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从迷雾里走出来 » 第十八章 因和果

第十八章 因和果

    “我就在楼下,你快点出来吧。”方红丽也唬他。

    “呵呵。”邱剑笑了,“我猜你肯定很害怕。”

    “是哦,吓死了,怎么有人连我住哪里都知道。”

    “傻呀,不知道定位一下。”邱剑只是知道她家在富县,具体哪个位置是不知道的,何况州市这么大,即便定位了,也不一定能找到正确地址。

    说起电子地图,方红丽就上过好几次当,明明那个位置离自己就剩五十米了,她就是找不到。

    电脑开着,方红丽登录了QQ,邱剑并没有像以往那样,立马发信息过来,看来不在线。

    “我也能定位,知道你现在在哪。”方红丽还是发短信给他。

    方红丽的手机响起,是一个电话短号,“你猜,我现在在哪?”对面响起邱剑沙沙的磁性的嗓音。

    戒烟了,他的嗓子好像比以前洪亮了很多,不再显得低哑。

    号码含有富县座机号码的前三位,但不是西郊的号码,难道他在富县?

    “公交电话亭吧。”

    “你怎么知道?不会在我身上装雷达了吧。”这次轮到邱剑害怕了,方红丽也是猜的,外地来的用当地号码,多数时候用的是小店的公用电话。

    邱剑确实在富县,不过他说有亲戚在此,很多年没走动了。

    本来确实想见她一面的,不过离州市还有不少路,回家就来不及了,会很晚。

    其实州市有不少动车,到邱剑所在市也就一个小时左右,比州市到富县还方便。

    不过市辖区很大,邱剑家在海边的一个农村,他上班的地方似乎也是在海边的城市,离码头比较近。方红丽也就不瞎提意见了,她可没打算见他。

    “下次有什么好事,再给你庆祝。”

    “谢谢。”考试成绩还没出来,当天庆祝显得有些早,方红丽也没抱很大希望,能通过一门就可以了。

    只是等成绩出来之后,一门是75分,另一门也有50分左右,看来也就差了一点,要是平衡下就好了。

    方红丽一直按已定的计划行走,是她对自己没抱太大信心,早知道再努力些,两门也都过了。徐萌萌也参加了考试,她一门都没过。

    周末办公室的人聚会了一次,大家去了茶餐厅吃饭。

    同事间的聚餐没有以前那么频繁,一是薪水提高了,办公室里的业务员基本都有底薪,还有公司饭卡。

    不像以前,零收入的很多,所以都是经理出钱让大家一起吃饭,还有一个就是忙着业务活动。

    部门鼎盛期,也有六千万的资金额,现在差不多缩水了一半,人员也走了几乎一半,办公室里工资最高的陈主任,每月也就6千多的收入。

    据说他曾经也有过两万左右的收入。部门指标压在那里,刘经理自己也得经常出去跑业务。

    “方红丽,带上两份合同,下午你和我出去一趟。”

    “好的,经理。”办公室里就方红丽和陆可儿两人,方红丽走了,陆可儿留了下来。

    路上刘经理说陆可儿要离职了,她有了男朋友,忙着谈恋爱,想去男朋友所在的城市。

    陆可儿每个星期出现两天,现在每半月才能见到她一次,从全职员工变成了兼职。

    这是刘经理第一次带方红丽见客户,客户以前是陆可儿在跟的。原来如此,难不成她也要向业务方向转移?

    但刘经理也没说其他的,反正也是工作,方红丽也就不发表意见。

    到了门口她才发现,这竟然是大富集团的本部。她们见到了集团总经理。

    “老曹,又见面了。”刘经理跟他打招呼道。刘经理应该和他认识,来之前也联系过。

    “你们来晚了。”曹经理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

    “怎么有人跟你签约了?”刘经理感觉有些疑惑,但脸上还是带着微笑。

    “公司都破产了,还怎么签约。”曹经理坐在椅子上,桌面上也没什么东西,也不像办公的样子,他就很随意的坐着,等着别人随时找上门来。

    “我们业务员没跟我说起,我还以为你们老板架子大,不想跟我们合作。所以只能亲自跑一趟了。”刘经理笑着。

    “小姑娘能知道什么,我们的业务还在正常销售。”曹经理知道陆可儿,只是跟陆可儿打交道的一直都是业务部门的经理,曹经理自然不会见她。

    大富公司跟经销商合作,他们也有一些门市,在市场上有联络点,库存货也要发出去,看着还是在经营的样子,只是生产已经停了。

    “再过两天,公司就要进行清算阶段了。”

    曹经理拿手挠了挠头皮,方红丽感觉他整个人都挺放松的,说话慢条斯理,也不像一位总经理,人很随和。

    看样子小老板的工厂也快难过了,他们以前的业务大都来自大富集团,做了外贸之后才有了新业务渠道。

    “怎么会这样,大富集团不是龙头企业吗?一直做的好好的。”刘经理问道。

    曹经理看了她一眼,说道:“市场反馈越来越差了,产品使用周期短,还经常有爆胎现象,难做啊。”

    大富集团的主营业务是轮胎,很多供应商给他们提供零配件,他们上游厂家很多,下游主要是搞销售的。

    “那质量怎么把控的?你们不能自己生产零部件吗?”

    听了刘经理的话,曹经理又挠了挠头皮,感觉是人多嘴杂,“以前还好,现在规模大了,难搞,那么多厂家盯不过来。再说融资困难,竞争也挺激烈的。”

    困难肯定是有的,最大的困难导致了企业经营困难,所以倒闭在所难免。

    当地还有一家企业,生产同类产品,规模比他们还大,据刘经理后来所说,也有可能是大鱼吃小鱼,他们的生存空间被挤压了。

    不过那家公司已经挂靠了别的金融公司,时不时的有很多竞争对手拜访,刘经理的业务技术也无法攻破它。

    反正跟小老板工厂合作的单位也是挺倒霉的,方红丽曾经的客户跟她联系过,说想见见她,听说她换了工作,跟以前的业务没有挂钩,客户也就作罢。

    本来客户已经跟方红丽私下联系好,方红丽也愿意跑去原来的单位见一见这位客户,可结果小老板说她很忙,来不了,主动帮她推掉了。

    方红丽跟客户约好之后,也就没太在意,再说当天她确实在忙,回客户信息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客户唏嘘之后,也觉得不好意思,有小老板这么个梗在,感觉不太适合在公司见面,这次约谈也就随他而去了。

    客户在国外的市场出了点问题,他们是直接卖到非国,据说那里做生意比较凶险,谈业务随时要带把枪在身上。

    客户有比较好的渠道,他可以搞定客户,不过产品不好他就搞不定了,他也赔了些钱,只不过没找工厂索赔,估计前面赚了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