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跟着朱元璋打江山 » 第一百四十一章 锄奸队行动,常遇春来投

第一百四十一章 锄奸队行动,常遇春来投

    含山县城。

    在全军陆续准备登上战船,舟行和州的这天晚上。

    “张龙!”

    “夏毅!”

    徐达来到第一军唐胜宗部军营,点起名来。

    正准备登船事宜的唐胜宗见此走了来,问徐达:“什么事?”

    张龙和夏毅也在战友的呼唤下跑了来。

    徐达道:“现在要选人去给章先生报仇!”

    “啊?!”

    千总韦德成这时问了起来。

    按照当时的水路交通,从含山过巢湖后要先到巢县,然后走桐城闸、黄墩等据点过江。

    章诚的确在日常生活中对接触到的义军官兵多有照顾,从思想引导到疾病治疗和科普,也的确帮助了不少义军官兵。

    “那咱去!”

    徐达因而继续说道:“所以,上位要组建锄女干队,选精明干练的人先乘快舟去追踪那个任知恭的踪迹,打探他投了何处,并寻机尽快除掉他,一是为章先生出口气,二是避免他这样的小人产生更大的危害,所以不能让他活着!”

    当晚。

    且说。

    “此人狠辣忮刻,素来爱行卑鄙手段,我族兄就是被他用卑鄙手段害了的,所以,我们得谨防朱元璋虽然答应了李普胜放过我们,但还是会派人来追杀我们!”

    “章诚是读书人,可能不会因为我骂了他而怀恨在心,但朱元璋不一样!”

    “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了,现在我们就只离朝廷的水寨更近,多耽搁会儿,就会被朱元璋的水军追上,只能先试试。”

    “是啊,章先生在作战中救活了好多弟兄,我们岂能让姓任的辱了咱们章先生!”

    唐胜宗也道:“就是!”

    韦德诚和唐胜宗听后皆不再言。

    “为什么不选我们?”

    “有人来请降?”

    “咱也去!”

    “赶紧举白旗和火把,让朝廷的人知道。”

    曼济哈雅从都元帅贺木口中得知这一情况后,不禁问了这么一句。

    “***他娘的!”

    任知恭急忙吩咐后就说起来。

    此时。

    李国诚对任知恭道:“岳翁,我们真要投朝廷?”

    一众围观过来的许多军校顿时炸了窝,而撸臂骂娘起来,尤其是昔日跟着章诚打下滁州和瓦梁垒的军校。

    徐达看了韦德成一眼:“这得骑术与水性皆好为妥!何况,也不可能正事不做,把主官的都调走。”

    “那让他们加快!”

    唐胜宗等听后大为惊慌,忙问:“章先生怎么了?”

    “没错,要不是章先生给的药及时,咱发烧严重那次早就烧坏了脑子。”

    “难道我们不够干练吗?!”

    驻守桐城闸的元兵也发现了任知恭等人踪迹。

    张龙和夏毅等便组成了锄女干第一批分队乘快舟,进入了月光照耀下的马肠河,先往桐城闸方向而去。

    “就算他任知恭跑到天涯海角,咱也一定要找到他。”

    徐达回道。

    张龙和夏毅说了起来。

    “这姓任的,敢骂咱们章先生!”

    所以,如任知恭所言,章诚现在在义军中的威望的确不逊于朱元璋,因而在闻知章诚被打后,不少都义愤填膺。

    恰巧,守备这一带的元兵中丞曼济哈雅也在这里视察,而因此知道了此事。

    “就是,他娘的,知不知道章先生现在是咱们所有弟兄心中的先生,要不是章先生,我他娘的现在还稀里糊涂地不知道为什么还造反呢!”

    任知恭说道。

    “任知恭突然投了李普胜,在被上位、章先生他们斥责时,因恼羞成怒便斥骂了章先生,具体我也不清楚。”

    李国诚点了点头,并回头看了一眼,说:

    “好像有船在我们后面。”

    这夜,一轮皎月下的任知恭和李国诚,也正乘快舟急驶在马肠河上。

    贺木回道:“是的,打的白旗,说是从巢县来,请求归附。”

    “丞相罢官前,也书信于我们,要改变对各处贼军的态度,对愿意招安的先招安,以达到集中精力对付徐寿辉、朱元璋等大股贼军的目的。”

    “所以,让他们进闸,且带他们来见我!”

    曼济哈雅说道。

    贺木拱手称是。

    于是,元兵水军便出来接应了任知恭等人。

    跟着任知恭等后面的张龙等见此只得暂时隐蔽起来。

    “中丞愿意见我们?”

    这里。

    任知恭得知后大为欢喜。

    “是的!”

    “跟我们来吧。”

    于是,任知恭很快就看见了曼济哈雅,且立即行了跪礼:“罪民任知恭率部来投,还请中丞收留,准我等弃暗投明!”

    “尔等能弃暗投明,甚好。”

    “告诉我,你们是什么来历?”

    曼济哈雅问道。

    

    任知恭则把李国诚手里拿着的鸟铳拿了起来,双手捧在了曼济哈雅面前:

    “罪民之前为保住家业假意投了定远贼首郭子兴,后被郭子兴义子兼义婿朱元璋陷害,逃出来投了巢湖水匪,现特献滁州贼军所产鸟铳为证。”

    曼济哈雅目光顿时就把眼前的鸟铳吸引了过去,而忙起身看着这鸟铳,问道:“这就是瓦梁垒和集庆让我官军很吃大亏的鸟铳?”

    “回中丞,是的!”

    “这鸟铳本是章诚在滁州令工匠生产,后章诚离开滁州去瓦梁垒,不便带走所有工匠,整个工厂就落到了郭子兴手里,罪民当时是郭子兴亲军总管,所以有幸装备了一些鸟铳。”

    “罪民本早欲投官军献此铳,奈何时机未到,幸而如今得蒙中丞善识,才得以有报效朝廷以明忠心的机会!”

    任知恭谄笑着回道。

    曼济哈雅忙接过此铳来,一边摩挲着铳管一边笑道:“你立了大功啊!”

    “来人,让陈野先先立即快船送此铳去集庆,给右丞知道,当尽快寻大匠仿造此铳!”

    接着。

    曼济哈雅就吩咐起来,且对任知恭:“现在我授你为民兵副元帅,暂跟着陈野先做事。”

    “谢中丞!”

    任知恭大喜,忙谢了恩。

    接着。

    任知恭又道:“中丞,卑职还有一事要奏。”

    “什么事?”

    曼济哈雅问道。

    “朱元璋等贼军已招揽巢湖水匪,准备不日渡江夺太平。”

    任知恭回道。

    曼济哈雅听后大惊失色:“真有此事?!”

    “千真万确!”

    “要不然卑职也不会急着大晚上来投奔中丞。”

    任知恭回道。

    曼济哈雅颔首:“好个朱元璋,我虽知他肯定志在渡江,但没想到他真这么快就降服了巢湖水匪!”

    “中丞不必太担心,现在马肠河水浅,他的大舟无法通行至江面。”

    任知恭道。

    曼济哈雅则道:“话虽如此,近日乌云出现,难免不会有大雨助他。”

    ……

    “乌云越来越多了,但愿到时候能多下几天雨。”

    朱元璋这里也在次日对章诚说了起来。

    章诚点头道:“是啊,只要涨起水来,便能直抵江面,更不怕曼济哈雅的重重阻隔。”

    章诚正说到这里。

    徐达突然来报说:“上位,章先生,有常遇春、谢再兴和邓友德诸人来投,说是因见上位巢湖军演兵威,故愿追随,一起渡江!”

    “常遇春?”

    “谢再兴?”

    “邓友德?”

    朱元璋听后大喜,看向了章诚,随后就道:

    “快快有请!”

    邓友德就是邓愈,原历史上是明朝开国六王之一。

    随后。

    朱元璋就对章诚说道:“这个常遇春是刘聚的人,出了名的勇猛!谢再兴以前与咱认识,也是个厉害人物,还有邓友德,也是一方豪杰,麾下多厉害马军,本人也很善战,曾与咱义父很是交厚。”

    朱元璋说着就不禁搓手道:“没想到,他们会来投咱!”

    “这样更好。”

    “渡江的力量更强了些,只是这样的话,这几天的宣教与动员之任务更加艰巨了,毕竟,要防备这些新附者过江后劫掠百姓,就得多做宣教与动员,巢湖水军和常遇春等所带来的人,必须在大军出发前,统一认识!”

    章诚也笑着说道。

    朱元璋颔首:“是啊,咱会下令,这个月宣教和动员的官皆发双俸,另外,每人加配两名甲士,防止有人不配合宣教与动员。”

    正说着,常遇春、谢再兴、邓友德就来到了朱元璋和章诚面前。

    朱元璋与他们一阵寒暄后,就笑道:“你们能来投咱,愿意与咱一起渡江,咱很高兴,但是咱可得丑话说着前头,咱这次渡江是要建立一番基业的,所以不准胡来!人不能乱杀,财不能乱收,房不能乱拆,一切都得视作将来发展壮大的根本。”

    “我们知道!”

    “咱正巧在这一带就食,然后就听说有大股兵马在这里汇集,便赶了来,然后就看见了你们说的军演。”

    “我的个娘勒,好生壮观,那么多人齐喊渡江,得是多训练有素的兵马,咱当时就想,同样都是义军,他娘的怎么差距这么大!”

    常遇春这时说了起来。

    “是啊!”

    “那战船上的大铳也又长又大威力又猛,只是太少,不然现在就可以打过江去,怕他元兵个鸟!”

    谢再兴跟着说了起来。

    邓友德则微微一笑,走来向章诚拱手:“想必尊驾便是章先生?”

    章诚颔首。

    “久闻先生大名!”

    “请先生受在下一拜!”

    邓友德抱拳称礼起来。

    章诚忙扶住了他,笑道:“何必如此。”

    “理应如此,先生兴工清田,养活本乡饥民数十万,行元廷和义军皆不愿行之义事,此等大德,我等乡民,岂能不敬?!”

    “饶是立祠建庙也不为过!”

    邓友德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