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朱见深:太上皇何故造反? » 第37章 你们在教朕做事?

第37章 你们在教朕做事?

    朱见深颇为赞赏的看了胡濙一眼。

    胡濙这个人,在朝堂上站稳脚跟几十年,从未有过挫折,威望十足。

    此时有了胡濙开口,众多官员们心里松了口气。

    “为父皇下葬一事,礼部就按照礼制准备吧。”

    朱见深点点头,而后看向礼部,开口说道:“务必要风光大葬,不可失了皇家礼仪。尤其是谥号方面,礼部尽快挑选几个,呈上来给朕看看,由朕来拍板决定。”

    礼部官员上前应诺,之后便开始商议封赏功臣一事了。

    “众爱卿接旨!”

    朱见深身旁的宦官站了出来,站在上方高声呼喝。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成国公朱勇,忠诚任事,品德纯良,不惧艰险,瓦剌进犯之时,率领大军拖住瓦剌军队,守大义于社稷,扶保涉社稷之谋,加封成国公朱勇为太傅,钦此。”

    这赏赐,可谓不低。

    太傅,太师,太保,并称三公,为正一品。

    自周朝开始,三公有实权,但是从秦汉之后,基本就变成了虚职,尊称。

    太傅的主要职责,是皇帝在军政方面的老师,负责教授皇帝行军打仗之策,在皇帝有需要时,代替皇帝出征打仗。

    太师的主要职责,是皇帝在课业上的老师,培养,教育,引导皇帝,教导皇帝学习四书五经,被尊称为五经师。

    太保,有监护和辅助皇帝的一种官员,是治国兴邦的重要官职,是皇帝的政治保姆,负责皇帝执政之初的政治教育(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政治手段和政务处理。)

    依照大明的规矩,三公三孤,只有见到皇帝才需要行礼,而其他人则不用。

    可见殊荣之高,一般是轻易不授予给臣子的。

    这道圣旨刚刚宣完,满朝文武官员震动。

    成国公朱勇却站了出来,跪倒在地道:“请陛下降罪!”

    他觉得自己配不上太傅这个职位。

    因为吃呢经在大同重镇公然抗旨不尊,导致太上皇在土木堡之变被俘虏,而后太上皇又被瓦剌刺杀身亡。

    即便成国公朱勇知晓太上皇并没有死,但此时此刻也不得不站出来。

    因为陛下,给的太多了!

    “太傅,何罪之有?”朱见深突然被打断,倒也没生气,反而安抚道:“若非太傅千里驰援,京师保卫战不会那么快结束的。”

    若非成国公朱勇保存了大明的大部分军队,只怕此番大明绝对不会杀了也先,也不会让朱祁镇变成太监,更不要提给朱见深留下那么多的成果了。

    况且,朱勇在出征之前,便得到了便宜行事之权,而后又因为朱勇稳定了大同的局势,千里驰援京师,杀了瓦剌也先,埋葬了瓦剌数万大军。

    完全可以说,非但没有任何错,反而有滔天大功。

    “太傅快快起身吧,以后还要靠太傅教授朕军国经验呢。”

    成国公朱勇松了一口气,而后起身回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朱见深笑着点点头。

    早在正统年间,朱勇就统兵出喜峰口,两次击败蒙古,已经被奉为了太保。

    对于此次加封朱勇为太傅,他其实没什么意见的。

    昨日他让于谦带着密诏前往京师城外,除了送太上皇上路之外,最大的原因便是为了拉拢朱勇。

    毕竟朱勇在大明军队中的威望极高,拉拢朱勇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好处。

    圣旨还在继续往下念,全部都是关于此次赏赐的人物名单。

    “京师石亨,在京师保卫战中首当其冲,与瓦剌决战,杀之甚多,武清侯!”

    “宣府杨洪,镇守边境多年,坚守城池,使宣府不受兵乱之祸,赐封昌平侯!”

    “大同郭登,适逢打乱,大同兵员不足数千,郭登修城池,凝聚诸将之心,延缓也先大军步伐,并固守大同,赐封武定伯。”

    ……

    “户部尚书胡濙,器识厚重,恭敬温和,授太师。”

    “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最后一个,便是封胡濙为太师。

    作为臣子,能让皇帝对其有好印象,就能在朝堂上站稳脚跟。

    不知道胡濙真正的能力如何,但是胡嫈能在朝堂上站稳几十年,一路升官,绝对是揣摩圣意的好手,这一点就很符合朱见深的需求。

    因为他刚刚登基,最需要臣子们的支持,尤其是朝堂重臣的支持。

    有时候皇帝想做的事情,很容易招来天下人的谩骂,所以不能亲自下场,于是就在臣子中挑出来一个人帮自己去做。

    而胡嫈就是朱见深目前考虑的几个人之一。

    胡嫈在朝堂上站了几十年,这意味着他不仅有庞大的人脉,还有很大的威望,若是这样的人能站在朱见深这边,来对抗勋贵。

    当然,为了给胡嫈找个台前的对手,为了防止朱见深亲政的时候,朝堂已经被胡嫈搞得形成铁桶,就是给胡嫈找一个对手。

    那就是于谦。

    于谦这个人贪图身后名声,忠于大明江山社稷,忠于百姓,为了大明的太平,他是绝对不允许胡嫈胡搞乱搞的。

    早就做好这个打算的朱见深,当即下定主意,清了清嗓子,扫视全场官员,示意身旁宦官继续宣读圣旨。

    他知道,一旦于谦的封赏圣旨念出,必然引起朝堂官员争论,甚至要掀翻奉天殿。

    “兵部尚书于谦,气禀刚明,才优经济,兼资文武,茂着声猷,当太上皇北狩之时,正国步难危之日,乃能殚竭心膂,保障家邦,选将练兵,摧锋破敌,中外赖以宁谧,人心为之晏然,回銮有期,论功应赏,特授兵部尚书于谦为忠肃侯,加封太保,总督军务,赐世券!”

    刚开始文臣的封赏,大家还都没意见,结果突然陛下封于谦为忠肃侯。

    这意味着于谦会从文臣转为勋贵,自此以后站在勋贵武将一方。

    然后又给于谦封赏了太保,还赏赐了世券,这一下就让文臣们无法接受了。

    什么是世券?

    世券就是后世经常听到的丹书铁券,如果子孙犯罪,取出来和皇宫保留的那个对上,就可以根据功劳减免一定的罪责。

    即便于谦在京师保卫战中的功劳最大,但也不至于赏赐世券吧?!

    文臣当下就跳出来进谏。

    “陛下,侯爵之位岂可轻赏,臣请陛下三思!”

    “此战能胜,全赖陛下英明睿智,明断千里,朝廷上下同仇敌忾之故,故臣以为陛下封赏过重。”

    “还请陛下仔细斟酌啊!”

    朱见深听完,当即冷笑一声:“你们在教朕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