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普州太后许黄玉 » 第十章 死里逃生避难时

第十章 死里逃生避难时

    其实公孙慧娘逃上山时,苍山姥姥已经苏醒过来,她看见公孙慧娘独自向着后面的山坡上跑去,便知道这是最好不过的结局,因此绝对不作声张。

    不久,王硕也苏醒了过来。他听见场中没有了苍山姥姥的打斗声音,以为苍山姥姥尚未苏醒,于是放下了心来,运动了一下自己的身子,也还能够有所感觉,情知无所大碍,于是暗中运气凝神,以便恢复体力。

    又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双方人员尽皆斗得精疲力竭,不免渐渐地松弛下来。

    尼桑突然想起公孙慧娘,抬头一望,却不见了公孙慧娘,往周围一看,也没有公孙慧娘影子,因此大声惊叫道:“公孙慧娘呢?”

    此言一出,双方人员尽皆停下手来,向着四面八方张望。要知道,他们的这场争斗,一方是为了保护公孙慧娘,另一方则是为了抓捕公孙慧娘。现在,公孙慧娘已经不见了,他们再争斗下去还有个什么意义?于是,双方人员都呆在当场,等待各自的首领发话。

    王硕闻言,立即从地上爬了起来,四面张望之下,不免大失所望,只得艰难地走向官军一边。

    苍山姥姥也站了起来,不言不语地走向自己部属们一边。

    他们都是江湖上成名已久的人物,今日彼此弄了个灰头土脸,面子上也不怎么好看,因此都没有了争斗之心。

    只有周泰仍然大叫道:“苍山姥姥,你放走了公孙惠娘,这笔帐我们如何算法?”

    苍山姥姥回答:“你们逼走了我的外孙女儿,还打伤了我苍山派许多人,这笔帐我倒是给你们记下了!如果不服气,咱们还可以再打!”

    周泰举刀还要上前,王硕有气无力地道:“算了,咱们以后再找他们算账!”

    周泰只得停下。

    苍山姥姥恨恨地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

    于是双方人员各自离开了打斗现场。

    公孙惠娘小心翼翼地爬上了那个山头,然后放开脚步狂奔起来,直到再也听不见人们撕杀的声音,方才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息不止。她虽然已经不再是千娇百媚的皇家公主,毕竟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而且从来还没有经历过如此剧烈的长跑,顿时感到浑身筋骨疼痛难忍。坐了一会儿,公孙慧娘又累又饿又渴的,她想:“这里距离那个战场应该并不太远,倘若官军寻找过来,自己岂非又要落入他们的魔掌?我既然逃了出来,就应该逃得远远的!”可是应该逃往哪里呢?公孙慧娘并不知道。现在,她的家没有了,赵匡可能还在王硕手中,多吉兆奴也不知道去了哪里,苍山姥姥又已经倒在了地上,她的部属们还在与官军苦战。这样子算起来,她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一个可以依靠之人,而且没有一个可以投奔的地方了!

    这时候,一种绝望心绪涌上了公孙慧娘心头。以前,无论怎么艰难困苦,总有赵匡、多吉兆奴、苍山姥姥他们拿定主意。可是从现在开始,一切事情都必须自己拿定主意。而这些主意的拿定,每一次不是逃亡的胜利,就是踏入死亡之谷的陷阱!涉及生死的抉择对于一个普通成年人来讲都是不可思议的,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又怎么可能承受得了?但公孙慧娘却必须承受!

    公孙慧娘又想,以前赵匡曾经说过,他们可以去到湘湖他的老家,可如今就凭自己一个人慢慢地逃过去么?不要说几千里的路程不可以想象,就算自己到达那里,那里的人们谁也不认识自己,他们能够接纳自己吗?难!多吉兆奴又说过,带着自己回到夜郎国去投奔叔外祖父,可是官军已经知道了多吉兆奴是个夜郎国人,他们肯定也会想到去夜郎国中找人。我逃到那里,不但得不到保障,反而会给夜郎国和叔外祖父带去天大的祸殃!这两个地方目前都难以前往,自己又应该去往哪里呢?

    这时候,公孙慧娘想起了自己与赵匡刚刚进入普慈寨境内那天的情景。他们的前面出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流。小溪流虽然不甚宽阔,溪水却是清彻见底。水草丛中,几只青蛙在那里欢快地鸣唱;碧波中,一群鱼儿自由自在地嬉戏游玩。蓝天下,一群五彩缤纷的蝴蝶在空中飞来飞去。公孙慧娘不由得走上前去,蹲在溪边静静地观赏起来。这时候,她心中忽然产生了一个极其古怪的想法:“要是人和鱼儿可以相互变来变去的话,我就宁愿变做一条小鱼儿,从此不再离开这条小溪。”

    忽闻赵匡一声轻轻叹息。

    公孙慧娘抬起头来,问:“义父,你在叹息什么?”

    赵匡幽幽地道:“你从小生活在宫阙中,从来没有见过这等秀丽的大自然风光,无怪乎你会玩得这样投入。唉,人人都在羡慕帝王将相的生活,可是他们又哪里知道,你如今却要羡慕普通百姓的生活了!”

    公孙慧娘道:“不错,我们就在这附近永远地居住下去吧。我们可以自己开荒种地,自己织布,自己做衣服。现在您抚养我,将来我长大以后奉养您。咱们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岂不比终日逃亡奔波强得多?”

    赵匡苦笑了一下道:“慧娘,你真是太可爱又太幼稚了!你想自食其力,过普通平民的生活,这是你的进步。可是你又哪里知道,这里距离成都太近,容易被官府中人们发觉。唉,咱们要是一个平民百姓也就好了!”公孙慧娘问道:“平民百姓就有这样的自由么?”赵匡道:“是啊,平民百姓就有这种自由!即使没有土地和房屋,他们也可以慢慢地设法。只要勤劳就可以获得衣食。可你是公孙述和多吉兆姆的女儿,我是杀过汉军大将的汉家朝廷叛逆,我们想作一个平民,现在也不可能了!”

    这时候,公孙慧娘从回忆中返过神来,又想道:“既然什么地方都难以前往,何不就在里想法做个平民人家的女孩子呢?”可是这时候四下里杳无人迹,周围只有漫无边际的玉米青纱帐。公孙慧娘只得对自己道:“唉,不要再胡思乱想了,只管朝着东方走去。到底如何,听天由命!”她看了看太阳,确定了东方,然后咬紧牙关爬起来,毫无目的地向着东方跑去。她越过了一座又一座的山坡,走过了一道又一道的沟壑,大约又走了十多里路程,却实在走不动了,只得在路边的一棵大树下面停下。

    公孙慧娘已经累到了极处,浑身骨架就像快要散架一样。她倚着树干,无可奈何地稍作歇息,一会儿竟然昏昏沉沉地睡去。

    睡梦中,公孙慧娘忽闻苍山奶奶的呼叫声音:“慧娘,慧娘,你在哪里?”

    公孙慧娘答应道:“姥姥,我在这里呢。”

    苍山姥姥走了过来,一把搂住公孙慧娘,亲妮地叫道:“慧娘,我的外孙女儿呀,你怎么东躲西藏的?我们都在到处找你呢!”

    公孙慧娘诧异地问:“您不是在与周泰、王硕他们苦斗吗?怎么来到了这里?”

    苍山姥姥道:“你胡说八道些什么?周泰是谁、王硕是谁?我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太婆,又有什么能力去与别人打架斗殴?”

    公孙慧娘更加奇怪了:“您不是有着很好的武功吗?”

    苍山姥姥“咯咯咯”地笑道:“我什么时候有了很好的武功?我只是一个农家老婆子,凭什么要去学习武功,成天还要与人家打架斗殴?你快别说笑话啦,今天你的义父赵匡结婚,家里来了好多好多的客人呢!”

    公孙慧娘欢喜不尽地问道:“真的吗?新娘子是从哪里来的?”

    苍山姥姥道:“新娘子来自遥远的东方,那是个十分漂亮的异族姑娘!你还不赶快过去看看她!”

    公孙慧娘半信半疑地跟着苍山姥姥走去,只见一个简陋的农家茅屋内外喜气洋洋。

    赵匡披红挂彩,精神焕发。

    新娘子低着头,蒙着盖头。

    公孙慧娘上前,淘气地掀开盖头,看见新娘子真的好漂亮,也是一脸喜气洋洋。

    可是新娘子“啊呀”一声,忽然攥住公孙慧娘的小手儿说:“王后,你终于过来了!”

    公孙慧娘大吃了一惊,忙问:“阿姨,您是谁,为什么要叫我王后呢?我是公孙慧娘呀,叫您的老公为义父,您就是我的义母啊!哎,您的名字是什么?”

    新娘子低声道:“我的名字你以后一定会知道的。但你真的是我们的王妃。我和你义父,还有好多好多的男男女女,将来都会永远追随着你呢!”

    公孙慧娘假装生气地道:“我不来了!义母不过因为我曾经是个蜀国公主,就取笑我要做什么王妃!义父知道,我这一生已经最讨厌宫廷生活了,怎么也不会去做什么王妃!”说罢,她就独自走了出去。

    多吉兆奴正在外面张罗安排,指挥人们做这样做那样,同时迎接四面八方前来贺喜的人们。

    这时候,王硕和陈谦也来了,还有朝阳洞里的婆婆和侍女,他们带着许许多多的贺礼,也前来祝贺。

    公孙慧娘惊叫道:“舅舅,王硕他们过来了,快将他们赶出去!”

    多吉兆奴嗔怪道:“小孩子不可以胡言乱语!人家王公公他们是前来祝贺婚礼的客人,我怎么可以将他们赶出去呢?还不快向王公公他们赔礼道歉!”

    公孙慧娘倔强地道:“不,他们是坏人,在朝阳洞里害过我和义父的,舅舅你怎么忘记了?”

    王硕笑嘻嘻地上前道:“小公主,我是蜀国皇宫的大内总管,是你父皇和母妃忠心耿耿的奴仆,也是赵大侠最好的朋友,我怎么会危害过你们呢?我的小公主,您一定是做过恶梦,在梦中将我当成了坏人!”

    公孙慧娘坚决地道:“不,你就是坏人,坏人,我绝对没说错!”

    这时候,赵匡听见外面吵嚷,便走了出来,听见公孙慧娘如此无理取闹,忍不住上前给了她一个巴掌。公孙慧娘气得“哇”地一声哭泣起来。

    一声凄厉的猫头鹰鸣叫声把公孙慧娘从睡梦中惊醒。她睁开眼睛一看,确信刚才的事情只是发生在梦中,但自己的心情却更加的低迷。此时天色已经黄昏,夜晚即将到来。公孙慧娘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恐怖。以前不论什么时候,总有赵匡、多吉兆奴或者苍山姥姥他们陪同,现在自己却处在荒郊野外,连一个陌生人都没有!想到这里,公孙慧娘摇了摇头:“现在我应该怎么办呢?四周如此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息,好像大地已经失去了生气。不,大地永远也不会失去生气。难道我已经死了,成为了人们传说中的孤魂野鬼?”她记得宫里的一个婆婆曾经说过:“人们死了后,必然由黑白无常收捕到阎罗殿去,在那里接受阎罗天子的审讯。人们一生一世的功绩和罪孽都要进行清算,无罪的人们可以转入新的人生,有罪的人们可能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不能被黑白无常收容的则是苦难无依的孤魂野鬼。孤魂野鬼是永生永世也难以超度重生的!可是我这么小,又从来没做过什么坏事,即使死了,最多由黑白无常收捕到阎罗殿去,怎么也不会成为孤魂野鬼的!”公孙慧娘只得这样自己安慰自己。这时候,她是多么地希望能够有人能够出现,能够有人陪陪她,哪怕只是一个陌生之人,哪怕只是过来陪她一小会儿!

    这时候,道路西方渐渐地露出两个人影。前面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他穿着粗布短衣,挑着一担书箱——那时候尚未发明纸张,读书人的书箱颇为沉重,所以他们出门,往往必须书僮陪侍。后面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穿着长衫,模样文雅。少年走得很累,一边走一边揩拭着脸上的汗水。中年先生则走得很热,一边走一边挥动着手中的羽毛扇子。

    看见这里有棵大树,中年先生叫道:“许朋,我们就在这棵树下歇息吧!”

    叫许朋的少年答应一声,将肩上担子搁下,先去大树旁边找了一块干燥地面,再铺上一块干净的布帛,然后叫道:“先生,您来这里坐吧!”

    中年先生答应一声,果然过去坐了下来。

    许朋与中年先生隔了一小段距离,也随意地坐下。

    中年先生立即看见了旁边的公孙慧娘,不由得诧异地问道:“哎,小姑娘,天色这么晚了,你怎么还没回家呢?”

    许朋闻声跑了过来,也诧异地道:“还真是一个女孩子呢!”

    中年先生慢慢地俯下身子观看。这下子他更加奇怪了:“噫!这是谁家的女孩子呢?”原来他看出公孙慧娘的气质不属于寻常人家,但此时却是衣衫零乱,面目污秽。

    公孙慧娘看见二人注视着自己,害羞地低下了头颅。

    中年先生温和地问道:“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公孙慧娘呐呐地道:“我姓安,叫做安灵芝。”

    中年先生知道这附近并没有什么姓安的大户人家,这个孩子明显地在说谎,可是他又看得出来,她的说谎乃是迫不得已,于是又问道:“你为什么还不回家?是不是淘气,惹得父母生了气,害怕回家挨打?”

    公孙慧娘好生为难。她既不能老老实实地说出自己的家已经被汉家朝廷给毁了,也不能不回答那个中年人的问话。倘若惹得他们生了,他们也抛下她不管,那么自己又将陷入孤独和恐怖中。半天,她才怯生生地答道:“我已经没有家了。”

    中年先生吃了一惊,又问:“你还有什么亲人没有呢?”

    公孙慧娘哽咽着回答:“我已经没有一个亲人了。”

    中年先生又问道:“你家还有什么亲戚么?”

    公孙慧娘又哭着道:“我的亲戚也住得很远很远。”

    中年先生楞了一楞,又问:“那么,今天晚上你打算怎么办呢?”

    公孙慧娘哭泣道:“我不知道。”

    许朋插嘴道:“这个孩子好可怜啊!”

    中年先生想了一下,毅然决然地问道:“小姑娘,你愿意做我的女儿么?我家就住在普慈寨南边的许家庄。如果你愿意,就随同我们回家去。家中还有母亲和一个兄长,他们都会喜欢你的。今后我们会供给你衣食住行,还让你读书识字。今天晚上,咱们不回家,先去你未来嫂子的家中住宿一霄,明天才回我们自己的家。”

    公孙慧娘顿时喜出望外,可是她不明白什么是未来嫂子。又转念一想:“怎么会有这样的好事情呢?我会不会遇上了什么坏人?”

    许朋看出了公孙慧娘的担心,着急地道:“许先生是闻名蜀中的大儒者、大善人!平常女孩子想做他女儿还办不到呢。你还有什么顾虑?还不过来拜见爹爹?”

    公孙慧娘轻声问道:“什么是爹爹?”

    许朋“卟哧”一声笑道:“爹爹就是父亲嘛!连这个你也不懂?”

    公孙慧娘略微放下心来,上前跪拜于地,怯生生地叫道:“爹爹!”

    原来,中年先生乃是普慈寨东南许家庄庄主,姓许,名明敬,字崇信。许崇信祖父许开顶是个老实巴交的农夫。那时天下太平,许开顶依靠自己的勤劳节俭,慢慢地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和房舍,开始供给儿子许正宏读书。许正宏发奋读书,后来在成都做了一个小官,娶了一个贤惠漂亮的妻子杨惠。可以后因为正直无私,许正宏得罪了权贵,不久锒铛入狱。好得朋友们竭力运动,他才得以免罪释放。许正宏忧愤成疾,不久也就病死。杨惠变卖了成都的家产,迁回普慈寨东南居住,一心一意地培养儿子许崇信读书。许崇信从小用心读书,年轻时就在蜀中颇有名气。他学识渊博,一生又喜欢积善累德。公孙述曾经屡次邀请许崇信出去做官,但许崇信坚决不肯。蜀国灭亡后,汉家朝廷也多次派人前来邀请,许崇信仍然坚持不去。

    许崇信只有一个儿子,平时也想有个女儿,偏偏许夫人生了儿子后就不再生育。他四处留意,总想收养一个女儿,可从来就没有遇上一个中意的人选。此时收下了公孙慧娘,许崇信满心欢喜,立即对许朋道:“你带着小姐去到田边,掬点儿清水,让她洗个脸,咱们主仆三人好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