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老胡和老徐 » 五、旅行

五、旅行

    前言

    什么,你问我是老胡还是老徐,我当然是老徐,老胡才不会写出这么文艺的东西,他的脑子里啊世俗的很,只有爱恨情仇,男女纠葛啦,或者是一时得失,哪有我这般超俗之心,把酒临风,宠辱皆忘,既有远离世俗的孤怀雅兴,亦有遗世独立的志趣,但肯定没有张岱怀念故国的哀思。在家里闷了许久,再加上六月份看了看余秋雨的几本有关中国文化的书《中国文脉》、《文化苦旅》、《山河之书》,刻在骨子里的那种探索欲望便再也按捺不住了,于是我决定,出去旅行!

    一、远方

    远方,意味着什么,是目的地,亦或是一个新的起点。只是你的旅途方向不同,往往身份会交换。但远方,对我而言,肯定是未知的东西。可能是危险,可能是安全的,可能是灿烂的,也可能是凋谢的,可能是我想要的,也可能是我不想要的,无形之中,我在进行一次开盲盒似的选择。

    所以,去哪?这是一个问题,取决于你自己。我笼统的把出去旅行的目的地分为四类,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市井巷弄,历史古迹,往往吸引你的,是四个当中的几个要素,让你下定决心,对,就是这座城市,这就是我想去的远方。(至于老胡嘛,只要一句话,他就能点头答应跟你走,“美女多,走不走?”“走!”)

    然后你开始考虑,出行成本,住宿成本,旅游线路规划,时间安排,经费预算,最终,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你定好了车票(机票),前一天晚上收拾好了行李,辗转反侧,浅浅入睡,第二天早上一个鱼跃而起,你兴奋地踏上了你的旅途。

    二、你和我的旅程

    你把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你马不停蹄地从一个景点感到另一个景点,不能说是马不停蹄,因为那取决于你的流程,反正我的是如此,我像被强制塞进眼里塞进脑子里一个地方的风光,因为我太赶了,每住一晚的那点钱对我而言其实都心如刀绞(毕竟比较穷,能少呆一天就少呆一天),老胡其实也一直跟着我,他伸长了脖子四处张望,用那双贼眉鼠眼的小眼睛在美女的身上来回扫描,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时不时地还嘴里还砸吧砸吧,我不用回头都知道他肯定好几次都差点看的入神把口水都差点流出来了,苦笑不得,恨铁不成钢之余也其实早已经释然了,我和他之间就是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目的出来的人,却能够达成一种巧妙的平衡。

    三天暴走,每天两万步+的旅程,再加上我没穿袜子撒的凉鞋,脚底磨的那是一个难受啊,走在一条普通街道的时候,我实在忍不住了,太累了,我一屁股瘫坐在路边的台阶上(有的店铺门口会有那种石质或者大理石的台阶嘛),老胡也一屁股坐了下来,长长地叹了口气,非常夸张地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从他那有些惺忪的双眼当中,我看到了疲惫,----这是很不常见的,在我的印象中,他只要一看到妹子都会跟打了鸡血一样,故作正经的整理一下那个早已不知道被他捋了多少次的已经,右手自认为帅气地一揩自己的那几乎快没有的头发,于是我故技重施:

    “老胡,2点钟方向有个超正的妹子”

    如果是往常,他会一个鲤鱼打挺,然后重复以上动作。(当然没有这么夸张),但我敢肯定他会立刻眯起那双小眼睛,右手捻住下巴那点几乎没有的胡须,(作关公捻胡须状),细细打量一番。

    但今天,他只是鼻腔哼唧了一声,闭上的双眼一点动静都没有。

    我揉着肿胀酸痛的小腿,背依靠着上面一级台阶,在这炎热的夏天,这种阴凉地里的石阶就等同于来之不易的降温之地,(但也好不到哪去,毕竟气温摆在那),我在思索,自己为什么会这么累,自己是不是错了。

    习惯所致,我和老胡有一句每一句的聊着:

    “老胡,你累不累?”

    “你这不废话嘛,老子累的都快跟死猪一样了,这天气,地上都能煎鸡蛋了,要是在逗阴天,那种闷热真的就是要我这条老命了。”

    “吹吧你就,一看到美女你不就满血复活啦?”

    “别说了,别提了,你带我来这确实没骗我,美女多,但美女看多也就那样,都基本上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不都是两个大眼睛,两条长腿,一握细腰,一张小嘴嘛,没意思没意思,走马观花似的有什么意思啊,真当个人肉相机啊,过目不忘啊,美女要细品的好吧,我这样子走马观花,只能流于浅表,真以为我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豹?不现实的好吧”

    在那一刻,虽然是自嘲,我也能从他的话里听出答案,也是在讽刺我的愚昧,我天真的以为自己真的能够瞄一眼就记住,但注定只能流于浅表,匆匆而过,囫囵吞枣,只是一味的追求去过的地方多,看过的风景多,但终究最后留在自己心里的,只是一个画面。没有时间,也压根没打算静下心来好好地去品,好好地去观察,蕴藏在民俗,自然风光,古典建筑当中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核。所以,我真的应该好好地思考一下,自己到底应该进行什么样子的旅行。

    三、我打算的旅行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再加上老胡的点拨,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有了初步轮廓,至于细节方面的问题,还需要进行推敲。所以,在这里就是一个大概的描述。

    拿杭州举例,这是一个我已经去过的地方,是很小的时候爷爷奶奶带我去的,(我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不分),但留下的印象几乎没有,而且那是十几年前了,所以杭州对我,其实就是完全的陌生的。

    所以杭州吸引我的有啥,西湖,钱塘江大潮,我对杭州的了解甚少,觉得自己可能会去的也不会增加太多,游玩时间大概在三天左右,介于钱塘江大潮的时间不定,到时候要具体看,西湖的景点比较多,肯定要好好地逛一逛,由初中学的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使我一直想去看一场西湖的冬雪,但钱塘江大潮肯定不在冬天,所以怎么办,那就去两次吧(捂脸苦笑)

    西湖估计至少一天半,然后再找小吃街逛一逛,随便走一走,基本上就是这样子。我更倾向于一个人旅游,或者是以后和喜欢的人一起,人越少,需要顾及的就越少,旅行的自由度就会变高,所以,单溜,是像我一样比较随性的人的选择。

    夏天的时候,我可能也会去杭州附近的小古镇看一看,走一走,毕竟在烟雨朦胧的时候,撑一把竹伞,徜徉于水乡的水墨巷弄,在青石砖上踱来踱去,这样一幅烟雨江南图,我想无论是女孩子,还是心中有点文人情节的男孩子都不会拒绝有这样一番经历,如果最好此时身旁能有一位她,你和她共打一伞,虽不能话巴山夜雨时,但亦可以有一句每一句地聊着,你会觉得其实一直这样也挺好。那如果你和我一样,仍然是一条单身狗,说不定老天开眼,会给你安排一场美丽的邂逅。在古镇的屋檐下,有一位避雨的姑娘,那天也不知怎么地,一向软弱的你鼓起了勇气,对那位佳人说,姑娘,不妨让我送一程吧。她看了看满脸通红的你,扑哧笑了出来,思忖了一下,点了点头。内心充斥着无穷的欢喜,这欢喜甚至让你手足无措,一时间不知道做何是好,而她,款款地走向了你......

    一个人的旅程,你喜欢吗?

    四、为什么

    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什么。

    为什么出走,为什么要旅行,每个人的理由不一样。要说我的,对于家乡的东西,看久了,新鲜感就没了,而且对于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渴求。

    啧,新鲜感,渣男用的词。

    无可厚非,初见乍惊叹,但是久处未必怦然。而且,每个地方的人、景、物都是不同的,所以说出去也能开阔一下视野,这是利己的一件事情。

    基本上两点,运用高中地理人口迁徙的推拉力理论类比一下,人口流出地,推力为主导诱因,人口流出地,拉力为主导诱因,中间阻隔,空间距离和交通通达度,对于旅行而言,中间阻隔可以加上所谓的资金(旅行预算),时间(自己是不是假期啊,能不能挪出空当来啊)等等等

    综上所述,还是回到了开头的那句“价格能接受,想去看看,就去看看了”

    下面一个为什么,为什么囫囵吞枣地旅行?

    大部分是我的原因,我迫切的想要看更多的东西,在有限的时间内,所以间接导致了我不停地行走,走马观花似的浏览。

    但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旅游景点的同质化、商业化问题(下面纯属个人观点了,拉仇恨了啊)

    自然风光这种现象是最少的,毕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并非人类能够效仿的,不同的地区虽然景象也有类似,但那些最有代表性的必然有其自己独到的特色,名胜之所以是名胜,肯定是有原因的。壶口瀑布、三峡、黄山、泰山、九寨沟.......

    古典建筑emmmm,同质化其实还比较不严重,毕竟一个大的区域里面的古村落几乎相似所以选取典型即可。古村落古城前几年说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商业化严重,通水通电,商铺开起来了,确实,是商业兴旺的表现,但游客们花钱来是感受人家原住民的生活的,不是逛商业一条街的(反正我是这样的),发展商业可以,但要学会把我一个平衡点,过犹不及,既在带动商业发展的同时也保存古镇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不沾染上太多的现代科技的味道,我们游客也要尽可能地出一份力。

    民俗文化,其实最好去当地的公园看看,那个地方是最真实的民俗生活写照,你可以充分的感受到一座城市的生活节奏及其底蕴。从那些老大爷老大妈的举止仪态中,从公园的设计中,从小孩子的笑容中......总而言之,不妨慢下来,慢慢地走,慢慢地看。

    观道观道观道(剑来水友都懂+狗头)

    其实当你自己走过的路多了,你就会明白注定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人不可能真正的把风景看遍,但其实出来一趟,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一点东西,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是吧,老胡?”

    “别问我,我没你身上那种迂腐的文人气,我只想饱尝被爱的滋味(《谁》歌词),诶老徐你说啊,为什么我到现在还单着啊”

    “就你那德性,哪个姑娘敢收了你?”

    “我不挺好的吗?”

    “害......人还是要有点自知之明的。”

    “你特么......崽种!直视我!”

    (溜了溜了)

    感谢书友20220711105358335投《老胡和老徐》

    感谢青衫已改红颜旧红恺投《老胡和老徐》

    感谢墨要璃momoko520投《老胡和老徐》

    感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