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亿元的游戏 » 第三十二章 小鱼小虾

第三十二章 小鱼小虾

    离开无为工作室前,汪寒山拿出事先装入红包里的一千元递给王管家,感谢他的服务与接待。王管家并没有推让,收下了这份属于他付出的报酬。

    围猎时,每个岗位都同等重要,有的吃肉,有的吃骨头,有的吃渣子,但如果有的岗位连渣子都没能吃上,那一定是一次失败的围猎。

    汪寒山让车送自己去电信营业厅,给自己买了一只最便宜的小米,又买了一个新号。

    回到家,他拿出新手机,给小马哥打电话。

    是让他们出场的时候了。

    “是汪哥吗,我的哥呀,你上哪去了,我还跟师傅説找到一个壮劳力,你留的手机电话一直打不通,一打就是别人的号,是不是你写错了?”

    “我换新手机了,哎,别提那倒霉的事了。现在用这号。感谢兄弟记得,我现在找到工作了,在一家律师所帮人打公益官司,分到我就一个名额,想让给你,兄弟们也挣一笔钱。这比拉货好挣。”

    “有你弟弟发财的机会吗?”小马哥不想错过机会。

    “这不正好找你商量吗?你经常送货,认识国风府工地上的建筑工吗?”

    “认识呀,哥别提了,我送了一年货,那是个烂盘,欠了人家工钱不给,工头愁得整天东躲西藏,都是带着乡里乡亲出来打工的,过年都没脸回家。”

    “那好,咱就把这次公益法律援助的机会让给你的朋友吧。听好,要想发财,就是让他跟着我们合作,我保证把欠他的工钱要回来,有多少欠款?”

    “听他説有300多万呢,他説这辈子都怕还不起,欠了上游的料钱,欠着工人的工资,他也找过人,但人家不办,哎,别提打官司,他交不起律师费用。”

    “那好,这钱咱哥俩挣定了,你跟朋友讲,要是把欠钱咱给他要回来,他要答应给咱俩分5万,你是弟,拿3万。”

    “真有这好事?我明天就去找,哦,马上。”

    “记住,只有一次机会。”汪寒山叮嘱。

    小马哥记下汪寒山的新电话,立刻开车去工地上找包工头老常。

    汪寒山又拨通了司机小钱的电话,这种事他不希望董事会知道。

    “小钱你好,有与公司合作的律所吗?我有个案子想委托他们办理。处理完了有劳务费会与你结账。”

    这好比公司老总让你给个通信方式,然后说付费,小钱立马给了三个与公司有合作业务的律所。

    汪寒山马上把信息发给胡春明,让他查清三年来,这三家律所在公益事业方面的捐赠。很快小胡就查明了,排在第一位的是同仁律所,帮助过家暴的妇女离婚,在业内小有名气。

    他拿着胡春明给他查到的律所电话,打过去:

    “你好,是前台吗,找下你们的合伙人孙律师。我有案子委托他办理。”

    刚下完一场小雨。地上的热气迎面扑来,汪寒山踩着路面的积水,从出租车下车,奔向同仁律所。

    设在西四环路边一座写字楼里的律所,占了整整一个楼层,约有一千多平,门口的前台,让他稍作等待,安排会面的客厅。

    汪寒山前面还排着四、五位客户。

    十分钟后,前台把它领进一个小会客室,又等待了十分钟,一位矮胖的中年人,夹着公文包,匆匆进来。

    他拿出名片递给汪寒山,而汪寒山只能説等会我加您微信。

    听到他服务的这家企业的董事,要他帮着打公益官司,他面露难色:

    “汪董是这样,我手中有几个大案要案,抽不开身,要不安排其它律师来做?”

    律所和投行一样,都是靠客户养活的。

    “这个案子比较着急,希望您亲自过问。”

    汪寒山的目的,并不是让律所发张律师函催促一下,而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押着周董上法院解决,而运作这层关系,一般的律师做不了。

    “我就是想帮朋友,但不能让他知道,他们很困难,到时候就説我是你们的顾问,帮你们找公益案例就行,但只限于这一例,毕竟我的能力有限。”

    汪寒山给他交的底,就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法院庭审,他来出所有费用,如果要回钱,律所也能分到标的费用。

    得到这家著名的投行股东的表态,孙律师表示认可,接下来就是签一个代理合同。

    孙律师留下一句“前台会帮你签的”告辞,留下汪寒山慢慢消化合同。

    陈式化的合同也没有留下让他修改的地方,他预付了5万元,算是进正式进入了倒计时,临走前,前台让他再付2000元。

    “合同里的预付款不是已经付了吗?”

    汪寒山不明白为何又多出2000元。

    “这是刚才的咨询费用,你一共问了孙律师四个问题对吧?”前台小姐姐认真地确认。

    “是的,这也要收费吗?”

    “是的,这是付给律师的咨询费用。”

    前台手里已经拿着发票。

    汪寒山终于明白,为何被欠钱的人不通过法律程序,你一走进律所的每一步,都是用钱铺就的,没有钱的人,根本走不出这一步。

    按照孙律师的要求,汪寒山让小马哥,帮着把合同、欠款单据等寄到律所,让他们听消息行事,复印资料的费用,和小马哥的油钱,汪寒山给了他一千元,并让他写了个收条,説好案子结了钱到后,扣除,并让他留好发票,这都是成本。

    一分是一分,汪寒山算得清清楚楚。

    小马哥找到老常时,把打公益官司的事説了,老常还没言语,一旁摘菜的他媳妇不干了。

    “要是把这脸撕破了,人家更不会给欠款了,现在每个月还给个一两万的。”

    怕事,是造成欠款的原因。

    老常説媳妇不同意,他也没办法,何况周董説等房子手续办下来,会拿房子抵债,怎么算下来,也有三套房子可得。

    这也通常是地产商欠债不还的办法。

    “汪哥,对不住了,老常家的怕事,説等手续办下来,会给他们回三套房,等着拿房抵债呢。”

    这是汪寒山没想到的意外。

    “哦,要是开发商有钱去办手续,也不会卖不动房。这样,你找找工人,去找老常要钱,你就是拿到房,现在卖得掉吗,上游原料企业会要你的房抵债吗?现在全国有6亿栋房知道不?平均两人就能有一栋啊,你卖给谁?”

    汪寒山相信听到这个数字,对老常是沉重的打击,你想炒房,门都没有。

    这句话提醒了小马哥。

    “哎呀,哥啊,看我这张嘴笨,要不你来说服老常家媳妇?”

    “这样,你后天拉着他们去律所看看,看看人家的能力,我已经办完手续了,很快案子就会移交法院,一上庭,就是给你现房,也得加快是不是?”

    小马认可此方案,毕竟看到手续,才能説服老常家的。

    让老常家的媳妇看到玻璃幕墙的大楼,冰冷的律所,一问问题就要拿钱的律所?

    汪寒山拨通了周导的电话:

    “不好意思周导,麻烦一件事,有一段戏编剧弄得不好,出不来效果,我刚拿到一个新的本子,准备投呢,就是让被欠钱的老板和他的媳妇去律所走法律程序,怎么让他相信走法律渠道能解决问题呢?他们的文化不高,就包工头一家子要去律处,委托律师帮助打官司,要回欠款,本子写得干吧,不接地气,看不出来一进律所就能转变当事人的思想,你是名导,帮着想想如果要拍时,怎么弄场景,如果找到钱,这本子肯定您来导,这不,我这个制片都觉得本子不行。我这关就过不去。”

    周导给了汪寒山一个煽情的场景布置,他立马心领神会,算出了成本。这可是制片的强项。

    “孙律师,你能马上把一面墙挂满锦旗吗,明天我的客户要过来看看律所,让他们放心。”

    汪寒山出钱,做了百十来面锦旗,整个律所的墙面瞬间红彤彤,不留空白处,尤其是周导编的那句“青天常在,为民做主”的表扬,深深地打动了老常家媳妇。

    她抚摸着锦旗,放声悲哭,这些年她找娘家借钱,找朋友家借钱,找能借钱的所有亲朋好友,村里人还以为她在城里吃香的喝辣的,没想到她靠帮人做小时工,还着村里父老乡亲的工钱,如果能把钱要下来,她们一家明年就能回村过年。

    “我可怜的老孺人家啊。明年清明一定回去给你老上坟。”

    老常家媳妇放声悲哭。母亲过逝她都不敢回村办丧事。

    她给前台小姐姐跪下:

    “青天大老爷啊,你们一定要帮帮我们。”

    在她的心中,只有这个词好使,所谓庄严的法律,在她的认知层面,就是青天。

    惹得前台小姐姐也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虽然説这种办法对付其它的大客户没用,但让老常媳妇看到了希望,毕竟促一下开发商能先给三套房,也总比划个饼强,他们在律所办理了委托汪寒山代理的合同,而他则借口出差,让前台代签了这份合同。

    老常提供厚厚的一叠证据,是一发发子弹。

    仅有证据还不行。

    舌头没有骨头,但能穿透谎言和高墙,汪寒山要还要借孙律师的舌头,才能保证弹无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