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比秦始皇小三岁 » 8 李牧能挽救赵国吗

8 李牧能挽救赵国吗

    边防军是驻扎在边疆以防御匈奴入侵的。一个国家如果把边防军都投入到争霸战争,那一定是穷得没家底了。

    李牧原驻地在代郡,这里偏处河北北部,恒山东侧。李牧最初在代郡主要忙于抓伙食,像个后勤主任:每日锤死几头牛,给军士吃;建立了军用农贸市场,向老百姓收地摊费,以供养军队。然后他命令士兵不许与匈奴接战,谁敢抓来匈奴,立斩。战士们都说:“李主任是个怯夫也!”

    朝廷看他一点都不会打仗,就把他撤职了,派能打仗的将领去,终于送死了很多人:匈奴马队机动性强,赵卒们一出塞,立刻被匈奴马队粘住,被绕得晕头转向。赵卒迷糊了,匈奴趁机迅速迂回到其它地区,大肆抢掠。赵国北边的庄稼地全被糟蹋了,放牧的羊群也被抢空了,连耕地的牛马都被抢光了。

    于是朝廷又让李牧重新出山,李牧说:“出山可以,但是我必须还像从前老样子。”朝廷说:“好吧好吧!”于是,李牧又跑到前线去锤牛和收地摊费。大家都说,这个怯懦的后勤主任又回来了。

    但是匈奴不知为什么却从此得不到便宜。每当匈奴主动出击骚扰,李牧的烽火台就像蜡烛一样次第在荒野里点亮了。匈奴的马虽快,但不如烽火台传递的短消息快。农民们看见烽火,赶紧牵着牛马、赶着羊群、抱着牛犊,从田野里牧场里撤下来,躲进城寨或者要塞后面去。农贸市场的人也赶紧收起地摊就跑。

    匈奴们在田野、牧场里乱冲一气,什么也找不到。只好朝着寨子乱吐口水,或者捏起马粪往寨子里扔。李牧再三申明:“不准出寨,否则立斩!”匈奴不善于攻城,于是气哼哼地走了。

    虽然李牧的方法很奏效,但是赵卒们还是以为李主任怯懦,特别是代郡这里的赵卒都有胡人野气,性子火烈,手心痒痒着想打仗。

    李牧看看条件成熟了,于是挑选出战车一千三百辆,好马一万三千匹,勇士五万人,射手十万人,日夜加紧训练(可见即便是代郡,其骑兵数量也远不如步兵和射手)。然后放出老百姓到外面放羊、耕田、摆地摊。匈奴眼睛一亮,派侦察部队做试探性的掠夺,一抢一个着。匈奴哈哈大笑,挥舞大部队和全体老百姓倾巢而出,一头钻进李牧布置的口袋里。

    李牧三面合围,并且截断匈奴后路。一番奋勇力战,杀得匈奴人仰马翻。十余万匈奴骑士尽覆。

    此后十多年,匈奴闻李牧而胆寒,不敢靠近赵边城。

    公元前233年,秦国名将桓齮西出太行山,威胁邯郸以北,欲与前年他占领的邯郸南部漳河流域,一起对邯郸形成南北夹击之势。邯郸形势危急。李牧奉赵王迁命令,率领其主力南下解救。

    李牧的这近二十万北军,在匈奴战争中获得胡骑的大量补充,因而机动性增强,他们所乘的代马也很好,闻名天下。

    李牧到达邯郸以北的今石家庄地区,在肥下、宜安之间的原野上,与汹涌而来的秦军展开激战。赵国北军奋勇当先,骑兵不断穿插轰击秦人行列,从侧翼和后路打散秦军阵形。李牧的代郡骑兵给秦人带来极大的恐惧和杀伤力,经过反复激战,秦军大败,史称“大破之”。

    喜讯传到邯郸,赵人奔走相告,赵王迁嘉奖李牧,封之为武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