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第九百七十四章 旧事重提,水淹故计

第九百七十四章 旧事重提,水淹故计

    大非川,大非岭青草艾艾,一片生机,三座占地极广的营寨从东北到西南,绵延到远处玛积雪山山口旌旗林立,沟壑环绕,无数士卒持戈操练,杀声震天。

    远处一群黑衣黑甲的十卒,护卫着上百辆粮车从东面的道路上,缓缓而来十匹战马从营寨当中疾奔而出,为首的,赫然一身戎装,身体笔直的监察御史娄师德。

    粮车最前方,同样一身黑衣黑甲的李绚,眉头一挑,神色瞬间温和下来满脸兴奋的娄师德骑马奔到李绚眼前,翻身下马,对李绚拱手道:“末将见过王爷,大帅让末将来迎接王爷。

    “末将?”李绚翻身下马,诧异的问道:“类御史转为武职了?

    “朝散大夫,左卫司马娄师德见过王爷。”说着,娄师德对着李绚沉重躬身。

    朝散大夫,从五品,左卫司马,从六品下。

    类师德之前任监察御史,正八品上,如今调动,可谓超擢“娄司马请起。李绚皱着眉头抬头,随后问道:“这件事情朝中.“是宗仁自请,大帅推荐,陛下允许。”娄师德再度微微躬身。

    李绚笑了,亲自将娄师德扶起,同时说道:“这朝散大夫之职,怕是陛下为投笔从戎,感到欣喜,从而赐下,司马可千万不要辜负陛下的信重啊!”

    “陛下隆恩厚赐,宗仁永记在心。”娄师德再度认真躬身。

    李绚满意的点点头,说道:“走吧,军中这粮,怕是等急了吧?

    “是的。”娄师德直起身,领着李绚朝营寨走去,同时说道:“从月初开始,送至军前的粮草就开始晚到,一开始是三两天,到后来便是十天半个月,若非军中还有存粮,恐怕早支撑不下去了。”

    李绚面色肃然的点点头,道:“今年的旱情虽然不重,但想要让百姓多支援军前亦是不太可能。

    好在益州的粮到了,”类师德带着李绚,直接走进了营门,后面有军中粮官带着粮车进入中军粮仓之中。

    如今的中军有一万人乌海有王孝杰的五千左卫,苦海有黑齿常之的五千右领军卫山中长水关有李多祚五千右领军卫,山脚前营有李谨行亲率的五千右领军卫。

    中军大营有五千左卫,五千右屯卫。

    后军大营有五千右屯卫另外还有曲沟的四千右骁卫吐谷浑骑兵,以及在沙珠玉河安营的六千突厥兵再加上李绚麾下的三千右卫骑兵,三千州兵,负责转运粮草的五千左卫扬州兵山中的两千蜀地山地兵一共五万八千人。

    除了李绚麾下的三千州兵以外,其他的兵力粮草原本都由地方转运。

    后勤压力之重一望可知这还没有算战马娄师德领着李绚前往中军大帐,同时说道:“谁都没有料到,此番军粮危机来的这么快,如果不是王爷及时调来蜀中军粮,恐怕乌海王孝杰中郎将那里,就要撤军了。”

    “蜀中天府之国,此番旱情并没有波及到蜀中,所以粮草之事,运来并不是问题李绚看着两侧的军将掀开帐帘,然后看向中军正座上的刘审礼,肃然拱手道:“末将李绚,见过总管。

    南昌王请起“刘审礼微微抬手,然后问道:“此番蜀中军粮,多长时间能运来次?”

    “七日一次,一次五十万斤,足够大军此战所需。”李绚认真拱手帐中众人同时松了口气,这一次的军粮压力,的确将他们折腾的够呛毕竟在此之前,谁也没有料到粮食问题,竟然这么严重。

    “原本预计各地的粮仓足够支撑到大战结束,谁能想到,沿途各地的粮仓都有或多或少的不足,累加起来,才导致前线紧急。

    刘审礼摆摆手,说道:“陛下不知道下令砍了多少人头,但对前线情况依旧解决不多,好在王爷赶来了。”

    李绚直起身,看向刘审礼说道:“那么今年的是情处置也比之前预计要麻烦的多?”

    “的确如此,南方运到长安的粮食,不少都被截留了下来,运到西北的也越来越少。”刘审礼伸手,道:“王爷请坐。”

    “多谢大帅。”李绚面带担忧的在一侧坐了下来,然后看向刘审礼问道:“大帅,那战后?”

    “战后再说战后的事吧,先说眼前吧。“刘审礼摆摆手,将李绚的话截了下来李绚点点头,说道:“是!”

    “说到军前。”刘审礼神色肃然起来,看向帐内的众人。

    此刻帐中,刘审礼坐在中央帅位上左侧上首是右领军卫大将军李谨行,李谨行下首是李绚。

    右侧上首是左卫将军萧嗣业,下首是检校右骁卫将军史暕。

    此番西征各路大将都在此处今日便是军中数月以来,最全的一次军中高层会议“此番南昌王及时调送粮草,军前压力减轻,之后的撤军计划也可以不用那么仓促不用再担心被论钦陵看破虚实,反倒可以趁机算计论钦陵一手。”刘审礼淡淡笑笑。

    此番大军战略,决战之地选在了大非川刘审礼驻守大营之中,悄无声息的将整个大营改造成了一座杀戮堡垒李绚刚才从外面进入的时候,已经看出来一些端倪,杀机虽然深藏,但露在外面的一些弩车,依旧闪着锋利的寒光就等论钦陵和他手下的叶慕骑乒杀过来这一战如果按照李绚最初的计划,恐怕这一战就会颠覆吐蕃将近十万大军。

    大唐和吐蕃的国势也将翻转。

    非是易于。

    故而在此之前,首先最重要的,便是成功的将王孝杰部五千人从乌海撤下来苦海的黑齿常之部,长水关的李多祚部,都是为了接应王孝杰而布置甚至包括小花石峡的李绚,目的也是为了在王孝杰撒退时,从背后牵制论钦陵“听大帅之意,我军缺粮之事,已经被论软陵知晓?”李绚谨慎的看向刘审礼刘审礼点点头,说道:“前些日子,在兰州抓获两名吐蕃细作,从敦煌以西沙漠中,伪装商队而来的吐蕃细作,谁知道他们在这几个月里究竟探查到了多少机密。

    “是经西吐谷浑而来,”李绚点点头西吐谷浑的达延芒结波,根本没有自己抉择的权利。

    吐蕃人要开战,他也只有开战,并且还得为大军先驱。

    “王孝杰即将在吐蕃人攻势最强的时候,发起突袭;黑齿常之部会随从策应,南昌王也需要从小花石峡出击,击退吐蕃人之后,诸军做出后撤的假象,等到论软陵突袭的时候,左卫萧嗣业将军会率领五千左卫主力出现在苦海,穿过后撤诸部,狠击吐蕃人。

    诸军随即回身,合力击破吐蕃人。”刘审礼说到这里,拳头紧握了起来李绚的呼吸突然间停滞了一下,这和他原本预计的后撤计划完全不同因为王孝杰在突袭之后,立刻就会转身后撒,李绚再出手,吸引论钦陵的注意加上黑齿常之接应,顺利后撤问题不大。

    至于之后,山道之中已经做好了在此放火的准备一万军卒,从苦海和乌海后撤,并不是多么太难的事情,但是现在,李绚却嗅到了完全不一样的风声因为刘审礼调的,是萧嗣业的五千左卫主大他们要从大军军营起,穿过三百里山道杀到苦海,然后冲杀百里草沼,反杀论钦陵。

    这听起来多少有些天方夜,但李绚相信,以刘审礼工部尚书的力量做到这点不难。

    难的是如何撤退比原本预计要多五千人的撤退甚至不止是五千人。

    刘审礼究竟想做什么?

    李绚微微拱手,看向刘审礼,郑重问道:“如何保证诸军同时回身反击湖之上,大***身何等困难,还要考虑论钦陵的追击,还有末将所部。

    从小花石峡出容易,在宽阔山谷外撤退也不难,但回身入狭窄山谷中,如何转身反击?”

    隔着一座苦海南山,诸部想要协同作战,这难得大的惊人稍不注意,立刻就有整个前线大军全军覆没的危险。

    “先说苦海和乌海之间,有一座军粮转运站。”刘审礼转身看向李他说道:“这个地方,已经经过改造,成了一座巨型箭塔,以箭塔为中转,诸军可以休息调整,狙杀吐蕃人的追击,最后反杀。

    李绚目光看向了一侧的萧嗣业其他诸军都是后撤,大不了不再管什么转身回击的事情,但萧嗣业却是要直接冲向论钦陵的大军的如果萧嗣业不点头萧嗣业轻轻一笑,说道:“此战,终究是要尝试一下的。”

    “好。”李绚面色肃然,最终还是点头,然后看向刘审礼,神色谨慎刘审礼笑笑“至于小花石峡听闻王爷已经在峡谷之中拦坝蓄水,准备水淹三千里?”

    萧嗣业,李谨行,史暕,全部虎视眈眈的看向李绚。

    李绚嘴角微微抽搐,拱手道:“那是绚为了最后迟滞吐蕃大军后撤用的手段。”

    一旦大非川大胜,吐蕃数万大军能够回去的不多,到时候,一场大水,便可以将吐蕃人挡在路上是论钦陵,李绚可不想让论钦陵活着返回吐蕃刘审礼身体微微前倾,看向李绚说道:“如此,本帅希望王爷提早放水,然后将论钦陵好好的淹一番。

    可行是可行。”李绚脸色有些不好看的说道:“但如此一来,小花石峡就守不住了。”

    小花石峡作为挟制吐蕃人攻势的最终节点,一旦失守,整个兴海都有危险王爷是想要最后活捉论钦陵吧。”刘审礼深深的看了李绚一眼说道:“若是我军能够在高原打败论钦陵,那么接下来的计划,也照样可以进行,”

    甩脱大非川的优势地位,强行在乌海决战,这明明是刘审礼自己最初的计划李绚顿时就明白刘审礼想要做什么了他不甘心,不甘心一切计划按照李绚的来,他要用他的军策来上一次或者说,是赌上一次。

    李绚认真拱手:“末将领命。

    你是主帅,你要赌便赌,反正最后承担结果的人首先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