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普州太后许黄玉 » 第一章 因慧娘赵匡背汉

第一章 因慧娘赵匡背汉

    这一天,成都的蜀国皇宫突然大乱起来,因为一位壮汉突然间闯入了宫中。可是宫中戒备森严,那位壮汉尚未来得及与宫中卫士们正式交手,他就已经中了宫中的机关埋伏,然后受伤被擒。此刻,壮汉双手反缚着,脚下还戴着死囚犯必用的镣铐,腰、膝、背、胸多处已经受伤,浑身血迹斑斑的。可是他身材高大魁梧,虽然嘴角兀自流淌着鲜血,脸上却是凛然不可侵犯的一派英雄气概。

    蜀国皇帝公孙述高坐于龙榻上,怒气冲冲地责问道:“大胆窃贼,你姓甚名谁?家住何处?以什么为职业?竟敢潜入我蜀国皇宫,欲图偷窃我国珍宝么?”本来,像壮汉这种擅闯皇宫的罪犯,自古以来就是死罪一条,只消他一发话,卫士们推出去砍下头颅便是。可是他看见赵匡气宇轩昂,暗中却生出了恻隐之心,所以发话询问一番。

    壮汉却冷冷地道:“大丈夫坐不改姓,行不改名!我并非什么窃贼,而是堂堂正正的汉家朝廷右扶风赵匡。”

    他话未落定,朝堂上已经一片哗然。原来,赵匡本是闻名天下的大江豪强。王莽末年,天下大乱。他参加了绿林军,后来又随着绿林军投奔了光武帝刘秀,为官南阳太守。两年前,刘秀突然任命他为拱卫旧都长安的右扶凤,而且让他率领着两万大军和十万粮草,前往支援正在西北地区与群雄苦战的东汉将军冯异。他与冯异联手,不到一年就荡平了西北地区。前些日子,军中侦探密报,他与冯异正在准备攻打蜀国。今天却不知为何单身独闯蜀国皇宫?

    公孙述不大相信地问:“你既然是汉家朝廷的右扶风赵匡,好歹也是统率一支军队的大将,为何擅自潜入我国皇宫呢,意欲何为?”

    赵匡哈哈大笑道:“我赵匡一生之中,见过无数的珍珠宝贝。想你这个偏僻蜀国的小小皇宫,又有什么稀世珍宝,值得我打你们的算盘?”

    公孙述暗想,他虽然是个绿林豪强出身,如今已经是汉家朝廷的新贵,自然不会稀罕我这宫中物件,这话倒也不假。于是迟疑不决地问:“那么你是前来刺探我国军情了?”

    赵匡又哈哈大笑道:“蜀国,什么人承认你们为蜀国了?只要汉家大军一出动,你们立即就会土崩瓦解,还值得我亲自前来刺探你们的军情?实话告诉你吧:那天我与冯异打赌,让他不要出动大军,由我一人前来行刺于你。蜀国若是没了你,自然树倒猢孙散。又何必出动大军,惊忧蜀中百姓?况且两军交战,又有多少将士死于沙场,平添多少冤魂?所以我就前来行刺。”

    公孙述冷笑道:“赵匡,虽然我听说过你武功高得惊人。可是你也太不自量力!我这里到底还是一个蜀国,岂能认定我国中无人?况且一国皇宫,又岂能容得你孤身一人前来行刺?朕如今高坐明堂,你却已经变成了阶下囚!”

    赵匡不服气地道:“我不过一时间疏忽大意,中了你们的机关暗算而已!”

    公孙述笑道:“被擒之人尚且言勇么?”

    赵匡大怒道:“倘若光明正大地相互打斗,我赵匡又岂会害怕了你那些宫中卫士?”

    公孙述哂笑道:“人们相互争斗,就是既要斗勇,也要斗智。设置机关暗器,难道有什么不公平么?”

    赵匡顿时无言以对。

    公孙述看见赵匡沉默不语了,以为他心生怯意,于是问:“赵匡,你既然已经被擒,现在还有什么话说?是投降我蜀国呢还是等死?”赵匡昂然抬头道:“要杀便杀,要剐便剐,皱了一下眉头,我就不是英雄好汉!”

    忽然一个小女孩在朝堂大叫道:“不要杀他,不要杀他!”

    众人一看,却是公孙述与他爱妃多吉兆姆所生的小公主公孙慧娘。多吉兆姆年轻貌美,生下了这个如花似玉的公孙慧娘以后,母女俩深得公孙述宠爱。公孙慧娘人小,常常来到朝堂上玩耍。公孙述从来不加禁止,只是让多吉兆姆藏在帷幕后面,暗中加以照看。也许冥冥中自有天意,此刻这个娇滴滴的小公主竟然出面为汉家王朝的刺客说情。

    赵匡本来已经闭上双目,准备受戳。忽闻一个小女孩出面为自己求情,那声音甜美无比。他睁开眼睛,顿觉眼前一亮:面前站着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美女:她有着一头乌黑铮亮的头发,还有圆鼓鼓的一双大眼睛,两道细长又匀淡适中的柳叶眉,有若一只悬胆的小鼻子,还有浅浅的一对小酒窝,天生朱红色的厚薄适度的红嘴唇。身材苗条,一派天真无邪的模样。赵匡没结婚,因此也没有儿女,此时不禁对公孙述生出了一番妒忌:上天真是待他不薄啊,竟将这么漂亮的一个小美女送给他作了女儿!

    听了爱女的喊叫,公孙述诧异地问:“慧娘,为什么不要杀他?

    公孙惠娘道:“叔叔不是坏人!”

    多吉兆姆只得从帷幕后面走出来,大声地斥责道:“慧娘,父皇他们在这里处置军国大事,岂容你在这里胡闹!”

    公孙慧娘又哭又闹地道:“不嘛,我不要他们杀这个叔叔!”

    多吉兆姆强行抱起公孙慧娘,正要准备离开,公孙述忽然叫道:“且慢!”他一生爱才惜才,天下闻名。刚才那么说话,他只是想吓唬吓唬赵匡,看看赵匡是否真正地视死如归。如果赵匡贪生怕死,他就会立即将赵匡杀掉。如果赵匡视死如归,他就会千方百计地将他留下,收为己用。这是他一生中延揽人才的办法。赵匡如此胆气豪壮,他已经大为折服,正在设想如何收伏赵匡。可惜殿下群臣无人理解他的意思,也没人出面替赵匡说情。

    公孙慧娘出面拦阻,恰好暗合公孙述的意思,于是他掉过头问:“赵匡,我也佩服你是条汉子,加上小公主又在为你求情,你愿意投降蜀国么?”

    赵匡哈哈大笑道:“你们蜀国?自从王莽篡位以来,天下纷扰不已,百姓痛苦不堪。刘秀已经恢复了汉家朝廷,天下人莫不希望四海能够安定下来。在大汉王朝没有恢复以前,你们占据蜀地,妄称蜀国,尚且情有可原。如今天下已经统一,你们仍要负隅顽抗,岂不是自取灭亡之道?我又怎么会投降你们呢?再说我赵匡来此行刺,并非为了个人升官发财,即使刺杀成了功,我也不再做他们汉家朝廷的功臣,只是要回到乡下,重新去过我自由自在的江湖生活!”

    公孙述诧异地问:“既如此,你又何必前来为刘秀卖命呢?”

    赵匡冷笑道:“我岂是为你们这些帝王卖命之人?老老实实地说,不要说你,就是刘秀我也看他不起!”

    公孙述更加奇怪地问:“你连刘秀也看不起?”

    赵匡坦坦荡荡地道:“不错。当初我们绿林、赤眉起义,都是为了反抗王莽暴政。不料王莽死后,你们这些所谓的英雄豪杰为了争夺天下,竟然将绿林、赤眉的将士们杀戳净尽!而且刘秀为人猜疑——”说到这里,他突然缄口不言。

    众蜀国大臣做梦也没想到赵匡竟然会说出了这样的话来,一个个不由得怔在当场。

    公孙述也在心中暗暗地赞叹道:“没想到他出身草莽,纵横沙场,竟然有着悲天怜人心肠!”于是暗暗有了自己的主意。

    谁知公孙慧娘看见众人不再言语,就从多吉兆姆的怀中挣扎下来,径直走上前去,拉住赵匡的手道:“叔叔,不理他们这些人,我们一起出去玩吧!”——在她小小的心灵中,以为父皇他们是倚仗人多势众,欺负人家赵匡。如今他们却已经被赵匡驳得理屈词穷了。

    赵匡顿时对公孙慧娘生出了一丝好感,便长长地叹息一声,无可奈何地道:“公孙姑娘,我谢谢你的好意!倘若我是一个平民百姓,叔叔一定会陪着你出去玩耍的,可是如今我已经没有这种机会了。”

    公孙慧娘虽然人小,大约已经明白父皇还是要杀赵匡的,于是转过头来大哭大闹道:“你们要杀叔叔,先来杀了我!”

    殿下群臣知道公孙述一向溺爱慧娘,凡是她所要求的事情无不应允,于是一齐跪下乞求道:“恭喜皇上!小公主慧眼识英雄。如果赵匡能够归顺,我国将会又添虎狼之将。还望陛下开恩允准!”

    赵匡却冷冷地道:“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投降你们蜀国的!”

    公孙慧娘立即道:“我也不要你投降他们蜀国,也不要你投降我,只要你永远陪着我玩耍!”

    公孙述无可奈何地道:“你们自己下去吧!”

    殿下群臣摇了摇头。

    赵匡也不言谢,径直同了公孙慧娘离去。

    说来也奇怪:也许公孙慧娘与赵匡命中有缘,自从她一见到赵匡后,每日里必定同赵匡嬉戏玩耍到天黑。这一老一幼,俨然是一对忘年交的好朋友。她喜欢向赵匡打听皇宫外的人和事,而且总是对它们抱着一种新奇的感觉。

    赵匡突然间有了这么一个如花似玉而且聪明伶俐的女孩子陪在自己身边,从此也觉得生活增添了许多的乐趣。因此,他除了陪同公孙慧娘玩耍外,从来不过问其它任何事情。公孙述曾经想赏赐给赵匡一处豪宅和一些美女。可是赵匡一概加以了谢绝。公孙述夫妇又常常宴请赵匡。赵匡虽然前去赴宴,却从来不肯谈起军国大事。

    一天,公孙述夫妇又在宫中宴请赵匡。席间,公孙述不住地唉声叹气。赵匡禁不住问道:“公孙将军何以如此焦虑不安呢?”——他为了表明自己不曾投降公孙述,也不愿将蜀国看做一个国家,所以只是以“将军”称呼公孙述。

    公孙述叹口气道:“赵大侠,你知道我们夫妇对你寄予的厚望么?”——他也从来只是称呼赵匡为大侠,而不提赵匡的汉家朝廷职务,意思相互之间仅仅限于朋友关系。

    赵匡疑惑地问:“不知道将军夫妇对我寄托着什么厚望?”

    公孙述幽幽地道:“诚如赵大侠当日所言,它日蜀国必定灭亡。如今我们夫妇在此请求赵大侠:倘若蜀国灭亡后,替我们保护公孙慧娘。”

    赵匡想了一想,慨然允诺道:“行!但我也有一个请求:我准备将公孙姑娘收作自己的义女。”

    公孙述、多吉兆姆大喜道:“如此,则是慧娘的无上福分,我们夫妻也就死而无憾了!”说罢,他们一齐举杯向赵匡致谢,又将公孙慧娘唤出,让她行了拜认义父之礼。公孙慧娘欢喜不尽,自去挨了赵匡坐着。

    吃过饭,公孙慧娘出去玩耍。

    赵匡道:“在下还有一事,还望将军夫妇能够同意。”

    公孙述道:“赵大侠但说无妨。”

    赵匡道:“此后慧娘的一生必然多灾多难。我想教她内功心法和一些武艺,以便将来危难时能够自保有余。”

    公孙述和多吉兆姆立即点头答应。

    稍顷,多吉兆姆又道:“慧娘身上有个双鱼纹图形的小金镜,那是我们夜郎国的王族信物。你们以后可以前往夜郎国,投奔她的叔外祖父。她的叔外祖父就是如今夜郎国国王。”

    赵匡听了,不免劝道:“将军夫妇既然知道蜀国必定灭亡,何不早早地归降汉家朝廷呢?据我所知,其实刘秀对将军也是颇为敬重的,所以他再三致函将军,并不愿意立即用兵。”

    公孙述苦笑了一声,道:“赵大侠有所不知!我们夫妇走到今天,其实已经骑在了虎背之上。”

    赵匡诧异地问:“将军这话是个什么意思?”

    公孙述道:“说来话长。王莽年间,我在蜀中做官,很有能吏之名。天下大乱时,宗成、王岑起兵,他们拥有部众数万人,又以匡扶汉室为名义,于是我就派遣使者迎接他们入了川。”

    赵匡不解地道:“宗成之辈岂是真正的英雄豪杰?”

    公孙述道:“不错。他们进入成都后,不但不肯安抚人民,反而纵容部属虏掠暴横,顿时蜀中民怨沸腾,纷纷要求我领头驱逐他们。我只得召集各县的英雄豪杰暗中商议。众人推举我为蜀中首领,并且誓死追随。于是我们就诈称更始帝派遣了使者过来,册封我为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后来,我们集中了一千多精兵,就开始向西攻击宗成。”

    赵匡问:“将军可是一举成了功?”

    公孙述道:“我们沿途聚集了数千人马,但成都军民已经从内部群起响应,结果宗成被他自己的部将杀死,我们因此顺利地进入了成都。”

    赵匡继续问:“将军从此就作了更始帝的麾下?”

    公孙述恨恨不平地道:“谁知更始帝竟然不肯承认我们。第二年秋天,他另外派出李宝为柱功侯,张忠为益州刺史,让他们率兵过来攻打我们。蜀中人们愤愤不平,纷纷要求抗击。我只好派弟弟公孙恢带兵赶走了他们。”

    赵匡叹息道:“更始帝鼠目寸光,容不得天下英雄豪杰,所以他最终不能成功。”

    公孙述继续道:“这时候,谋士李熊对我道:‘如今四海扬波,匹夫横行。将军已经占地千里,胜过商汤、周武王的最初时光,不如奋发威德,成就自己的霸王之业。”

    赵匡问:“于是你就作了帝王?”

    公孙述道:“我当时一念之差,也就自称了蜀王。”

    多吉兆姆插话道:“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他!当时天下纷纷纷扰扰的,称帝称王者不计其数。他既然造了王莽的反,又不能见容于更始帝,倘若不自立为王,又何以统率西蜀人士呢?”

    赵匡方才明白公孙述“坐上了虎背”的意思。

    公孙述又继续道:“刘秀称帝那一年,我的手下又多是刘秀的仇家,他们便怂恿我又做了蜀国皇帝。”

    赵匡恍然大悟地道:“如此一来,你与刘秀便誓不两立了!”

    公孙述道:“其实我自己也常怀放弃之心。只是天下英雄豪杰得罪了刘秀,却都前来归附于我,我若是投降刘秀,他们必然遭到刘秀的杀戳。公孙述虽然不济,宁死也不作有负天下英雄豪杰之事。所以刘秀屡次来信相劝,我却无法答应他。”

    赵匡听了,不由得暗暗地佩服公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