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功夫战龙 » 第六十四章 一分之差

第六十四章 一分之差

    叮、叮、叮,,,,第三回合开始的铃声响起后,比赛双方就投入了全面的进攻中。

    这一回合朱斌经过一分钟的休息和挑战,头脑已经要比前二回合要清醒了很多,加上师傅石惊雷在一旁的指点和战术指导后。已经知道怎么去打第三回合了,他只能不停的去进攻拿点得分,不能再陷入到对方的节奏里面了。

    而张驰的第三回合自然是准备毕其功于一役,如果能够在第三回合去重击KO朱斌,那他绝对会成为这次全国散打锦标赛上最闪耀的新星。

    他自己的优势在于节奏和距离控制,从他八强比赛以来都是KO或者重击对手能够看出来,他是一位非常擅长打迎击和反击的高手。

    开局三十秒之后朱斌抓住张驰一个起腿落空的空档,一记漂亮的接腿摔成功打破了张驰的节奏控制。裁判介入,双方重新组织进攻,张驰开始加强自己拳法力量上的压制和组合的变化。而朱斌这边也只能选择去近身拼拳进攻了,朱斌的抱架很高,一直保持在高度的警惕和冷静的头脑。

    相比于张驰的控制和组合进攻,朱斌想办法在防守上多做功夫,然后有机会就出直线拳法去反击。

    直击是一切科学化格斗技巧的基础,直拳是需要配合速度和智慧去运用的,想要每一次直拳都命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李小龙曾说过:‘我们必须要了解的一点就是:在任何身体运动中,必然会有一种最有效、最具活力的方式来实现某个目的(适当的杠杆作用、移动的平衡性、运动和能量的经济有效利用,等等)。不过,具有活力的、有效的经济形式是一回事,突破传统套路的束缚和制约是另一回事。’

    这些话一瞬间就闪入了朱斌的脑子里面,于是他和张驰拉开距离,从对方绵密的组合进攻中退了出来。有时候在搏击运动中退一步是为了组织下一次更好的进攻,就这样第三回合的前两分钟的时间过去了。

    张驰这一回合目前还是没有抓住朱斌的破绽和弱点,他只好调整呼吸,节省体能。利用出色的步伐移动去躲避朱斌的强力反击和拳腿组合,因为他知道自己在三回合的时间里面有点数上的优势。

    比赛进行到最后三十秒时间,朱斌的呼吸开始加重起来。他知道自己的体能已经不多了,这时候他必须出一记重击去逆转比赛的结果。

    勾拳,由于其独特的出拳路线,使其拥有不小的迷惑性及超强的爆发力。是一种杀伤力很强的拳种。擂台上的很多KO,都是“勾拳”的杰作。对方的身高臂展比自己更长,那么“勾拳”就是自己这个矮个子选手的拿手绝技了。在以往的散打擂台上,也不乏擅长“勾拳”的拳手。

    其实“勾拳”除了能在擂台致胜外,它也是适合普通人防身的不错拳种。练好勾拳,绝对是有益无害的。平时朱斌除了直拳之外练的最多的就是勾拳了,他比较喜欢用低位勾拳去打击对方腹部和肋骨下方。

    朱斌这时候也察觉到张驰在最后的比赛时间里开始放松了防守,之前不断的组合拳进攻已经大大的消耗了他的体能,体能的下降让他无法全力的去进攻朱斌。就在比赛最后十秒钟,朱斌抓住了张驰一个后手直拳的空档,用自己强力的右手打出来一个干净漂亮的低位勾拳正中张驰的软肋。

    张驰顿时就感觉呼吸停滞了,自己肋骨传来了一阵剧痛。这时离比赛时间还有不到五秒钟的时间,他刚刚已经听到了比赛最后十秒的读秒自己,他忍着剧痛退后三步迅速的拉开了和朱斌的距离。

    朱斌本想接着用组合拳上去压制张驰的,奈何张驰经验丰富一瞬间就退出了他的有效攻击距离,让他后续的进攻落空了。这时台下也响起了比赛结束的铃声,一场精彩的冠军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遗憾的是三回合朱斌却以一分之差与冠军失之交臂,张驰用自己出色的经验化解了最后的危机拿下了比赛最终的胜利。

    朱斌对自己的发挥并不是很满意,第一二回合因为陷入了对方的节奏里面出不来而失去了很多打点得分的机会。以至于最后因为一分之差输掉了最后冠军战的比赛,这时师傅走了过来。

    看着自己的二徒弟输掉了比赛,石惊雷虽然心里面也不太好受。但他不能因为朱斌的发挥不佳而影响后面队员和李凌宇的比赛状态,他拍了拍朱斌的肩膀对他说道:“小斌,不要气馁,苦心人天不负。这次没有拿到冠军明年好好备战我们再打回来就是了。”

    朱斌这时自己也调整了一下情绪,低着头声音发沉哑着嗓子回道:“师傅,我知道自己还年轻,大赛经验比不过张驰。但最后那一击我还是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的。”

    石惊雷回道:“嗯,很好,你能这样想证明你没有对自己失去信心,下一次师傅带你再赢回来。现在到后台去好好休息一下吧。”

    朱斌默默地站起身来朝着后台休息室走去,李凌宇看着师兄落寞的身影不禁握紧了拳头。在心里对自己说‘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重新站起来去面对失败’。

    下午就轮到自己出场了,一定要保持好状态。石惊雷这时看了朱斌一眼后走到了李凌宇身边说道:“凌宇下午就是你的比赛了,一定要保持放松的状态和冷静的头脑,有效积极的进攻和反击是取得一场比赛胜利的关键。要从之前的每一场比赛中去成长和学习,学会无从有形技术入手,经一技万遍练与用后,技术和意识上身,形成肌肉记忆,或者说技术动力定型且自动化后的“无需思考,直觉”的自我表达的实现。”

    李凌宇听到师傅在点拨自己,低头想了想答道:“师傅这就是您之前告诉我必须搞清楚‘没有任何技术形式’和‘无形之形’之间的微妙区别是吧。”

    “对,正是截拳道练习者要将合道、合科学效率的简单直接的后天科学格斗技能,一技万遍练后,化为后天直觉本能,或者说成为技术主人之后的对于技术的忘却和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发挥。

    这个从有形到无形的修行过程,李小龙曾一言以蔽之:学规则,守规则,化规则

    简言之,截拳道不反对形式,更不是没有任何形式(任何武学理念必有匹配之形式表达才能成立和验证。李小龙先进武学理念的匹配形式,即科学开放的李小龙截拳道技战术体系),而是反对一切不切实际,不符合科学格斗规律和效率的形式,以及毫无原则,毫无体系随意混杂的形式。

    我所教给你们的正是李小龙所言且经他千锤百炼验证过的简单,直接、高效的“好的形式”——“好的形式,可以定义为,让个人在活动中获得最大效率的特定技术。”石惊雷一口气将李小龙当年的语录和武学理念都告诉了李凌宇。

    当简单直接的“好的形式”变成你的后天直觉和本能,你就能实现超越——即不受任何特定技术形式束缚的无形之形的自我表达——即随心所欲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