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明侦甄玩家 » 第八十五章 不想让陛下活了?

第八十五章 不想让陛下活了?

    甄明跟刘备三人吃过一顿饭,并没有立刻请教剑法,他们约了时间,便各自回去。

    五天后,会盟的各路诸侯要开拔前往雒阳,讨伐董卓,大家还是有很多事要做的。

    甄明跟刘备约好,等大军前进的路上,再去请教。

    又过了两天,袁绍等人都被刘辩叫到了临时行宫。

    有人脸色不是很好,但又不得不露出职业假笑。

    因为,卢植要来了。

    这里的人对卢植,都饱含着敬意。

    但是,尊敬归尊敬,并非谁都欢迎卢植到来。

    尤其像袁绍这样名义上的盟主。

    但是没办法,天子要卢植来,而且卢植威望甚高,没人敢说不欢迎他。

    一个老者被人引着走进来。

    说是老者,其实此时的卢植,不过五十来岁。

    他比王越还要年轻一些,但是模样却看起来更老。

    这个年代的人,活到五十多岁,真就是高寿了。

    王越那种武道宗师另算,人家在战场不一定比得过吕布、关羽,但要说以武功强身健体、保持身体健康,他可比那些武将强得多。

    卢植却不同,本来上了年纪,再加上前段时间的心理打击,他现在给人感觉就是垂垂老矣。

    历史上的卢植,最多也就再活两年。

    而现在的卢植,能活多久,就看朝政能否如意了。

    “拜见陛下。”

    “爱卿免礼!”

    刘辩冲甄明使了个眼色。

    这里没有宦官,甄明只好暂时充当传令之人。

    甄明立刻宣布:“陛下有旨,卢植有功于社稷,拜为丞相,加封太师,当为天子师。”

    下面众臣皆是大惊,他们知道卢植来了肯定要坐高位,但没想到这么高。

    不过也有人很快反应过来:雒阳那边董卓已经成为丞相+太师,这边的刘辩天子,看来是要树立一个对应的人物。

    说起来,卢植确实很合适。

    卢植连忙推辞。

    一方面,他刚来就被授予高位,谦让一下是应当的;另一方面,其实卢植一开始不愿意来。

    他隐居,是为了逃避朝政。从内心来讲,他不喜欢董卓的行径,但刘协上位已经是既定事实,为了国家安定,他不想再折腾。因此,在刘辩请他的时候,他内心是拒绝的。

    但使者告诉他,刘辩有天命在身,传国玉玺都找到了。

    卢植这才应允,对他这样的大儒来说,正统性非常重要。

    而且他即使不来,其他诸侯也不会停止行动。卢植决定来看看,如果有机会击垮董卓,再造社稷,他当然愿意为天子充当稳定朝政的磐石。

    “卢师,朕有愧历代祖先,但从今日起,朕希望大汉能够一步步振作起来。如今朕武有王师指点,文也希望有卢师教导,希望文武二师,能为朕分忧。”

    话说到这份上,卢植也看出来了,这位天子,能力不算太强,但贵在自知、听劝,经过磨难之后,有所成长,也许真可以有一些作为。

    “既如此,老朽便接了旨意。如今老朽年迈,不知还能活几年,但在残生中,必定尽力辅佐陛下,也要为大汉寻找新的人才,让大汉更加强盛。”

    听到这话,刘辩突然兴奋起来:“正有一事想要请卢师答应,朕的表兄何撒,年少有为,且忠心耿耿,一心振兴大汉。他也需要名师教导,王师已经教过他武艺,卢师何不也将他收于门下,传授治国政略?”

    卢植看向甄明,微微点头,他倒是不介意多收个徒弟。

    天子当徒弟,其实大家都明白,除非特别好学的,否则根本教不了多少东西。如今的刘辩又不是七八岁的童子,他快二十了,该学的已经学过,基本上定型,卢植不可能真的天天教导他,毕竟有君臣之别。

    但同样条件的“何撒”却不同,卢植可以跟他接触更多,如果觉得他是可塑之才,完全可以带着他处理政事,培养成接班人。

    唯一要顾虑的,是这位小何将军的身份,离天子太近了……

    卢植还没回复,却有人跳了出来。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嗯?”刘辩看过去,只见说过的是东郡太守桥瑁:“爱卿有何异议?”

    “陛下,何撒年纪轻轻,却工于心计。他借着自己与陛下有血缘关系,接近陛下,看似忠诚,实则是为了获取更多权力。如果太师对他培养,以后他可能成为王莽之流啊!陛下不要忘了,外戚干政的危害。如果陛下真希望他常陪在身边,臣建议何撒以后可以净身入宫。”

    甄明一脸愕然,这货吃枪药了?

    貌似自己没跟他有什么矛盾啊,怎么突然跳出来。

    他扫了眼在场的大臣们,发现了一些异样。

    袁绍!

    袁绍的表情,不自然。这事,跟他脱不了关系。

    袁绍当然感觉不自然。

    他是跟桥瑁讨论过这事,他自己不方便出面,便希望桥瑁这个跟自己一条心的人,能帮他出手,把小何撒弄走。

    但是他没想到这货今天直接发飙啊。

    你看看场合行不行?

    袁绍觉得甄明还算个人才,没想着直接闹翻,但桥瑁这一闹,别人肯定会联想到他身上。

    不过这时候也不能退缩,否则以后没人愿意跟着自己混。

    袁绍当即站出来:“桥太守的话有些过了,但也不无道理。陛下,何将军的确不适合常年在宫内,年轻人嘛,多出去历练历练。依臣之见,可以让他领一路兵,一起去讨伐董卓,之后,再到地方上任职……”

    听着袁绍侃侃而谈,说实话,这个思路没错的,甄明倒是愿意去参加讨董之战,混点任务,然后也做一个小诸侯,慢慢崛起。

    但是他怎么想是他自己的事,不能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大臣们随即争论起来,除了极个别的,大部分人跟袁绍是一条战线的。

    谁都不想天子身旁有甄明这样一个人。

    刘辩很伤心,都要哭出来了,但他又不敢多说。

    下边的人,甚至已经有提出来,说什么“何撒实则是墙头草,应该杀了”之类的论调。

    甄明见状,知道有件事,必须要做了。

    他长叹一声:“你们如果不想让陛下好好活着,就杀了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