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大时代1999 » 第三十六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六章 风起云涌

    陈青懒散的躺在自己的床上,无聊的翻着自己的手机。

    年关刚过,陈青昨天才和自己老爹送完财神,几天一直懒懒散散的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

    2000年的时候,刚刚流行起了互相发拜年短信的风潮。

    【在这快乐分享的时刻,思念好友的时刻,温馨甜蜜的时刻,祝你春节新年快乐,佳节如意!】

    这是李静给他发的。

    当然,也有些不正经的。

    【不许动,举起手来!认识的站在左边,不认识的站在右边,想笑的站在中间。说你呢,快放下手机,双手抱头靠墙站好,仔细给我听着:祝你过年好!】

    这是张明远那货给他发的,也不知道他是哪来的手机。

    应该是他老爹的。

    年后陈青去张明远家做客的时候偶然听张妈妈十分意外提到了这事,她也没想到自家爱人忽然变得开朗活泼了许多,竟然会给别人发这种俏皮的拜年短信了。

    是的,查岗这种事情从2000年就开始了。

    夫妻之间哪里有什么秘密。

    翻来覆去的陈青无聊的要命,没办法只好翻起了老爹陈建军订的那些杂志报刊。

    客厅里,候玉玲正倚着陈建军看着春晚的重播。

    这已经是第五次的重播了,过年的时候没什么节目,春晚就是最大的事。

    电视机的屏幕里,赵大爷正和宋大妈不住的拌嘴,节目是个小品,叫做钟点工。

    对的,就是那个。

    要把大象装冰箱,总共分几步?

    叮咚。

    谁啊?

    张惠妹!

    还有那句再唠十块钱的吧。

    此时的赵大爷俨然早已成为了央妈春晚的台柱子,刚一出场就得了满堂掌声,候玉玲特别喜欢赵大爷,这小品她已经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却也不腻。

    电视里二人甩的包袱响了,她也会像第一遍一样和电视里的观众一同哈哈大笑,拍着身旁陈建军的胳膊。

    甚至笑得厉害些,还要捧腹缓解一下肚子的疼痛。

    陈青出来拿杂志的时候,正好看到这一幕。

    “哈哈。。哈哈哈,老儿子,快来看小品,太有意思了。”

    陈青心说您都拉着我看两遍了,都快把词背下来了。

    拗不过自己的亲妈,陈青还是乖乖坐在了自家老妈的身边,端起了一本刚发行的财经杂志。

    “小样儿,你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电视里传来赵大爷特有的声音,宋大妈正穿着马甲愣愣的看着哈哈大笑的赵大爷。

    候玉玲笑得不行,捂着肚子哎呦了起来。

    陈青心里已经接了一句。

    “你把马甲脱了我照样认识你。”

    是真的,他真的能把台词背下来。

    看着一旁的老妈,陈青不由得感叹了一下,也不知道再过个十年自家老妈再次像往常一样守着电视机,却迟迟见不到赵大爷的心情,又会是什么样。

    现在的人们常说的梗出自于春晚。

    将来春晚的梗会变成出自于网络,真的是群魔乱舞。

    咳咳,一起。。包。。饺。。子!

    春晚,也就那样吧。

    随手翻着手中的杂志,陈青突然看到了几条让他感兴趣的新闻。

    【一家全新的互联网公司--腾讯】

    这让陈青不由得警觉了起来。

    此时的小马哥,已经辞去了润迅的工作,不再满足于做一个小小的主管,联合起几位好友开了一家公司自己做老板。

    后世人们常说,小马哥是靠他的岳父巴拉巴拉的,又或者说他的父亲是做什么的,他的母亲是做什么的。

    其实都算是一种臆想,一些人的主观想象罢了。

    只不过是因为多数人更愿意相信小马哥的成功是靠着这些因素,所以才会传的这么离谱。

    首先,小马哥还是有真才实学的,不然也不能年纪轻轻就成为润迅一个部门的主管,是真的靠一个字符一个字符码出来的。

    当然,人家的起步确实很早,在很多人还不知道网络是什么的时候,人家早已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电脑,开始在网络上面冲浪撒欢,甚至已经开始创造出了一些软件产品。

    中国最开始出现的那几个聊天室,就有小马哥牵头搞出来的一个。当然,家庭方面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毕竟那时候没有服务器,十几条电话线可是大多普通家庭都难以承受的。

    腾讯这个名字的由来也许就是来自于小马哥的老东家润迅。

    据传闻,小马哥也是一时冲动搞了这么个公司出来,刚开始只是租了个小办公室,白天在润迅上班,晚上来腾讯上网。

    是真的上网。

    快要到98年年底的时候,小马哥才幡然醒悟,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他搞的这个公司,没有产品。

    于是痛定思痛的他才毅然辞去了润迅的工作,抄袭。。咳咳,借鉴了当时国外火爆一时的聊天工具ICQ,于是OICQ上线了。

    正式版上线的时候,陈青才刚刚进入京大的校园。

    杂志上的这篇文章无非是一篇软文,不过有些段落倒是所言不虚。

    OICQ出现仅仅半年时间,注册数量就突破了五万大关,要知道现在中国的网民才有多少。

    可以说是发展的相当之快,这样的野蛮生长,效果是惊人的。

    甚至让一些传统实业大佬看到了互联网的潜力,纷纷开始入水。

    杂志上把腾讯夸成了花,但陈青却是撇了撇嘴,他可是知道的,现在小马哥可以说算得上是焦头烂额。

    这个年,他肯定没能过好。

    OICQ的火爆已经得到了ICQ的母公司的注意,估计律师函早就发到了小马哥的邮箱,要求OICQ改名,不然就要吃官司。

    小马哥现在显然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这会估计正在抓着头发想OICQ的新名字呢。

    无聊的陈青将手里的杂志丢在了一旁,伸手又捞起了另一本杂志。

    老妈候玉玲正听着那句“叮咚,刘德华。”笑红了脸,手里还捏着一个剥了一半皮的橘子。

    陈青趁着老妈不注意,把她手里快要剥完皮的橘子顺手拿了过来,塞进了自己的嘴里。

    嗯,甜。

    再次随手翻开刚刚打开的另一本杂志,一则消息映入了陈青的眼帘,让他有些惊讶。

    【联想集团入股金山,成为金山的大股东,金山公司重组。】

    看了看杂志的日期,果然。

    98年的,这是去年的杂志了。

    金山是个好公司,原本陈青还想趁着金山内部出现问题的时候,挖来几个程序员呢。

    不过,他却是记错了日子。

    联想已经先他一步,帮助金山度过了一劫,而且,那时候他还没重生呢,只是一个光知道低头学习的好好学生。

    要说金山这个公司,也是挺神奇的。

    说到金山就绕不过一个名字,那就是求伯君。

    求伯君出道即是巅峰,有着中国第一程序员的美誉,被此时以及后世的众多程序员奉之为神明。

    甚至在金山的每一次产品发布的时候,总会有成群的程序员想要一睹尊容。

    求伯君的成神之路还是从四通公司开始的。

    在四通公司的时候,求伯君展现出的才华被张旋龙发现,将他拉到了香港金山公司。

    是的,就是那个主营IBMPC组装与销售的金山。

    进入金山的求伯君果然不负众望,成功开发出WPS1.0,这让张旋龙更加惊讶于求伯君的才干,甚至直接大手一挥,单独为求伯君成立了一家公司。

    名字叫做珠海金山电脑公司,由求伯君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金山软件公司的雏形出现了。

    几年之后,求伯君慧眼识英才,一眼看中了一个毕业于武大的小伙子,在那个小伙子的帮助下,金山成功发布了另一件产品,金山I型汉卡。

    那个小伙子叫做雷军。

    是个歌星,作品极为出圈。

    咳咳,扯远了。

    踏入金山,雷军的朝圣之路总算圆满,但一个问题却摆在了几个人的面前。

    怎么赚钱?

    WPS可以说是一代神作,是真正适合国人的一款办公软件,连微软都要钦佩和借鉴一款产品

    再加上金山I型汉卡,可以说是基本垄断了国内的桌面轻印刷领域。

    但是,不赚钱。

    没办法,盗版猖獗。

    最重要的是,这时的金山,成员组成都是程序员,根本没有人会营销运营。

    大部分压力都压在了雷军的身上,甚至雷军还要亲自去跑门店,搞销售。

    最后磕磕绊绊,求伯君带着雷军想破了脑袋,最后甚至想做一款游戏来改变一下现状。

    他们也真的做了,金山特意成立了一个西山居工作室,主攻游戏。

    在97年成功发布了国内最早的RPG游戏【剑侠情缘】,还有金山当年的主营产品,WPS97。

    这两个产品算是救了金山一命,但同时也让金山暴露出了许多问题,甚至让金山陷入了更大的危机。

    而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股权不明确。

    求伯君完全是被张旋龙放养的状态,张旋龙从不过问珠海金山的事务,而且对求伯君是有求必应。

    可以说求伯君上午说缺钱,银行那边下午就有资金到账。

    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这种情况是极为可怕的。

    暴露问题的金山,开始了第一次的股权分配。

    而此时的联想,刚刚经过国外注资,脱离国有,口袋鼓得很。

    雷军求了一圈,求到了柳传志的头上,然后柳传志大手一挥,自此联想成了金山的最大股东。

    柳传志的这次雪中送炭,也让歌手雷军尤为感激,甚至几十年后还公开吹捧柳传志是商业教父,联想是真正的传奇。

    嗯,然后联想就出了一套骚操作,变得人人喊打。

    啧,教父啊。

    陈青咂了咂嘴,不置可否的撇了撇嘴。

    对于这个柳传志,陈青显然不想过多评价。

    现在纸媒上大多还是以吹捧联想作为主流,说些什么联想是国家的骄傲这些话。人们还没能发现柳家满门忠烈的真面目。

    不过这人倒也却是厉害,早年间从国企下海经商,得到国家助力,随后左右逢源,又一把将国家甩开,并且仗着自己出道早,聚集了大批同期下海经商的盟友们,甚至一手创办了一个资本家攻守同盟这样一个性质的商会。

    也就是鼎鼎大名的泰山会。

    此时老马还没能证道,湖畔大学也还没出现。

    泰山会这个乍一听有点扯淡的协会倒也还真有些作用,商会里的企业家们却是都有着互帮互助的行动。

    比如说某巨人的史玉柱。

    当年他靠着自己在民生银行的股份,在一众泰山会的会友的帮助下,才算是再度翻身。

    要不然,这位90年代初期的创业偶像,怕是早就困死在狱中了,就如同那时与他齐名的小伙伴牟其中一样。

    咳咳,扯远了,怕404巨兽。

    陈青翻了几遍,最终也没能看到那个什么西湖畔的阿里巴巴。

    记忆里,阿里巴巴也是这一年创立的。

    99年,在京城心灰意冷的老马,卖掉了中国黄页,带领少林寺十八铜人,在杭州自己的家中创立了阿里巴巴。

    当然,这是老马嘴里的说法,资本家嘛,总是要不间断的提及自己创业是有多么的艰辛,什么十几个人挤在一间两居室啊,天天吃泡面啊,每个月只能给十八铜人发500块的工资啊。

    说的实话还没村口老太太说的多。

    创业之时,也许确实困难,但绝对不会像老马说的那样艰苦。

    要知道,那时的他已经把自己中国黄页卖出去了,手里肯定是不缺钱的,而且就在阿里巴巴创立不久,老马就通过自己过人的口才,以及前些年积累下来的人脉,在几家投资机构那里得到了500万美元的融资。

    至少,比现在苦逼的陈青是要强多了。

    想到自己的天涯论坛,陈青又忍不住的叹了口气,俞军那个工作狂,在老家仅仅只是安分了几天的时间,就又吵着要搞搜索引擎。

    此时的搜索引擎还停留在用人工分门别类的方法,几个月时间,一直卡在了算法这一步,愁的俞军都快长出白头发了。

    陈青倒是知道算法谁手里有,但是不现实啊,自己都已经把人家的机缘给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