来感谢一下,也是应该。

    鲍信见刘风帮他圆场,不知为何,心里却弥漫着一股酸劲。

    这刘风真的是天之骄子吗?

    挖走了他的大将于禁不说。

    之前在城里,一副看戏的样子,似乎完全没打算出城支援。

    谁知道刘风是什么时候出来的?

    反正没打两下,居然就让他找到黄巾软肋,破了战场困局!

    除了好命,鲍信已经找不到别的词,来形容刘风了。

    “刘先生,你的大军呢?”

    “该不会还留在城里,在休养吧?”

    心里酸的人,往往就会下意识地,说出这种酸的话。

    曹操都听出不对劲了。

    “怎么?刘先生还有大军在这?”

    刘风笑了笑。

    自己是真难啊!

    做人太优秀,就总是会让一些人,心理不平衡。

    不过鲍信这种,已经算很不错了。不像陈宫是纯酸,他毕竟是在自己手中,吃了不小的亏。

    肚子里有点怨气,也能理解。

    “我怕黄巾趁虚攻城,让我麾下部队,出北门去扰乱黄巾。”

    “现在他们,应该还在跟黄巾厮杀。”

    这话无疑证实了,刘风手下还有一支部队。

    陈宫之前的猜测,纯属恶意推测。

    这个消息,又让曹操吃了一惊。

    刘风的部队,不就是那支四千人的流民吗?

    那种队伍,也能打个仗?

    而且,居然到现在这一步了,还没死光?

    不仅如此,听刘风的意思,他们还能反过来,压着黄巾打?

    这就离谱了吧?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