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回到大明天启 » 第十四章:大辩论是否开放海禁?

第十四章:大辩论是否开放海禁?

    很快就迎来了第二天。今天的京城天气非常好,万里无云。那些街头百姓都在议论着今天的大辩论。天启皇帝在回宫之后就秘密命令锦衣卫把关于讨论是否开放海禁政策这场大辩论透露给了京城百姓。这些老百姓也十分关心这场大辩论。

    最关心的还是那些商人,一旦国家开放海禁政策。他们就可以合法的购买大型商船去和南洋诸国交易。肯定会赚的盆满钵满的。所以说他们是比较支持皇帝陛下这一政策的。

    按照皇帝陛下的命令在经常六品以上的官员都已经准备好了。就连翰林院的那些书呆子也来凑凑热闹。不过,就算翰林院的学士也不过是正五品的官员。所以说皇帝陛下又特别的下了一道圣旨允许翰林院多来一些人,特别是撰写史书的官员。

    至于六科最大的官儿不过正七品本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资格可以来这里。但是朱由校考虑到不让这些骂人的过来,他们肯定会心里不舒服,以后他也别想过了。于是也允许六科这六个都给事中他们过来至于其他的部门必须按照规定派出官员过来。

    这个时候,所有的官员在卯时之前都已经准备好啦。特别是反对开放海禁的官员,甚至把朱元璋的老规矩都给拿出来了。卯时很快就到了。

    值班太监说到早操开始,请诸位大臣进入太和门。那些官员整理了自己的官服和衣帽,井然有序地前往上朝的地方。

    朱由校头上戴着黑色翼善冠,身穿龙袍就坐在大殿上。

    太监高呼行大礼。

    诸位官员纷纷跪下。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免礼。谢皇上。那些大臣纷纷站了起来。

    朱由校先开口说关于朕开放海禁政策看来引发的风波可不小呀。特别是都察院和六科上的折子一个比一个狠。既然你们有那么多的疑问,现在我把原来的长沙知府找来了。就是他朕求在开放海禁的。有任何问题待会大辩论的时候你们谈。天启皇帝心里想到,就算没有这个姓李的我也会开放海禁的。毕竟是从未来过来的,只不过有了这个姓李的可以做做挡箭牌。

    同时早就安排好了锦衣卫拿着板子就在外面的墙角。只要谁不同意,当场拉出去打板子。

    他那虽然是正四品的知府大人。可毕竟是在外面的官员。现在在京城的一个七品官都不怕在外边的正三品的官员,更何况是在这大殿之上一大堆正二品的官员呐。所以说,我送给了他一个刑部尚书的虚衔。

    臣等惶恐。

    那个你们也不用这样说,开始辩论吧李云呢。这个时候李云站了出来。他身穿正二品的红色朝服。朱由校说到没有想到还挺适合你嘛,这个正二品的官服现在满朝文武都在这里他们将会向你提出各种各样的疑惑和各种刁钻的问题,你一定要据实回答。如果害怕了的话我可以停止这场大辩论,但是你得乖乖的滚回你的长沙。你明白了吗?臣明白。

    皇帝心想,无论能不能辩论得过他们,反正海禁政策都得解除,因为我就是皇帝,我说话就行呗,我只是看看热闹。

    那就开始吧。

    这个时候,孙承宗也正在想如何帮助皇帝。昨天答应皇帝陛下帮助他之后他的那些儿子就有些生气认为父亲不应该随便趟这趟浑水。要是处理不好那些朝廷官员都得给孙承宗小鞋穿。甚至他们老孙家的前途甚至会毁掉。

    不过孙承宗当时就非常生气,说道,我是皇帝陛下的老师,我不支持皇帝陛下还能让谁支持皇帝陛下。况且先帝也是我的学生。这些天我也仔细想了想关于开放海禁的一些问题。大海是有财富的,只要我们肯采取他们。洪武皇帝时期定的规律并不适用于现在。要不然的话,当初海瑞早就当上了内阁首辅了。

    首先出来的是翰林院侍读学士白存这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他上来说到海禁政策不可废。这是本朝太祖定下来的规矩。不可轻易改变。你云想了想说道。太祖皇帝之所以下达海禁政策就是因为当时的倭寇比较多军队和各种生产都还没有恢复,所以说只能被动防御。现在大明王朝的国力也不弱完全有能力制造大型战船,保卫大明海域。

    一派胡言。这个时候又出来了一个满脸大胡子的人。户部右侍郎汪大人他说到,李大人说的太简单了。我大明王朝每年的收入虽然过百万,但是用钱的地方也不少。除了按时给朝贡贸易的国家一些东西之外,还有其他的东西。比如说九边重镇的军饷。辽东的音响。还有平定四川叛乱。各省的日常费用。还有每个官员的俸禄。另外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是需要很多钱的。自从万历四十八年以后,户部已经能把剪掉的东西全剪了,结果一些地方还是入不敷出。现在你又说为了拱卫海上防线建造大型战舰怎么可能?

    是呀,汪大人说的对,哪里不需要钱呀,大明王朝哪里有闲钱去搞别的事情?

    李云看了看周围说道。就是因为我大明国库没有多余的钱。所以说我才提议开放海禁。汪大人当时就怒了,你个混蛋东西。你这明明是要让我大明王朝灭亡的主意。完完全全的你是想让我大明王朝灭亡呀。其心可诛。

    眼看着愈演愈烈。户部尚书这个时候开始说话了。汪大人你不要着急呀。怎么骂起人呐?先听李大人说完吧。那好吧,说吧,姓李的。

    诸位大人可知道,在澳门的佛朗机人。知道呀,怎么啦?他们租借我们的澳门每年向我们缴纳四万了租借的费用。其实我们是亏了。其实原先我曾经在广东做过知县。详细调查过相关的贸易情况。仅从万历四十八年到了万历四十九年,他们就赚取了白银超过数百万辆。户部的人当场就拿出了算盘算了,户部尚书直接问到如何计算。李云接着说道我曾经和在澳门的佛朗机的一个普通士兵有过交情他告诉我在中国购买茶叶顶多几万两白银就可以购买一两船的茶叶。然后把它运往欧罗巴。纵使途中遭遇了什么不可预知的海啸啦,还有各种沉船。各种不可抗拒的危害,到了欧罗巴仍然可以在原价的四倍基础上出售出去。

    并且我又打听到他们不误能生产茶叶,大多数地方主要还是得依靠大明王朝进口。并且我还打听到茶叶在他们那里算是奢侈我。只有当地的贵族,贵族。高级官员才有资格喝。听他们说荷兰人为了争夺与中国的贸易权在。南阳地带与佛朗机人发生了不少冲突。

    如果说我们能主动开放海禁。增加相关价格,主动派大船去和他们交易的话,肯定能赚很多钱。

    朱由校这首说的还有哪位大臣愿意辩论。

    这个时候又陆陆续续站出来了几个人。李云宇他们开始了唇枪舌战。整整辩论了两个小时。李云完全压倒他们,靠着自己的才华和口才。

    这个时候,内阁首辅叶向高突然说话:现在我大明内忧外患如果说贸然开放海禁政策的话,恐怕会造成一些国内政局动荡。同时如果要与佛朗机人荷兰人争夺海上霸权的话我们大明王朝恐怕没有精力再制造大型战舰了。

    李云整理了一下衣服,庄严地行了一下礼他开口道我当然知道困难可是如果我们能成功的话白银会远远不断的流入大明国库。到时候无论是班发军饷还是干什么都会有钱的。

    眼看戏演的差不多了,天气,皇帝站了出来说道。朕是支持李云的。朕毕生梦想,就是能够恢复大明王朝鼎盛时期。如果真的要那样做的话,就必须要打破常规,打破一些老规矩。

    朕之前开放裹足政策。开放一些其他的政策就是为了能够让大明王朝内外平和。

    再者说啦,不仅大明王朝的官方与他们进行生意往来。你们也可以呀,只要是合法的就可以合法的赚钱。也不用在贪污老百姓的东西了,也不用担心老百姓背后骂你们啦!

    也就是说,你们之后可以直接通过做生意获得大量白银。

    现在辩论的差不多啦,你们到底支不支持支持的站出来吧。

    这个时候,许多大臣都在互相望着对方。他们当然希望自己能够发财,不过这种事情,别人不出头,自己也不会出头的,毕竟官场上的交情还是重要的。

    这个时候孙承宗叹了一口气,站了出来,说道。微臣愿意支持皇帝陛下的决定。其实孙承宗昨天晚上也想了很多甚至想过放弃不过他一想到自己毕竟是皇帝的老师,不能随意抛弃学生呀。

    看见孙大人站了出来。曾经在孙承宗手下当过官儿的人也不好意思也站了出来。至于张讷,刘挺远这些人也是十分支持的,毕竟只要支持皇帝就有官做只要有官做,什么都行。哪怕让他们把自己的家烧了也可以。

    这个时候,天启皇帝问:叶大人都选择啦。叶向高就是不愿意也只能同意了。

    毕竟这个老油条也是清楚的,所谓的辩论也只是一个幌子。无论李云可不可以赢过这场辩论皇帝都不会放弃开放海禁的。于其这样还不如主动同意呢,省的到时候麻烦。眼见内阁首辅同意了。其他的几位内阁大学士也纷纷表示同意。至于六部尚书他们也同意了。除了几个老顽固以外。

    朱由校心里想到你们几个老顽固如此顽固不化,是不是?过几天就让你们回家养老,这个时候天启皇帝说:既然各位大臣大多数都同意,那么我宣布海禁政策正式开放。之前的圣旨不收回,再额外加句。

    1.立即通告佛朗机人正是式安排专人来京城和我们安排一下和平贸易的事情。

    2.设立水师大都督府。朕为大都督统一指挥大明水师部队。在沿海地区招募经验比较多的人作为水师人员设立山东水师。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对啦,在天津也设立天津水师。天津水师直接归我指挥。就叫他皇家近卫水师吧,各水师部队设立左右都指挥使。两个指挥同知。每六条船设立一个千户。每三条船设立一名百户。每一条船设立一名总旗。

    3.设立专门制作战船的船厂。一个在天津,一个在山东。一个在福建,一个在广东。重金购买先进的战船图纸和相关的火炮。

    4.海禁政策开放以后允许各个国家向中国和平进来做生意。但必须得增收百分之十的进口税。外贸司一定要负责好。

    5.除了明朝官方可以出海经商以外,明朝商人也可以。但是必须得缴纳五百两银子的出船税只缴纳一次。可以通行八十年。要是永久的话,不得亏死了。允许官员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出海经商。

    6.命令广州知府孙元化,迅速前往澳门与佛朗机人交涉。让他们尽快派人来到京城。

    7.也允许皇家出海经商。但是必须得有严格的限制。大明亲王每次不可以超过五条船。其余的郡王和镇国将军,奉国将军等人每次不可以超过三条船。

    天启皇帝说完之后就这样吧。李云调任浙江巡抚,负责训练大名浙江水师部队和浙江的海外贸易。

    等那些大神都走了之后,皇帝差点高兴的跳了起来。海禁政策开放啦,不久之后,那些真金白银不得乖乖的进入我的口袋。只要有了银子,就可以购买欧洲最先进的火炮火枪组件新式军队对抗后金八旗军队。

    至于后金方面努尔哈赤进攻上海关失败之虎。又派了一些人率领几千名骑兵骚扰宁远等地。不过袁崇焕早就安排了相关的防御阵地。努尔哈赤只能向蒙古方向扩张趁机消灭漠南蒙古不支持自己的人。

    林丹汗派出的使者跟随不古纳歹.布康也已经到达了明朝大同相关的情况以及快速派出人员向礼部报告礼部尚书安排相关部门做好了十足的准备,随时迎接蒙古使者。

    广东方面孙元化,洪承畴等人完全按照皇帝陛下的命令,密切与葡萄牙人接触。孙元化甚至已经和葡萄牙炮厂的实际领导人成了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探讨火炮。

    天启皇帝坐在御书房闲着没事儿问邓通有没有关于卢象升孙传庭的?

    邓通立马回答到有呀!根据锦衣卫传来的情报。孙传庭如今在太白山大概训练了1万多人的军队。并且正在逐渐扩募招军。引起了陕西都司等都司的不满。因为孙传平不光招募普通老百姓,还到他们那里去找最优秀的人挖墙脚。天启皇帝笑的差点起不来了。去给陕西都司他们发一道圣旨,让他们不要干涉孙传庭。

    邓通节日说至于卢象升他也是正在宣府安安稳稳的训练军队。同时又派人重新修建一些已经废弃的长城。至于如下生训练的军队根据锦衣卫传来的消息,很是不错。这些天,一些蒙古的散兵败将整天骚扰宣府。但是没有想到被卢总兵新训练的军队打的屁滚尿流。相比老百姓得知有好总兵来到宣府之后,一些逃跑的人也回来了。

    天启皇帝想了想,这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事情呢。