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定鼎河山 » 0153 廷议封赏

0153 廷议封赏

    京城,奉天殿。

    九月初九午时之前,年青的天启帝神情兴奋,脸色潮红地带着文武百官从太和门返回奉天殿。

    今天是福建总兵衙门和辽西行营向国家献俘的大好日子。

    福建总兵衙门献的是200多名穷凶极恶的海盗,辽西前线献的是200多名建奴。

    不管是海盗还是建奴,献俘的数量在大明历史上都是位居前列。并且其中侵袭大明东北边疆的建奴还是让整个大明都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的心腹大患。

    这就让今天的献俘仪式特别具有含金量,也让今天参与仪式的大明君臣特别有成就感。

    “诸位爱卿,对歼灭海盗和建奴有功之臣的封赏议得怎样了?”奉天殿里,天启帝在龙椅上坐定之后,兴致勃勃地发问。

    文武百官们迅速从仪式狂热中清醒过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愿首先发表意见。

    所有官员都知道一件事,不管是海盗,还是建奴,都与安东卫一个军中新贵——陈建极大相关。

    准确的说,是与陈建自费组建的安东海防游击司水师部队极大相关。

    平潭岛海战中,陈建的水师部队稳稳占据主战功劳。柳河口之战中,陈建的水师部队又占据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救援和协战功劳,并且陈建的部队所斩获的建奴首级占到了该场战役的一半。

    根据辽西行营发回京城的战报,天启帝和文武百官其实都能品味得出,如果柳河口之战没有陈建水师部队神兵天降,当日出征的一千七百多名大明官兵基本上会全军覆没,根本没有机会反败为胜。那样身处京城的皇帝和文武百官不但没有机会享受到接受建奴俘虏并将他们残酷处死的荣耀,反而还会因为柳河口大败而焦头烂额。

    从这一点来说,陈建就是这两场胜战中的主要功臣,甚至是最大功臣,一定要给予足够的荣誉和地位才行。

    然而官员们还知道一件事,那就是这个陈建好像并没有依附于阉党。而阉党如今却是把控了朝堂大权。如果他们贸然说出为陈建请功请赏的话,恐怕不但帮不上陈建,反而还容易惹火上身。

    当然这是朝中中立派的想法。

    已经归附于阉党的官员对此基本上是漠不关心。他们都看向站在天启帝身边的司礼秉笔太监魏忠贤。

    很显然,魏忠贤说给陈建什么封赏,他们立即就会大力支持。

    面对如此情势,倪元璐这个只有虚名而无实权的庶吉士只能徒唤奈何。他满脸苦涩地看了他的老师袁可立一眼。

    袁可立微微点头。

    上个月袁可立帮陈建拿到了自筹粮饷的‘安东海防游击司’名头。其时袁可立虽然希望陈建能够在海防方面有所成就,但也绝没有想到陈建如此快速地获得了巨大成就。

    有这些成就打底,加之陈建连续在海防方面建功,深合天启帝心意,袁可立就几乎有十足把握,为陈建争取到不错的官阶。

    就算陆地上的官阶因为阉党作祟而不大好办,但至少海上的官阶必须大进一步,以让陈建能为大明海防做出更大贡献。

    魏忠贤看到阉党中人都看向他,心里顿时也有点作难。

    迄今为止,安东卫陈建这个小角色都还没有拜访过他和其他阉党中人。这相当于是陈建一点都不认同阉党所为。

    这样情况下,魏忠贤暂时不与陈建计较就已经算是陈建烧了高香,魏忠贤又如何可能再允许陈建加官进爵?

    然而陈建击败大股海盗和建奴的功勋过于硬核,而且又敞亮献俘,让魏忠贤根本无法压制。并且陈建两场功勋都是海战致胜,深得天启帝赞赏,魏忠贤也不敢轻易坏了天启帝的好心情。

    还有一点就是,辽东前线上阉党将领林应昌凭借此战建立了功勋,正是阉党大力提拔林应昌,以让阉党渗透军队的好机会。但是林应昌的功劳远比陈建小。

    如果魏忠贤过于压制陈建,那么阉党大力提拔林应昌就失去了正当理由。

    “罢了,合该这小子加官进爵。不过既然这小子的军队已经如此强力,这次事后就一定要加强对他和对他军队,尤其是水师军队的关注。”

    魏忠贤心里计算完毕,就对他的党羽微微点了点头。

    “怎么?诸卿都哑巴了?难道你等认为这两场战争的有功之臣不该封赏?特别是自筹粮饷建立‘安东海防游击司’的陈建?”天启帝见到群臣久久无人说话,脸色阴沉地直接把话挑明。

    这两场战争的主角都是陈建,建立功勋的部队又都是水师部队。天启帝心里正为自己慧眼识珠知人善任而自鸣得意,谁知群臣却不配合他,让他的好心情深受影响。

    “陛下,微臣有一言。”

    袁可立赶在阉党官员出列之前首先站出来说道。

    “老师请讲。”天启帝脸色多云转晴。

    “陛下容禀:前者,陛下对陈建寄予海防重任,而陈建也不负圣恩,迅速建立了绝大功勋。微臣认为陈建此举值得大力褒奖。微臣建议将陈建所领之‘安东海防游击司’直接升格为‘安东水师’,以与安东卫城之‘安东卫水师’区分开来。安东水师其权责不变,但其水师规模可达一万到二万,由兵部直属。如此陈建水师几可解决大明全部海患,并有更大力量协战辽东钳制建奴。至于陈建陆上职衔,虽然以微臣之见,就是授一个正三品指挥使也不为过。不过这还需要圣上与朝中诸公仔细斟酌。”袁可立流畅地说道。

    群臣立即脸色微变。

    袁可立建议的‘安东水师’未必不可行,毕竟是海上的事情。但是‘安东水师’兵力可达一万到二万,这是不是稍稍多了一些?

    还有就是授予陈建正三品指挥使,这可是高级军官!并且陈建还有着坚实基本盘,是妥妥的实权高级军官。

    这就意味着陈建初步拥有在朝堂上发声的资格。

    而不管是阉党还是东林党,或是什么齐党楚党浙党,最在意的其实就是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他们轻易不会让非本派系的人分薄话语权利。

    “诸卿意下如何?”天启帝神色平静地看向其他文武官员。

    他主要是看向吏部尚书崔景荣。

    从天启帝本心而论,他同意袁可立的建议。但是他知道,袁可立的建议绝对会遭到群臣反对。

    “陛下,臣有本奏。”

    吏部尚书崔景荣揣摩了一下天启帝的想法,又分别看了看魏忠贤和袁可立,心里迅速权衡了一下,出列说道。

    “奏来。”天启帝道。

    “陛下,以实论,陈建之功确实当得起袁大人所言之封赏。然则臣以为,陈建年岁尚幼,骤担大任容易迷失,故臣建议,为充分发挥陈建海战特长,确实可将‘安东海防游击司’升格为‘安东水师’并由兵部直辖。但其水师兵力规模可稍加限制,不可使其超过一万四千。再则,陈建作为兵部直辖水师之提督,原本应有正三品以上之官阶,但臣以为这里应稍作调整,以不超过正四品为宜。至于陆上,臣以为袁大人所言之正三品指挥使仍然偏高,擢升其为正四品指挥佥事可能效果会好一些。”崔景荣很是谨慎地说道。

    “崔尚书所言甚是。其他爱卿还有何看法?”天启帝听完之后,脸上神色转好,悠然说道。。

    魏忠贤心里叹息了一下,没有出言反对。

    因为崔景荣的建议已经将方方面面都折衷得非常到位。

    群臣面面相觑。

    只看天启帝的脸色,就知道天启帝已经完全同意了崔景荣的意见。这样谁还愿意唱反调去惹天启帝不高兴?

    崔景荣的意见中虽然同意放宽陈建的水师规格和规模,但对陈建陆上官阶还是限制得非常死。正四品指挥佥事名义上算是高级武官,但实际上在朝堂上却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这就没有损害到群臣的利益。

    而且看魏忠贤的神色,他似乎也没有不同意见?

    “万岁爷,老奴以为崔尚书所言老成持国。老奴附议。”魏忠贤立即向天启帝,也是向自己的党羽表明态度。

    “臣附议。”

    “臣附议。”

    群臣也就纷纷出列表态。

    “既如此,即刻拟旨......”天启帝龙颜大悦。

    PS:求看官们票票支持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