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定鼎河山 » 0086 朝堂争议

0086 朝堂争议

    “诸位爱卿,对此次灭倭有功之臣的赏赐恩荫商量得怎么样了?”奉天殿里,天启帝心情很好地询问群臣道。

    说是问群臣,其实他问的主要是兵部和内阁。

    倪元璐和袁可立迅速交换了一个眼色。

    这几天就黄文先转达的陈建的要求,倪元璐和袁可立已经抓住机会给天启帝吹过风。

    他们并没有给陈建争取官职,主要是给陈建争取他最想要的‘安东海防游击’这个职务。

    兵部尚书高第和内阁首辅大臣顾秉谦对视了一眼之后,都飞快地看了一下天启帝身边魏忠贤一眼。

    魏忠贤心里一时之间就有些恼怒。

    如今阉党把持朝政,几乎任何官员想要得到升迁,都必须走他们的门路。

    魏忠贤原本以为安东卫那个立功的小军官陈建想要加官进爵,不说找到他的门上,至少也要走他门下徒子徒孙的门路,多少表示一下攀附态度。

    谁知事情却完全不是如此。

    好几天过去了,陈建的人除了给兵部和内阁象征性地各自送上10套倭寇兵甲战利品,就再也没有上过任何一个阉党的门,也没有送上一文钱的礼。

    魏忠贤由此大为不满。

    他不在乎一个小军官攀不攀附他,他在乎的是这个立功小军官的态度。

    既然这个小军官态度不端正,或者说是不懂官场规矩,那他就要让他坐冷板凳。

    虽然当日收到捷报,天启帝就要求内阁和兵部票拟奖励,但魏忠贤就是压下不呈。

    反正顾秉谦已经完全投靠,高第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魏忠贤如果有什么吩咐,高第一般也会照办。

    然而现在俘虏都献上来了,天启帝也亲自过问此事了,高第和顾秉谦想拖也拖不下去。

    面对高第和顾秉谦的请示目光,魏忠贤只能目光冷冽地微微点了一下头。

    “陈建是吧?你个小兔崽子给咱家等着,咱家以后有的是小鞋给你穿。”魏忠贤心里暗暗发了一下狠。

    “启禀陛下,对于安东卫此战主要功勋人员陈建,臣以为可将其由正六品百户擢升为正五品千户,其参战军师黄文先,可赐一个‘同进士出身’之功名......”

    高第大致看明白了魏忠贤眼里的意味,就把赏赐规格往低了说。

    “陛下,臣以为高大人所提之赏格有过低之嫌,显得朝廷刻薄寡恩,易致有志之士心冷,于大明社稷不利。”

    倪元璐马上跳了出来,为陈建鸣不平。

    群臣顿时交换了一个眼色。这是没有实权只有虚名的东林党倪元璐与阉党又杠上了?

    “那依倪爱卿之见,该给予陈建等人何等赏赐?”

    天启帝也确实觉得高第提出的赏格过低,就顺势问倪元璐道。

    “回陛下,赏赐有功臣下本是吏部以及内阁之责,臣一庶吉士,毫无建言之权。只觉赏格过低不足以服众。”倪元璐谨慎地说道。

    “倪爱卿此言有理。崔爱卿,你是吏部尚书。你认为该如何赏赐陈建?”天启帝就问吏部尚书崔景荣。

    崔景荣顿时满脸埋怨地看了倪元璐一眼。

    这事一开始就没有由我吏部负责,你们只需要商量好了由吏部盖印就行。我吃瓜吃得兴高采烈,你却把事情往我身上扯。

    “回陛下,陈建之功虽大,但其年龄太幼。若骤担重任,或有揠苗助长之虞。故高大人之议其实也并无不妥。但就事论事,只千户官阶也确实难尽筹其功。臣以为,不若在千户之外,再授予其一个勋位以作平衡。”崔景荣讨巧地说道。

    天启帝顿时沉吟起来。他本能地觉得这个赏赐好像还是有点偏低。

    “陛下,臣有本奏。”

    袁可立见时机已到,立马出列表态。

    “先生有何高见?”天启帝立即说道。

    “陛下,臣以为,以陈建之功,即使赏赐一个从三品指挥同知官阶也不为过。”袁可立首先说道。

    魏忠贤脸色一变,心想绝不能让袁可立得逞。

    “但是高大人与崔大人所言也皆是有理,陈建年齿太弱,不宜骤担重任。故臣有一折衷建议,官阶就给到千户,勋位也给一个起始勋位忠显校尉,另外再给他一职作为补充。”袁可立说道。

    “先生认为再给何职补充为好?”天启帝笑问。

    天启帝想起了袁可立和倪元璐前几天向他提过几次的颇符合他心意的建议。

    “陛下,陈建此战,海陆同举,全歼倭寇,大扬国威,证实了他既精于陆战,也精于海战之才干。故臣建议为陈建独设一‘安东海防游击司’。此游击司由山东都指挥使司直管,游击司之水师可自由航行于大明海疆,自由打击倭寇及海盗,甚至还可跨渤海击建奴。此既显朝廷对陈建之恩,也显朝廷对陈建期望之重。”袁可立说出要点。

    群臣互视一眼,全是一头雾水。

    这个‘安东海防游击司’听起来就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全是义务没有权利,怎么能算作是赏赐?

    魏忠贤也是一愣。

    他是对陈建感到不满,但也暂时没想到用这种方法来‘整’陈建,只好克扣陈建的官阶和其他赏赐。

    不过下一刻他想起了天启帝说的那句‘陈建既出世,朕无虑海防’的话,袁可立此议无疑极合天启帝之心意,不由得在心里暗骂袁可立‘滑头’。

    “老师此言大善。不知老师觉得此游击司的级别该如何定制?”天启帝点头道。

    “若陛下同意赐陈建千户官阶,则此游击司为千户级别。”袁可立说道。

    “然则眼下国事艰难,国家财力难以为继。设置此游击司之偌大耗费......”天启帝做出为难样子说道。

    “可先予陈建以大义名目,令其自筹粮饷尽力而为之。”袁可立说道。

    群臣互视一眼,心里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原来袁可立的建议本质是只给陈建一个全是义务的海上部队番号却又不给实质性支持。既显出朝廷恩重,朝廷又什么都不付出。

    真是好一手‘空手套白狼’!

    “或可如此办理。只是难免会委屈国家功臣。诸位爱卿,尔等以为若何?”天启帝沉吟了一下,看向其他臣子说道。

    很多大臣都明显看出天启帝已经同意了袁可立的提议,却没有出列附和,而是先看向魏忠贤。

    “万岁爷,老奴以为,袁先生此议正是正理。此议彰显朝廷对陈建之信重,且是让他尽力而为,并未逼迫与他,他断无委屈。”魏忠贤就首先表态道。

    “为国家社稷,陈建断无委屈。”其他臣子就纷纷出班附和。

    倪元璐和袁可立飞快地对视了一眼,眼睛里闪过隐晦笑意。

    笑意里夹杂着一丝苦涩。

    阉党当政,他们想要为忠直之士张目,就是如此艰难。

    不过好歹陈建的事情算是定了下来。

    袁可立此时的心情就比以前宽松了不少。

    他相信与他同样秉持‘海陆并重’策略的陈建拿到这个游击司大义名号之后,一定不会让他失望。

    陈建一定会振兴水师靖清海疆并牵制建奴,卫护好大明社稷。

    PS:陈百户终于要升官了。求看官们票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