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比秦始皇小三岁 » 86 项羽的妇人之仁被调动起来了

86 项羽的妇人之仁被调动起来了

    项羽引兵东去,去讨平魏地的彭越游击队。项羽很快攻下了彭越占据的陈留,然后进攻外黄,战斗一时胶着,一时没有拔取。

    骑兵,是非常不善于攻城的,即便的匈奴的骑兵,要攻城也一筹莫展。要想十五天攻取十七个城,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第二个城这里,项羽就被绊住了。

    项羽身先士卒,和士兵一起顶着大盾等各种防砸的东西,往城上死攻,旁边弓箭兵往城上猛烈射箭进行掩护,上边抛下来的大石头砸得项羽等人攻了数日都攻不上来。飞箭和大石头交互在空中飞吼。

    预算的时间已经不够。项羽很急很生气,而项羽生气的后果很严重。好在外黄人算是给面子,这时候,外黄县令出来,宣布投降,说道:“大王,彭越的守将逼着我们守城,如今他已经跑了,我们愿意下城归附。”

    项羽怒道:“已经晚啦,你们替彭越拚命扔石头,没有及时投降,现在只能被屠。你这就召集城内所有十五岁以上男子,明日一早到城东,我这就坑了他们!完成这个任务,你还可以活着。”

    项羽这人有个特点,就是对自己人和非自己的人,态度非常鲜明。对于自己的士兵将官,他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一得病,他就哭着跟人分赠饮食,但是对于敌人,骂自己的人,抵抗自己的人,就视如寇仇,绝不留情。

    外黄县令回到自己的县衙,召集属吏、舍人(门客),宣布了项王的命令。

    大家都惊的面无人色。

    县令说:“你们要图体面,就不如自我了断,所以我今天召集你们啊,透露消息给你们,这是我唯一能照顾你们的地方了。”

    有舍人说道:“我还有个办法,我有一个儿子,今年十三了,正处于叛逆期,你教他干什么,他都能想出歪理邪说来反驳你,而且驳的你哑口无言。我想,这也是个本事啊。不如让他去见见项王,要是能驳倒项王,那就好了。”

    县令说:“有这样的儿子,真不错,那就让他去吧,即便说服不了项王大王,也能让他成熟起来。不过,可不要惹怒了项王,把坑人的标准下降到十三,这样连他都得送命了。”

    舍人说:“放心。没有我儿子说不服说不过的人,您等着吧。”

    舍人当即回到家里,对正在做功课的孩子说:“那谁啊,告诉你个好消息,以后不用做功课了,因为学校要放假了,学校老师都因为军民作战失败连带被坑了,从此你再也不用做作业了,你好高兴吧!”

    孩子大怒:“胡说,不行,我偏要做功课,谁不让我做功课,我跟谁急!你们这些大人都怎么当的大人,我偏要做功课!”

    “你做什么功课啊,老师都没了,爸爸明天也去东城被坑了!也不检查你作业了。”

    “不行,我非要做功课,非要做功课,谁也别想捣乱不让我做功课,我这就找他去闹去理论去!”

    爸爸舍人说:“都是项王命令不让你做功课的,你能闹,你找他闹去吧!”

    小孩于是扔下笔,又把笔捡起来,装进书包,背着书包,就跑出了家,在老爸的指点下,出了城门,跑到项羽的营地,求见项羽。

    营门口刮着风,辕门口卫士大戟戟尖上跳跃着一星夕阳的反光。

    项羽听说有个外黄小孩找他有要事相说,觉得很好奇,一般人都是觉得小孩是比较可爱的,于是他的妇人之仁又被引发起来了,就说:“传他进来。我看看。呵呵。”

    于是,小孩——十三岁——背着书包,在高大的郎官引导下,进到了大帐。当时正是快吃饭的黄昏钟点,四周的云彩暗暗沉沉。项羽正跪木案前预备进食,木案上又放着一个托着餐具的木案,四边起沿,是个托着份饭餐具的黑木方盘。

    在案里放着碗——因为是跪坐在地上吃饭,于是这陶碗底下有一个高的脚,戳在案上,免于吃时有弯腰缩颈之苦。此外还有耳杯(平底,像现在餐馆里放手巾的木托),放酒的。有的耳杯里也放肉放菜。还有一种高座杯,类似高脚的陶碗,里边也放肉,放肉羹什么的。

    小孩看见项羽,于是说:“大王喜欢在营里吃饭啊,为什么不到城里去吃。”

    项羽心说:“城里不安全啊。”于是说:“城里的人都不听我的,我不想进去跟他们吃饭。”

    “所以您打算明天把他们都坑了吗?”小孩说。

    项羽一听,怎么,消息走露了,不过没关系,反正城门已经被我们控制着了。

    小孩说:“杀一人而有天下,圣人不为也,您看在我们这些孩子的面上,能不能把老师和大人们都放了?”

    项羽说:“不是你说的这个道理啊,大人们干了错事,就得受到惩罚,以避免别的大人再干错事。”

    小孩说:“大人们干了什么坏事了?我们外黄这个地方,是被彭越这个强盗给劫持了,我们害怕了,所以暂时投降了他。我们是想等着您,日夜盼望您来救。我们小孩都等着传说中的项羽叔叔好像天神一样降临,骑着北极熊来拯救我们。岂料,项羽叔叔大王来了以后,却要把我们都坑了。大人们能觉得心服吗?能不觉得冤枉吗?我们小孩也理解不了啊。这样的事情如果传出去,往东一百多里,还有十几个被强盗控制的城,他们一定都吓死了,而且忿恨,都再不肯像我们这样投降您了。到时候,恐怕您就要永远像这样在营房里吃饭了!”

    项羽端着酒杯,听到了这里,不由得呵呵笑了出来,这个小孩说的真好啊!于是他当即站起来,你说的很有道理啊,你是哪家的孩子啊,项羽想着走过去,摸住小孩的头,又跪下来,按住他的小肩膀,说:“你呀,你呀,我要是有你这样的小孩,就好了!呵呵,你说的很有道理啊,其实,项羽叔叔也是一时生气,把大人们想得太可恶了,唉,其实我也没有那个意思要坑他们啊。来来,你过来,你跟我一起吃饭!”

    于是,抱着小孩,走回了案子,放下来,又布置了一双筷子:“尝尝我们楚国饭,你们魏国人爱吃吗?彭越老想霸占魏国,当魏王,这是不可以的。哦对了,”项羽抬起头来,“你们传令,通知外黄县令,取消今天的命令,四个城门打开。都赶紧各家吃饭。”

    外面重新透出了黎明式的新鲜的五彩的光芒。项羽跟小孩一起吃完饭,就派军兵护送着这小孩,高高兴兴回到了城中。

    项羽的见识怎么会比一个小孩还低呢?其实他只是一开始陷入了人认识判断的常见的一种可得性误区。人对事情第一反应给出的解释,往往不是按照逻辑做的结论,而是选择自己相对熟悉的解释。对于战争状态中的人,熟悉的东西就是愤怒、背叛等等,这些是日常频频出现的。项羽就把城里人的抵抗解读为基于背叛和愤怒。所以他要惩罚。而小孩的世界所熟悉的不是背叛。稍稍细想一下,项羽也就找到了理性思考的答案,于是不再记恨城里人。

    黄昏之后又下了秋雨。自此之后,项羽再无屠城和坑人的记录。项羽本来欲再多说多想些什么,却发现已是夜定人静,刀枪入库时分了,人间的意气,仿佛牵牛和织女的星光,乍明乍暗,倒是他躺的这个毛皮的毯子,摸上去还有些毛茬,很像个老实巴交的哑仆,受雇于无思无念的主人。项羽突然觉得,这场战争,真是应该尽快结束了!

    小孩的话,让项羽看到了战争的罪恶给人心带来的卑劣化影响,而要想结束它,则还必须付出更大的牺牲和流血。

    在接下来几天里,外黄以东一百里直到睢阳的十五个城,随即闻风相应,争着下城投降楚军。彭越的军队被迫弃了魏地,向北转移到谷城(东阿县地区),去靠近韩信求自保了。

    项羽似乎感到了仁者无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