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亿元的游戏 » 第三十四章 雪中送炭

第三十四章 雪中送炭

    昨天晚饭时,杨老大收到了小马哥转来的油钱,让他拉着光头刘和一位买房的朋友,走一趟国风府。

    扣掉来回油钱100多块,他和光头刘净赚1千多元,把两天的车钱赚回来了,小马哥説还有10户人家需要他帮助,让他连续十天,帮忙接了这活。

    他没想到这孩子能耐,找了个这么省心的事,带上光头刘,不就是去吓唬一下对方吗?

    但小马哥説要文斗,不要武斗,他琢磨着什么叫文斗,问小马哥説得具体点。

    “汪哥,啥叫文斗,杨老大不明白。”

    其实汪寒山也不知道啥叫文斗。

    他转问胡春明:

    “查查房客是怎么去售楼处闹事的?”

    胡春明给他发来了一堆图片,基本都是打着横幅标语,喊喊口号,但不要有过激的行为。

    他把图片转给小马哥,让他们模仿,创新不会,模仿还不会吗?

    光头刘接到图片后,立马找到做标牌的小店,让店家连夜制作了几个白底标语,上面用鲜红的墨汁写上:还我血汗钱,还我新房等铿锵有力的短句,清早从城里出发。

    国风府的售楼处在小区中心位置,是一个两层楼高的白色的圆形楼,远看象一顶草帽盖在草地上。

    光头刘下车,把横幅用绳子绑在树干上,然后一群人下车,围着标牌喊口号,杨老大给他们录了视频,发给小马哥,他再转卖给昨天的几家自媒体,所以在路上,汪寒山就看到了头条上的热闹。

    直到保安出来劝他们回去,光头刘看了看时间,也快到十点了,把标语收了,上车回城。

    杨老大的出租车在小区门口与一辆紫色的朱雀打了个照面,他并没有看到车的后排上,一位戴着墨镜的青年,盯着他仔细看的表情。

    汪寒山心潮起伏:

    第一天他发着高烧,一干兄弟们每人帮他值了十分钟;

    杨老大让他扣好服,注意自己的仪表仪容;

    小马哥承诺给他找工作;

    老何教他联系方式;

    矮子每次多给他舀了几块咸菜;

    光头刘把大宝分给他用。

    他第一次心里翻上来的一股不知道啥滋味的心酸。

    等办完这个楼盘,一定找个时间,约几个兄弟聚聚。

    但随即他又放弃了这个想法。

    站在圆楼办公室里的周董,终于看到来闹事的房东们撤走了,他紧张得手心一直出汗,如果这个场景给汪寒山撞见,投资肯定是不会成了。

    “汪董的车进来了。”门卫通报。

    周董三步并着两步,下楼迎接。

    所有的销售人员在楼下排成了两排,迎接他们的救命稻草。

    汪寒山还是被这百十来人的欢迎阵势给吓住了,好在戴了墨镜,掩住了他的紧张。

    两人再次握手时,彼此的手心里都有汗。

    “天真热啊。幸苦你了。”周董解释。

    “天再热也阻挡不了我们的投资计划。”汪寒山调整了下心态。

    他随着周董进了销售大厅,销售员小姐领他到沙盘前,打开红外线笔,指着群山环抱中的国风府楼盘,开始了介绍。

    沙盘情景与电脑里的画面相吻合,他开始走神。

    第一期是50套别墅,这个并不在他要实现的计划内,但看了赢马会的资料,他决定把它们也收入囊中。

    “现在一期二期均已完工,三期项目也早就批准,但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房子销售降价也不乐观。”

    大厅里只有汪寒山与周董,因此销售实事求是地介绍。

    “这个销售大厅,将来怎么处理?”

    汪寒山把话题岔开。

    “原来的设计是这样的,为业主服务,主要有琴棋书画茶瑜伽等六艺,因此又叫国风馆,会引进专业的品牌跟进服务。”

    原来国风馆是这个圆厅的构想,如果结合旅游应该没有问题。

    他点头表示认可。

    汪寒山低头发现地下还有一层。

    “会引进品牌的超市,解决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

    这个设计也得到汪寒山的肯定。

    配套的设施不不缺,就差运作的流动资金。

    看完圆厅,周董又陪着他看别墅和洋房的样榜间。

    从事过中介的汪寒山,带过客户看过百十来套各种板型的样板房基本的套路都是陈设简洁,留出的空白面积增加了视觉上空旷,感觉到住房面积较大,而真正的生活时,会发现没有样板间的空间大,这里面最突出的就是样板间室内都不装门,因为一装门家具就不好摆。

    他看到的两套也不例外,仿佛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

    想到此,他的嘴角上扬,露出了微笑。

    而这个细节,给周董传达的意思是他对于房子的结构比较满意。

    “如果您的朋友想要在这里买房,我们会用成本价来支持。”

    周董开始攻关。

    “感谢。”

    汪寒山并不否认他有朋友会来买房,如果给一套让小仙女来销售,他也能挣到差价,但是,他现在已不是过去的中介,他要的是全盘拿下,一套都不外流,包括那些已经卖出去的十几套,他要全部收回,否则很难管理。

    想到此,他要求:

    “去您的办公室谈推进方案吧。”

    两件礼品已摆到周董的桌上,他对那件鲁班喜鹊爱不释手:

    “记得当年我师傅还会做,后来就失传了,不知道它能不能经飞行?”

    “这是朋友投资的《鲁班传》里的道具,最后用了竹子做的那件,这件就没用场了,正好我拿来送给您,作为建筑行业的领头人,您才是最合适的拥有者,听道具师傅説,能飞起来,最好在水面上或沙地上放。”

    “好,有空我去前面的水库试试。”

    两件礼物都让他满意,周董认为:汪董只是个生意人,不会理会媒体上的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