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剑中人 » 第二十章 拜楼

第二十章 拜楼

    韵节已至,律院与其他两院不一样,这里时常都是金石土丝之声。节奏缓慢的生活好生惬意,可律院的学生并不是不修行念书,而是把三样结合在一起,将儒家经文唱出来,再与修炼挂钩。

    “这律院还真是神奇,音律中竟然藏匿着元气波动,如若是能伤人性命于无形之中就好了。”墨轻想着便往讲义堂走去。

    羊肠小道两旁每隔十里便可以看到一颗海棠树,树上开满了红艳的海棠花,海棠花也叫做思乡草,这是墨轻刚来儒学宫的时候种的,原本要十年才可长大,可在墨轻精心灌溉和元气输送之下八个月便长到其一半高度。

    “今年过后便可以回去找师父了罢,好久没见到他老人家了,也不知道过得怎么样。”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学堂之中一女子身穿绿衫,在台上挥袖舞动,舞姿轻盈。一女子环抱琵琶半遮面,只留了一双媚眼在外。前方那女人长相平平无奇可一手古筝弹得勾人心弦。

    曲声悠扬如霁月清风,弹奏的正是桃花扇。墨轻在上一次听到如此动人心魄的曲子还是在京城望春楼中花魁青伊所奏的出水莲。

    墨轻靠在窗旁静静地赏着这出好戏,那三人的配合简直天衣无缝,中间那起雾的少女更是美丽动人,但与那花魁相比是不及的,与殷颖初比更是不如她万分之一,当然这只是墨轻心中所想。

    一曲完毕三人下台,一白发老先生走上了讲台,“今日我继续为大家讲解音律的含义。”

    “大商素以“礼乐之邦”称着于世,具有悠久的乐教传统。音乐更多地承载了道德教化的作用,“音乐思想,即音乐观,是指对音乐的看法。”

    那老先生手拿戒尺在台上不停歇的讲着,可墨轻却一点儿都没听进去,脑子里不是剑法招式就是那个姑娘。

    先生看到墨轻这副样子也不禁摇头,突然好似想到什么一样,从宽大袖袍之中掏出一竹箫,那竹箫长三尺,全身呈清绿色。

    先生双手托箫对着箫孔吹了起来,箫声悠扬,吹的曲子正是碧涧流水。

    曲声传入墨轻耳中,他脑海中的剑法功诀好像都随着一条小溪流去,曲子调子越来越高涨,溪水流入大江最后达至波涛汹涌的碧海之中,海绵大浪起起伏伏,一浪高过一浪,那曲子调子又一下变低,脑中大海又风平浪静。

    墨轻发呆着望着眼前的先生,他能够清楚的感觉得到那箫声中流动着元气,时而波涛汹涌,时而细水长流。

    墨轻回过头来,浑身打了个寒碜,他觉得下课后便去拜师学艺。

    老先生看到墨轻身子颤了一下,脸上漏出了笑容便又继续为众学生答疑解惑。

    墨轻此时也认真听了起来,只觉得这堂课讲的还挺不错,可他并没有像听讲儒学那样的认真好学,只是时不时思考一下先生在台上所讲的问题。

    有了兴趣时间便过得很快,下课之后墨轻没有第一时间去领饭,而是到处打听那位老先生所住的地方,准备去拜访一下子。

    那老人就是律院长老莫温,是那渡劫境老头儿的亲弟弟,实力自然也是极其强悍,平日箫不离手,修为境界还虚境中期,他常年除了去学堂中与人讲课,别的日子就是躲在那亨风崖上研究箫曲。

    墨轻下学后就跑到了莫温所住的府邸,府邸从外看去捡漏至极,府外圈着一圈黄竹篱笆,屋檐边几块瓦已经掉落在地上,几根青藤攀上木墙。

    “学生墨轻拜见莫先生。”

    墨轻连喊三声可都无人回应,里边甚至连一点声音都没有,墨轻只是以为是自己在课上不好好听讲以至于先生不想理会他,便赶回了学堂。

    下午学的是儒学,墨轻并未去上课而是偷偷的带上来一壶剑南春跑到听心亭和公坚仕赏鱼饮酒去了,微风凛凛,墨轻对着公坚仕说到:“我要闭关了。”

    公坚仕震惊到:“哦?那快些回去吧。”

    墨轻摇了摇头,按住了他的肩膀说道:“这几日化丹瓶颈松动,这望心湖灵气充沛,我想在这会有收入,可小境界与大境界之间有一道巨大的壑沟”

    “你的意思是让我帮你护法?”公坚仕说道。

    “正是。”

    墨轻坐在亭中石墩上开始呼吸吐纳,周边气息波动连连,公坚仕自觉的走到亭外盘坐在地上边看着他边喝酒。

    墨轻身边元气越来越浑厚围绕在他身边,他运行太极功法,阴阳虚影悬在头上,整片湖的元气被这虚影吸引过来,公坚仕在亭外自然是看不到的,只能看到一八卦虚影浮在墨轻头顶。

    三炷香已过,墨轻睁开眼他眉头紧锁,他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在儒学宫呆了快一年了,可这化虚瓶颈时而松动时而紧锁,可今天这次聚元之后好像奇经八脉被彻底封住了。

    悠悠长溪在将要流入大江之时突然被一块巨石档住了一样,不仅不能升华为江可能还会因为水漫溢出而毁坏周边农田,墨轻如今就是这样的感觉。

    墨轻站起身来,眼神空洞身上早没了之前的朝气,公坚仕见墨轻不对劲丢下手中酒壶起身走来问到:“墨永逸,怎么样?”

    墨轻回到:“无妨。”

    便没有再理会他往自己的宅邸走去,公坚仕也不再追问,能让墨轻如此开朗的人变成这样,想必是遇到了什么连他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再去问的话只会让他徒添烦恼。

    回到宅邸中,墨轻发呆的望着院子,他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走了。

    他的人生就像一张相杂交错的溪网,从山顶流出起初丝顺无阻,可万千溪流交错,如今他便是顺流而下的一片落叶,在两溪交错处迷失了方向。

    “对不起了,师父。儒学宫是不能呆了,若我不去寻那破镜之法你的好徒儿恐怕就要暴毙街头了。”墨轻说完后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行李和屋子便离去了。

    来时如觉,去时如梦。

    墨轻并没有直接离开儒学宫而是跑到了后两院与颜侪和莫归告别后又去了儒院。

    他在门口看着那三字牌匾叹了口气又走进殿中,李良弼并没有在正殿之中,墨轻四处看了看尽显失望。

    “上楼来!”大厅中传来一阵人声,正是李良弼在二楼房内放出,墨轻提步踏上楼梯。这木梯子被老儒圣使了大神通,每走一步压力便会多增一层。

    每一层又代表着一重境界,刚开始身轻如燕可越到后面越显吃力,墨轻每走一层便默念一句那阶梯相对于的境界,走到了第四十九层实在走不下去了,脚一触碰那第五十层木梯便被一股无形的力弹了回来。

    每个修士都会有自己的劫数,劫数可能会杀的你片甲不留,也会让你受益匪浅,而墨轻的劫数便是这小境界和大境界之间的鸿沟。

    老儒圣缓步走出来看着阶梯上满身是汗的墨轻,两人都不说话,墨轻跪了下来,他求李良弼能够指条明路。

    李良弼摇了摇头说道:“这是劫,即便我是当世儒圣也不可逆天意而行之,这劫无人可以帮你,只有你自己可以破。”

    说完便从袖中拿出一包蓝色包裹丢给了他,墨轻接过包裹扣头拜谢。

    “不用去汉城找你那疯子师父了,你找不到他,去之江日月阁罢。”

    说完又转身缓步走回房去。

    墨轻走下楼跑出门去,在儒学宫牌匾之下重重磕了三个响头。

    离开儒院他又去了武院找到了公坚仕拜别,话不需要太多,若是有缘日后自然会是相聚,墨轻相信公坚仕是一个可以信任之人,拜别完后便走出了那儒学宫。

    墨轻站在儒学宫门外又是跪地三磕头,才离去。

    出了儒院墨轻独自一人来到满香楼开了一间房间,让掌柜的把酒肉送上来。

    满香楼还是那个满香楼,剑南春还是那坛剑南春,可是墨轻却怎么都品不出其中的味道了,只是觉得胸口闷闷的,难受的很。

    客房里,墨轻盘坐在床上想着,心情郁闷至极打算出去走走,天有不测风云窗外飘起了大雨,可这让墨轻心情好了一些。

    墨轻特别喜爱下雨天,空气弥漫着湿气,墨轻躺在床上双手掌在脑后,痴痴着望着天空。他想去看师父在不在汗城可又想到那儒家圣人不会骗人,他想去找殷姑娘可又不知道她现在在哪。

    “殷姑娘,师父,爹娘怎么会喜欢一个颓废的人呢?即便是不能修行那也可以练剑啊。”墨轻说完又摘下李良弼送的包袱,包袱里放着一本儒学宫谱碟,一把长剑,和几十块上品元石。

    “这剑是师父的剑,莫不是他前几日来过儒学宫了?”墨轻想着拿起鱼肠剑,左右打量着。“既然师父将鱼肠剑借我那我更不能辜负他的心意了。”

    墨轻将剩下那谱碟和元石装好,打算明日一早就上路。

    第二日。

    墨轻走下楼,到掌柜那付账,顺便再打了一壶剑南春在酒壶中,耳边传来细语。

    “诶,你们知道吗,那二皇子昨日被一高人杀了。”

    “你这话可不兴乱说啊,这个是糟砍头的话啊。”

    “我怎么会乱说,我表叔在那宫中做的了一官半职,那都是亲眼可见”

    “据说那二皇子被发现时已经尸首分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