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朱见深:太上皇何故造反? » 第34章 极致的诱惑(求追读)

第34章 极致的诱惑(求追读)

    成国公朱勇脸色苍白。

    他没想到在最后的收尾战争中,竟然导致太上皇变成了太监。

    朱祁镇再怎么说也是大明曾经的皇帝,即便如今变成了太上皇,也是他的半个君主。

    成国公朱勇一时之间仓皇失措,竟拿不出合适的主意。

    “成国公,让本官瞧瞧吧。”

    就在成国公朱勇不知所措之时,在城墙上看到战争停下的于谦,急急忙忙又带来了另一条密诏,来到了成国公朱勇的身边。

    在注意到成国公脸上的神情不太对劲后,于谦蹲下身上前观察了两眼朱祁镇的某个部位,皱着眉头看了看,这才松了口气:“我观太上皇的伤势已止住血,那就说明不是刚才打仗误伤,而是之前就有,那就说明是在瓦剌俘虏时期留下的。”

    “此话当真?”

    按理来说,作为在战场上厮杀一辈子的成国公朱勇,对于这种情况,一眼就能看出来才对。

    但是,他此生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变故,所以才被吓得一时慌了神。

    此时听到于谦的宽慰话语后,当即眼中浮现了种种神采。

    “自然是这样,成国公不必担忧,也不会有任何人知晓。”

    于谦斩钉截铁的说道:“即便将来有人传出去,本官也会如实交代事情。”

    成国公朱勇闻言,当即放下心来。

    虽然于谦这个人来京城的时间不长,但是他也多多少少从别人口中了解过于谦的行事作风。

    性格刚烈,行事光明正大,向来有一就是一。

    如今有了于谦的保证,成国公朱勇彻底放下心理负担,扭头疑惑问道:“也先已死,而太上皇只是昏过去了,要不我们将太上皇送回京师?”

    虽说太上皇变成太监,不是自己导致的,但是太上皇一直待在自己这里,总觉得心慌慌啊。

    反正现在也先的脑袋被他砍掉了,战争也结束了,索性带着昏厥的太上皇回到京师,交给陛下和孙太皇太后,这样一来自己肩上的压力也能少很多。

    成国公朱勇是这么想的,在他看来,于谦此次前来肯定也是为了将太上皇朱祁镇迎回京师的。

    然而,于谦接下来的一番话,却是让他愣在当场。

    “不,太上皇不能回到京师。”

    “自从太上皇土木堡之变被包围俘虏,带着瓦剌大军跑到大同宣府各地公然叫门,他就永远不能回到京师了。”

    听着于谦斩钉截铁的话语,成国公朱勇顿时愣了愣,有些不明所以。

    他不明白于谦为何不让太上皇回到京师,难不成是于谦妄图架空小皇帝,所以才不愿意?

    一想到这里,成国公朱勇脸色阴沉,一双眼睛紧紧盯着于谦。

    于谦一见成国公朱勇的眼神,就知道对方想错了,当即耐心解释道:

    “成国公别用这种眼神看我。”

    “现如今整个天下想让太上皇回到京师的人,只有当今陛下。只有他经常会问自己的父皇何时能够回来,臣子们听到他想让太上皇回来的话语,都是找个借口岔开。”

    于谦摇了摇头,叹息一声,再度说道:

    “你可曾想过一个现实问题?”

    “太上皇如今二十多岁,若是回到京师,肯定会想着重掌神器,到了那时置当今陛下于何地?难道让陛下让位给他?”

    “暂且不说太上皇与陛下的父子关系,就说成国公你们这些勋贵武将,若是太上皇回到京师,不仅此次保卫京师的所有人要死,你们这些勋贵武将都要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这是为何?”成国公朱勇一听,顿时愣了。

    于谦瞥了他一眼,苦笑着摇摇头道:“因为在太上皇看来,土木堡之败,完全就是因为你们这些勋贵无果,跟他没有关系。”

    “这是什么狗屁道理?!”成国公朱勇听到这话,顿时瞪大眼睛,攥紧拳头道:“在出战之后,我便几次三番劝阻太上皇不可御驾亲征,太上皇宠信王振,对本将军的话语置之不理,导致土木堡之变的发生,乃是阉人王振之错,与本将军又有何关系?”

    “成国公,你想的太浅了。”

    于谦笑着摇摇头,再度说道:“别忘了,当初是你们这些勋贵武将在大同公然抗旨,又是你们在太上皇在城外叫门时,拒绝太上皇,导致他被瓦剌俘虏到如今落到这般下场。成国公,换做你是太上皇,你会如何?”

    成国公朱勇顿时气结,沉默半晌后,才憋出一句:“我等为了大明江山,千里迢迢从大同宣府赶回来,就得到这么个结果?”

    “当然不是。”于谦看向成国公朱勇,神色严肃的说道:“老国公还有另一个选择。”

    “什么选择?”成国公朱勇当即问道。

    “跟随当今的皇帝陛下!”

    “可是小皇帝年仅两岁……”成国公朱勇有些迟疑。

    于谦听到这话,就知道成国公朱勇的疑虑。

    无非就是觉得朱见深年岁太小,没有能力执掌神器。

    “老国公啊,你呀,想的太过简单了。”

    “太上皇如今身子已经……也就是说,太上皇此生只会有一个儿子,那就是当今陛下。”

    于谦摇了摇头道:“陛下秉承天命,继承大统,虽说年龄小了点,但是登基之后便直接放权,任用贤臣,甚至第一道圣旨就是下达大同,直接免去你们不尊圣旨的事儿,反而勉励你们守住城池。”

    “实不相瞒,此番土木堡之变致使朝堂臣子缺失了不少,陛下为了文武臣子一家独大,已经准许本官转为勋贵。”

    “文官有胡濙,王文,勋贵武将有英国公和成国公,自此达到朝堂平衡。”

    听到于谦的这番话,成国公朱勇眼睛瞪大。

    没想到小皇帝竟然做出这种部署。

    小小年纪,便心思极深,堪称妖孽啊!

    然而接下来于谦的询问,更是让成国公朱勇瞪大眼睛。

    甚至呼吸都愈发急促起来。

    “鉴于陛下年幼,尚未熟读四书五经和军政经略,所以需要请几位老师传授。”

    于谦幽幽看向成国公朱勇,当即说道:“老国公,何不回到京师做个帝师,辅佐陛下军政经略,也为后人搏一个偌大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