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开业 » 第06章 龙兴寺高僧指点

第06章 龙兴寺高僧指点

    八年前的一个中秋之夜,缘灯禅师将广济喊来,神色淡然地说道:“我的尘缘未了,但终究要面临分别,今晚以后就由你来担任本寺的主持,弘扬佛法吧。除此之外,我还有一桩心事没有了结,也就交你来完成吧。”

    说完,缘灯禅师指着案头一个锦盒和一根褐色的齐眉棍说道:“盒中装有《舆地兵法》、《浑天棍法》两本书,凝聚了为师毕生心血。这根浑天棍是昆仑山赤龙木所制,坚硬无比。你要好好保管这两件物品,八年后的仲春时节,必有一位姓赵的施主,从洛阳而来,他便是此书与此棍的有缘人。到时你将这两件物品交给他,并留他在舍中钻研,一百日后方可下山北去。此事万万不可有半点差池。切记,切记!”

    广济大师讲完这段故事,离开座椅,从柜中取出黄绸布包裹的锦盒和浑天棍,递给赵匡胤:“施主,这便是先师留给你的书册和浑天棍。”

    “天下之大,人海茫茫,在下未必就是缘灯禅师所指的有缘人,大师还是慎重为好。”赵匡胤郑重其事地劝道。

    “阿弥陀佛,除了施主,还有谁能受此重托?善哉,善哉!”

    见广济大师执意如此,赵匡胤只好说了声“愧受”,接过浑天棍和锦盒,对广济大师作了个揖道:“大师既说我是有缘之人,在下也就不再推辞,就收下这份厚礼了。只是在下家中还有母亲和弟妹,又与两位兄弟有约在先,恐怕不能留在寺内研习了!”

    广济大师微微一笑道:“缘灯禅师留下遗言,让你务必留在寺中参习一百日,方可下山!况且一切自有天意,施主不必挂怀,请安心留在本寺潜心研习吧。”

    赵匡胤低头一想,也许这是个奇遇也说不定,便点头答应了。广济大师早已为赵匡胤收拾好一间幽静客房。当天晚上,赵匡胤就在灯下仔细研究那两册书。那浑天棍法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主要是以“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复衍生六十四卦”的易理创成的,倒是《舆地兵法》,看似平常,其实暗藏玄机,颇让他感到困惑。赵匡胤一直看到很晚,才昏昏睡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赵匡胤就被一阵喝彩声惊醒。睁开惺忪的睡眼,朝窗外一望,只见七八个年轻僧人,正围着一个精壮男子看打拳。看到精彩之处,便发出一阵阵喝彩。那男子虎背熊腰,气势如虹,一拳一脚都带着一股雷霆般的威猛,透着一股浓重的杀气。赵匡胤看了,不禁黯然心惊,神情骇然。

    赵匡胤从小习武,却从未见过如此威猛的拳法,不由涌起一股争强好胜之心。他取出混天棍,走了出来,摆个架势,运气于胸,耍舞开来。赵匡胤这套棍法是祖传的游龙棍法,一共三十六式,讲究的是以气驭棍,棍随意行,他自小演练,早就烂熟于心。练武的僧人一看,纷纷围过来,一齐喝彩。赵匡胤心里一阵得意,更是将棍子舞得如车轮般飞转。一瞥眼,看到广济大师也正站在人群中观看,嘴角微笑,似乎有轻藐之意。赵匡胤收式定神,走上前道:“让大师见笑了,我随意舞了一通棍法,还望大师能够指点!”

    广济笑了笑,小声说道:“你这套棍法,只是好看罢了。若是临阵对敌,重在实用,招式繁复,反成累赘!况且棍随意动,虽然潇洒,但无章法,必有破绽。”

    赵匡胤心高气傲,心里自然不服。广济大师一笑,从旁边僧人手里,拿过一根普通木棍,对赵匡胤道:“施主若是不信,尽管放手来攻,看看如何。”

    赵匡胤豪兴陡起,高声说道“大师,得罪了!”随即挥棍便劈去。广济大师身形未动,只是举棍微微一带,赵匡胤就觉得自己棍中的力,猛然间卸去了大半,心中一急,又连忙横扫,可是又被广济大师轻松化解。赵匡胤暗自心折,猛然收棍,倒地便拜:“大师棍法精妙,我自愧不如,还请大师多多指教!”

    “阿弥陀佛!施主快快请起!施主只要将浑天棍法勤加苦练,自是受益不尽!”

    赵匡胤这才知道浑天棍法果然精妙非常,从此便安心在龙兴寺住了下来。白天在广济大师的指导下练习棍法,有时抽空向打拳的僧人们学几路拳法,晚上就在灯下细细研读那本《舆地兵法》,日子倒也过得极快。

    天气一天天热了起来,不知不觉赵匡胤已在龙兴寺住了将近三个月。这段日子里,他的功夫大大提高,对《舆地兵法》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对广济大师和其他众多僧人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一百天的期限终于到了,广济大师在大殿为赵匡胤饯行,两个弟子弘忍和觉慧在一旁侍立。

    赵匡胤从内心深处希望广济大师答应让弟子觉慧和自己一起下山。从第一眼看到觉慧起,赵匡胤就觉得和他特别投缘,在龙兴寺的这段日子里,每天都是觉慧来给他送水送饭。觉慧长得眉清目秀,平日里话虽不多,心思却极为细密,这一点和自己的弟弟匡义很像。

    弟弟赵匡义打小就是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不愿意和小伙伴们玩闹,却整天窝在家里遍览群书典籍,一副喜怒哀乐不形于色的样子。有时候连赵匡胤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贫僧以茶代酒为施主饯行。施主当以天下苍生为念,造福万民。此外,佛门引人为善,普度众生,日后还希望施主慈悲为怀。阿弥陀佛!”

    赵匡胤听了,有点茫然不解。广济大师的话总是蕴涵着深奥的玄机,叫人摸不着头脑,他也不便深究。他刚想开口说觉慧的事,却听到广济大师唤了一声:“觉慧,你过来!”

    觉慧慢慢走上前道:“弟子在。”

    “你不是很想下山去见见世面,开开眼界吗?为师答应你,让你去尘世中历经一些磨难。”看到觉慧的脸上露出又惊又喜的表情,广济大师从柜子中拿出一把剑和一个小皮囊,交给他说:“觉慧,你带着这把宝剑和这数十支燕镖,跟随施主下山。等天下大定之日,即刻回山,不得眷恋世俗浮华,你可记住了?”

    觉慧不解的问道:“师傅,弟子记住了!可是何时才是天下大定之日呢?”

    广济大师笑了笑,说道:“无须多问,自有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