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这个明星只想当学霸 » 第23章 老六,你也唱一首

第23章 老六,你也唱一首

    搬完数十吨的种子和化肥,天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种地团累得够呛。

    “我的老腰啊。”杨文博扶着腰,让苏源想起一句广告词:腰腿酸痛、精神不振,好像身体被掏空,是不是肾透支了?

    这次是种地团种地以来干的最重的活。

    大家都累趴下了。

    苏源也不例外。

    即便他的身体经过“生命1号胶囊”的改善,体质也才60,堪堪及格,算不上身强力壮。

    搬完后全身肌肉都已经到了极限。

    纵然还有一颗努力搞学术的心,身体却不行……正所谓心向往之,奈何身不能至。

    洗完澡,随意吃了一碗泡面,种地团八人全都倒床上睡觉,不一会儿都睡着了。

    第二天起来,

    全体成员腰酸背痛。

    积累在肌肉中的乳酸开始发挥作用,杨文博走路都是岔开腿的。

    苏源也不好过。

    不过他惊奇发现,昨天的劳作之后,体质竟然提升了1点,从原来的60变成了61

    看来干活真有利于身体健康啊。

    动起来。

    不要动不动就一动不动。

    苏源觉得干活学习之余,身体锻炼也得有条不紊的进行,最近身体锻炼有些落下……不过干农活似乎在一定程度上也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和效果。

    地已耕好,种子、肥料、农药等都已经到位。

    接下来就该播种了。

    在苏源等人的努力下,一切都在有条不紊按照计划推进,没有耽误农时。

    不过因为小麦是旱作物,播种还要等田里泥土更加干燥一些,再加上他们身体实在酸痛,便决定休息一天再播种。

    “正好趁今天查查资料,看看播种应该怎么播,有什么注意事项。”实干家+劳模周一帆建议道。

    “我已经查好资料了。”苏源说道:“人工播种效率太低,我们可以使用无人机播种。”

    开沟、搬化肥、搬种子把大家累得够呛。

    现在有拥抱科技的机会,杨文博第一个举双手赞成。

    “村里好像没有无人机。”杨文博说。

    “打听打听,应该能租到。”苏源道。

    也不是没考虑过买,但苏源搜了一下,农业无人机的价格真的非常不美丽,最便宜的都要4万块。

    均价5万左右。

    他们手里这可怜的18万经费可买不起。

    只能租了。

    嗯……好吧,用高科技种地,这更加符合苏源的学霸人设。

    商量好播种事宜,大家趁着休息的时间都干各自的事情去了。

    苏源拿出物理试卷检测了一下近期的学习成果。

    高中物理已经学完。

    不知道做题会怎样。

    苏源刷刷刷答题。

    一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其所受合力的大小与轨道半径的n次方成正比,运动周期与轨道半径成反比,则n等于()

    A.1

    B.2

    C.3

    D.4

    设周期T=k/r,合外力等于向心力,F合=F向……解出n=3,选C……

    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从经典力学到电磁学,从机械运动到核反应方程中原子核的电荷数和质量数……

    苏源游刃有余,答题如行云流水。

    半个小时完成整张试卷。

    核对答案。

    满分。

    苏源心满意足,心情大好,“接下来开始高考化学吧!”

    做题做爽了的苏源并没有停下学习,而是拿出了化学资料,对照着夏浅浅的化学笔记学习。

    看到苏源又开始学习了,直播间观众兴奋起来。

    “为什么每次看他学习,我都会感觉很爽?”

    “哈哈哈说明你本质上还是一个爱学习的人。”

    “这是化学?他怎么又开始看化学了?”

    “他难道参加常规高考,而不是艺考吧?”

    “有这种可能。”

    “而且还是考理科?”

    处于专注状态的苏源并不知道直播间的纷纷扰扰。

    此刻他的世界里只有书本。

    他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只有一件事:学习!

    化学与物理学、生物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与材料学、能源学息息相关。

    化合价、氧化还原反应、金属活动顺序、离子反应、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在苏源看来,化学和数学、物理比起来,要简单多了。

    记住相关定义,理解相应化学方程式,化学学起来相当轻松。

    至于元素特性,

    只需要记住元素周期表,基本也就已经掌握得八九不离十了。

    毕竟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原子核电荷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将化学元素分为七主族、七副族、Ⅷ族、18族。

    一价氢氟钾钠银,二价氧钡钙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四六硫二四碳……

    化学小口诀念起来,化合价再也难不倒孩子啦。

    苏源一学就是一天。

    直到晚饭后苏源才打算休息一下。

    见苏源不学习了,杨文博才敢抱起吉他扫两下弦,慢慢悠悠唱起来,唱的还是苏源那首《听妈妈的话》,末了不忘夸赞道:“这首歌是真不错,太喜欢了。”

    种地团的八人都有音乐背景。

    虽然不见得会成为歌手,有人想当演员,但对音乐都相当敏感和喜爱。

    杨文博这么一唱,大家都加入进来,唱着歌,其乐融融。

    种地很辛苦。

    却也其乐无穷。

    “老二,你最近不是写了两首歌吗?唱来听听。”杨文博想起徐烨写歌创作的事情来。

    “是啊唱来听听。”苏源等人起哄。

    徐烨谦虚道:“瞎写了几句。种田的这段时间,有一点体会和感悟,就写下来了。”

    徐烨接过吉他弹唱了他的新作。

    “好听。”杨文博等人鼓掌,继而转向苏源,“老六你也来两句。”

    苏源也不推辞。

    接过吉他。

    大家一起唱唱歌挺开心。

    苏源不能煞风景。

    可虽然他继承了原主的记忆,但这个世界的歌他真不会唱……有记忆和会是两回事。于是苏源说:“我也唱一首原创?”

    杨文博等人当然举双手赞成。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他们都知道苏源有两下子,《听妈妈的话》已经说明了苏源的创作才能。

    直播间观众也跟着兴奋起来。

    “他又写新歌了?”

    “想听想听!!”

    “《听妈妈的话》最近都在单曲循环,就是没有正式版,希望能早发正式版单曲。”

    唱什么?

    其实苏源没有选择。

    他手里只有一首《稻香》比较符合此情此景。

    《生僻字》差了点意思。

    ……

    ……

    今天又是求票的一天:月票、推荐票和打赏快到碗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