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吴末挽天倾 » 第8章 阿济格

第8章 阿济格

    阿济格,金国镶白旗旗主,金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多尔衮之胞兄,母妃阿巴亥。

    阿济格身长丈余,腰腹甚大,骁勇善战,性格暴虐。在众多兄弟中,他多年来随努尔哈赤四处征战,战功卓著,遇到硬仗一直被充作先锋,摧坚拔锐,所向披靡,故自视甚高,也觉得自己是金国皇位的不二人选。

    结果,代善那货脑子进了水,居然推举皇太极继位,得到一众金国勋贵的响应。皇位就此落到了黄太极手上,令他极其愤怒。作为一个将领,阿济格敢打敢拼,无疑是合格的。但是作为帝王,他性格冲动,直言快语,平日里能得罪的人、不能得罪的人都被他得罪完了,这样的性格自然是不适合登基为帝的。

    努尔哈赤自然也是看到了这一点。在世时也是把他作为猛将来使用,重点还是培养代善、褚英、皇太极等儿子,只是阿济格性格疏漏,没有察觉而已。

    努尔哈赤临死前,传位给皇太极,面上风平浪静,暗地里却是波涛汹涌。代善(正红旗旗主、镶红旗旗主)、褚英(正蓝旗旗主)各成一派。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一母同胞,三人分领镶白旗、正白旗、镶蓝旗。努尔哈赤偏爱阿巴亥,所以对多尔衮、多铎也另眼相待,将自己所属的正黄旗(后改为正白旗)、镶黄旗(后改为镶蓝旗)分别给了这两个儿子。

    金国制度一牛录为三百人。

    皇太极原为正白旗旗主,即位后将自己领有的正白旗改为正黄旗,把多铎的镶黄旗改为镶蓝旗,剥夺了莽古尔泰原来领有的镶蓝旗,改为镶黄旗,又抽调了代善镶红旗的十个牛录兵力充实自己的正黄旗。

    经过皇太极一圈腾挪转换,自己领有的正黄旗(五十个牛录)、镶黄旗(四十个牛录)势力大振,有军卒二万七千人。

    代善的正红旗(三十二个牛录)、镶红旗(二十二个牛录)实力被削弱,有军卒一万六千两百人。

    褚英的正蓝旗(二十八个牛录),有军卒八千四百人。

    阿济格的镶白旗(二十七个牛录,军卒八千一百人)、多尔衮的正白旗(三十三个牛录,军卒九千九百人)、多铎的镶蓝旗(二十六个牛录,军卒七千八百人),三兄弟合计共有八十六个牛录,实力仅次于皇太极,有军卒二万五千八百人。

    此次金军南侵,按照皇太极的本意是不愿意的。毕竟去年刚刚南侵了一次,收获颇丰,按照两年一掠的惯例,今年就要修整一年,好好消化去年的收获。

    但是,代善被皇太极削弱了实力,自然很是愤愤不平。莽古尔泰被剥夺旗主之位,也是一直以来心怀不满,在众兄弟之间往来奔走,串联反对皇太极。皇太极也颇为烦恼。

    阿济格三兄弟目前还处于关系紧密期,三兄弟同气连枝,共进共退,他们的意见皇太极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阿济格为体现自己在八旗中的影响力,于年初提出打破惯例继续南侵的提议,得到了代善、多尔衮、多铎、莽古尔泰的极力赞同,皇太极虽然心中不满,但也不得不被迫答应。

    故此次金军出兵主要是阿济格的镶白旗、代善的正红旗、多尔衮的正白旗、多铎的镶蓝旗全部兵力,还有一些辅兵,合计四万多人。

    ……

    顺天府外金军大帐。

    阿济格为本次出兵主帅,高坐帅位。他正细思冥想。

    此次南侵,不出所料,依然是横扫吴军。大军从五月借道蒙古从喜峰口入边,至今已两个月有余,攻破州县二十余座,俘获人口二十三万有余,金银合计二百余万两,铁器五百万斤,已经是大大满足了自己的胃口。

    “有了这些斩获,想来国内也不会再有人多舌聒噪。”阿济格皱眉想到。这次自己领头纠结代善等人,强行逆了皇太极的意,在八旗权贵中扫了皇太极的颜面,可以说是将其得罪的狠了。虽然当下阿济格表面强装镇静,但内心里隐隐约约也有一丝后悔,还是有点惴惴不安。

    多尔衮坐在帐下看着兄长,见阿济格沉默不语,微微皱眉,心知兄长心中烦闷,但也有些不在意。

    他刚刚带兵回营,就赶紧回帅帐向兄长报告他这一路的战果。此次南侵收获颇丰,特别是掳掠的人口远超前几次。好好消化了这些人口财富,自己三兄弟的三个旗的实力又能再上一层楼。想到这里,多尔衮心中一阵欣喜。

    “兄长,有什么心事?”多尔衮打破沉默,向阿济格发问。

    “多尔衮,为兄是在想回国以后怎么办?此次南侵虽然战果丰硕,但是回想之前,我们这次可是狠狠得罪了皇太极。为兄担心,回去以后他会想办法对付我们。”想起皇太极阴险狠厉的一面,阿济格心有余悸。

    “兄长无须担心。我们几兄弟为兄长马首是瞻,皇太极要是敢对付我们,我们手里有三个旗,实力不逊于他,怕他作甚。”多尔衮闻言,恶狠狠地道。

    “兄长,你不记得了吗?他可是我们的杀母仇人。此仇不共戴天。额娘被他逼死殉葬,咱们这辈子和他是不死不休。即使咱们不去惹他,他也会想法子找我们麻烦。代善支持他继位,不是照样被他抢了十个牛录。”多尔衮又添了一把火。自己年纪还小,还在积蓄实力,一定要拱着大哥和皇太极对着干。

    听到此言,阿济格目中射出一道精芒。是啊,皇太极逼死了自己的额娘,自己再怎么对他恭顺,始终在心里有根刺的。兄弟君臣之间表面上相互和气,但内心的防备、忌惮是不会消失的,始终刺在几人的心中。

    皇太极这几年借助南侵,逐渐侵占大吴的辽东旧地,改元称帝,在国内的威望与日俱增。自己兄弟几人感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去年,皇太极借口莽古尔泰之前攻打沈阳时不听命令、拥兵不前、坐视危难等不法事,剥夺了其镶蓝旗旗主之位。代善的镶红旗因为其他事为由被剥夺了十个牛录,近三千精兵。

    谁知道,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这种被人把刀悬在头上、架在脖子上的滋味着实难受。

    “是这个理。咱们和他是不死不休之局。目前他还能容得下咱们,还不是因为咱们有三个旗在手,实力也不逊于他。他投鼠忌器而已。”阿济格其实也想得明白,只是原来心中始终还存着侥幸的心思。

    “兄长不用忧心。多铎和我永远站在兄长这一边。皇太极要是敢对付兄长,咱们铁了心地跟他干。”多尔衮心中知道,此时必须给阿济格打气。事情都做下了,已经回不了头。做大事的,最忌讳就是优柔寡断。要和皇太极打对台,那就打到底。还怕他不成。

    多尔衮年纪虽小,但志向远大,心智坚韧。努尔哈赤在世时也颇为喜爱这个幼子。

    “十四弟言之有理。咱们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大金国是咱们一起打下来了,江山就要一起坐。”阿济格听了多尔衮的话,一扫之前的忧虑,离开帅位走近多尔衮,拍了拍多尔衮的肩膀,朗声说道。

    两兄弟对视一眼,随后放肆地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